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業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楊業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楊業(約932-986年),又名楊繼業,(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他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由於楊業屢立戰功,人們稱他為「楊無敵」

楊業在後漢中,一直拼搏在與遼軍作戰的第一線,以驍勇善戰著稱,屢次擊敗遼兵進攻,戰功卓著,所向無敵,所以國人送他稱號「楊無敵」。楊業跟著後漢投降宋朝後,趙光義大為高興,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的職務,後來又讓他擔任代州刺史,守衛北方邊境。

楊業任職的第二年,遼軍進犯,遼景宗發兵十萬攻打雁門關,雁門關在代州的北面,正是楊業的防區。軍情緊急,此時楊業手下只有區區幾千騎兵,根本不是遼兵的對手。但楊業卻表現的從容鎮定,不慌不亂。經過敵我優劣分析,楊業決定出奇兵制勝,他帶領幾百名騎兵,從小路穿插到遼兵後背,待遼兵不備,發起猛烈進攻,與部隊主力潘美前後夾擊,遼兵大敗,遼國的一個駙馬被殺死,一個軍官被活捉。

雁門關大捷後,太宗很高興,當即給楊業升了官,但這也引起了邊關眾將的嫉妒,一個降將能有如此殊榮,很多人心裡不服,他們就誹謗彈劾楊業,太宗後來把這些彈劾奏章和小報告統統送給楊業,表示對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趙光義決定趁遼國新主繼位,北伐遼國,奪取燕雲十六州。宋軍分三路北進,西路軍由主將潘美和楊業帶領,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打下了寰州、朔州、應州和雲州。但中路主力卻遭遇慘敗,西路軍被迫後撤,避免孤軍深入被遼兵包了餃子。

楊業(約932-986年),又名楊繼業,(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他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曾對同伴說:「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鷹犬逐雉兔爾」。他刀斬蕭多羅,生擒遼將領李重海,使遼軍望之喪膽,「望見業旌旗即引去」。太平興國七年,契丹三萬騎兵分三路攻宋。 中路襲擊雁門,被楊業打得大敗,殺死遼軍三千人,俘虜一萬多,牛馬五萬多,攻破堡壘三十六個,戰果輝煌。由於楊業屢立戰功,人們稱他為「楊無敵」

三月,宋太祖至太原城下,督軍四面攻城。楊業率精騎數百突襲城東宋軍,反被宋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党進擊敗,藏在壕溝里,在援兵的接應下才得逃回城中。由於北漢的堅守,加上連日陰雨,糧運受到嚴重影響,宋太祖只得解圍退兵。此時應劉繼元要求前來增援的契丹南院大王耶律色珍仍駐紮在太原城下,楊業勸劉繼元乘契丹無備,將其全部剿殺,然後以河東之地降宋,這樣仍可保富貴,(「契丹貪利棄信,他日必破吾國。今救兵驕而無備,願襲取之,獲馬數萬,因籍河東之地以歸中國,使晉人免於塗炭,陛下長享貴寵,不亦可乎?」)但是沒有被劉繼元採納。此後數年間兩軍仍交鋒不斷。天寶八年正月,楊業率軍進攻晉州,被宋代理晉州知州武守琦擊敗與洪洞縣

後來,北漢戰敗,楊繼業卻仍在城南與宋軍苦戰。宋太宗早就聽說楊繼業是一員勇將,一心想收入彀中,他逼著北漢亡國皇帝安排親信前去勸降,見到皇帝派人來勸降,楊繼業悲憤地大哭了一場,投降了宋朝。宋太宗任命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他駐守於代州,並於雁門之戰中將大敗遼軍,從此得了外號「楊無敵」,遼軍一見楊業的軍旗,就紛紛退兵。

在「歧溝關之戰」中,東路軍偏師田重進聽說主帥曹彬南逃後,也自蔚州退兵,部將袁繼忠退至定州(這是這次戰役中唯一一支沒有戰敗過的宋軍)。另一支偏師米信,當時已隨主帥曹彬一起潰退。宋太宗聞報後,知道敗局已定,便在東路軍潰敗的同時,命令西路軍退回代州,但給西路軍還安排了一個任務,就是把雲、朔等四個州的老百姓護送遷移到宋朝境內。

生活在北宋楊業青少年時期風流倜儻,對於騎射都非常的精通,雖然不是很喜歡讀書,但是對於狩獵等活動卻非常的熱衷。為人英勇善戰,並且懷有強烈的忠心愛國的思想,對於行軍作戰等方面也很有智謀。楊業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宋朝的將領,他最初是在漢朝擔任河東節度使,因為能力出眾,屢次立下赫赫戰功,聲名遠播,被宋太宗聽說後,宋太宗對他非常的欣賞,於是在北漢覆滅之後,將楊業收到了北宋的帳下。在楊業從邊疆回朝之後,被宋太宗封為代州刺史。

後來宋太宗開展北伐戰爭,楊業跟隨部隊作戰,後來又毅然而然的親自帶兵出去作戰,這場戰爭打的異常的激烈,開始的時候楊業率領宋朝軍隊取得了初步勝利,可是到了在陳家谷作戰的時候,緊要關頭卻求不到支援,最後他的部隊所有士兵全部犧牲,楊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親手斬殺了百八十號人馬,但是最後還是被敵人擒獲,楊業為了表示對國家的忠誠,楊業絕食而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鹿快潮 的精彩文章:

忍不住給你這種暗示的女人,準是對你動了「心思」了,別不懂!

TAG:小鹿快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