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寶藏再公布:蜀王金寶國內首次現身 雙流溫江灌縣銀錠出水
發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系國內首次。
多枚大西政權銀錠出水,銘刻有雙流縣、灌縣、溫江縣、德陽縣等多個地名。
發現了火器——三眼火銃,表明明代已經開始使用火器。
大量船釘和船具的發現,為考古人員尋找沉船提供證據和線索。
錦城家裡蜀王宮,春日游看別院中。水自龍池分處碧,花從魚血染來紅。
4月20日,成都商報記者獲悉,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於20日結束,本年度總計出水文物12000餘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蜀王金寶,這也是國內首次發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
蜀藩王府金寶上的」蜀「印
據明史記載,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世子承襲王位,止授金冊,傳用金寶,也就是說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因此較金冊顯得更為稀少和珍貴。本次發掘出水的這枚金寶,雖然殘損,但仍可清楚地辨識出印面的篆書蜀字,當來自蜀藩王府。
蜀藩王府金寶
蜀藩王府金寶部分
此外,此次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更多的鐵刀、鐵劍、鐵叉等兵器,鐵制篙頭大量出水。此外遺址內首次發現以三眼銃為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銀碗等容器。本次考古發掘出水的大量兵器,尤其是火器的發現,為確認這一處古代戰場遺址提供了更多證據。
三眼火銃
金碗
銀碗
銘刻有四川雙流縣、溫江縣、灌縣、德陽縣等地地名的銀錠和船釘大量出水,生活用品、金銀首飾與去年相比獨具特色,這些銘刻川內地名的銀錠,為張獻忠在四川的活動範圍提供了實物證據。
寫有雙流縣的銀錠
寫有溫江縣的銀錠
寫有灌縣的銀錠
寫有德陽的銀錠
此外,此次考古還發現諸多船釘的大量發現,為認識沉船地點提供了新線索,更多內容,我們將持續為您送上。
船釘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
2017年12月26日工作啟動,圍堰施工。
2018年1月24日考古發掘正式開始。
2018年4月20日考古發掘正式結束。
發掘時間:87天。
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
出水各類文物:12000餘件。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蔣麟 顧愛剛
圖據四川省考古院
編輯 楊渝彤


※電子科大攜手人工智慧獨角獸依圖科技,共建聯合研究中心
※中江兩轎車相撞 一車起火致2死3傷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