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航天國際合作與商業航天怎麼走?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這樣回應

航天國際合作與商業航天怎麼走?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這樣回應

在2018年「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李國平就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商業航天發展規劃等問題作出回答。

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

取得的成績

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同住在一個地球上,頭頂著同一片藍天。開發利用外層空間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在外層空間開展探索活動必須要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

比如說,從客觀上看,衛星的頻率、軌道資源如何分配,外空交通規則怎麼制定,需要參與國共同協商。從主觀上看,航天技術所需要投入的資金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壓力,我們也需要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國航天從八十年代以來就開始加強與國外同行的合作交流。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與37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21項雙邊合作協定或者協議。僅從去年航天日到現在一年時間裡面,我們就與7個國家新簽署9個合作協定。到現在為止,同12個國家建立了雙邊合作機制。

應該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航天國際合作的成績還是非常值得欣慰的。比如說我國同巴西的合作,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合作開始於1988年,到今年正好30年。兩個國家就同一個項目合作30年,這在國際上是不多見的。到現在中巴雙方聯合研製發射第四個衛星,中巴地球資源04A衛星研製進展順利。雙方聯合研製探測衛星已經成功發射,目前正在開展空間科學衛星的研製。中國和法國的合作也非常緊密的,中法海洋衛星今年年內發射,這顆衛星將為全球氣侯變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就在今年2月份,中國與義大利合作的電磁監測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兩國元首互至賀電。

這些年來,除了中外雙方合作以外,商業衛星合作也取得很大成效。截止到目前,我國出售了11顆不同的商業衛星,包括通訊衛星、遙感衛星,特別是為阿爾巴尼亞發射的通信衛星,為阿爾巴尼亞的通訊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些年我們不忘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支持與服務,利用自己的衛星為巴基斯坦、伊朗洪災、土耳其秘魯的森林火災提供了服務,有力支持他們國家防災減災。

新機遇 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國際航天交流提供了新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在航天國際合作交流中,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重點。

第一,全面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的建設。「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是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後,我們同有關國家研究以後提出了合作計劃。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是由8個成員國組成,中國國家航天局、氣象局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合作,準備調整在軌氣象衛星布局,使得我們為亞太組織成員國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是我們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一個重要的舉措。我們目前進行的瀾滄江湄公河空間信息交流中心,是中國與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一起共建的遙感應用服務平台,包括利用中國衛星為這個流域幾個國家提供支持與服務。

第二,積極推進金磚國家遙感衛星建設。這是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在2015年9月份正式提出發展倡議,得到了金磚國家各個航天機構大力支持。到現在已經召開了兩次金磚國家航天領導人會議。目前就金磚國家星座合作方案,包括合作協議在航天機構方面達成一致,協議簽署以後將正式啟動實施。

第三,亞太多任務小衛星和大任務小衛星。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聯合構建多任務小衛星,運用這些衛星共同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及周邊國家提供服務。我國在2015年發布了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倡議設立空間基礎設施相關的遙感衛星、通訊廣播衛星以及相應地面基礎設施,開展與國際同行的合作交流,目標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實現我們的通訊衛星、遙感衛星全覆蓋,包括導航定位全覆蓋。

後續我們還計劃在深空探測、月球探測、空間科學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討,最近同俄羅斯、歐洲空間局在中國深空探測後續項目上開展密切協商,希望在這方面取得具體的合作成效。我們也積極加強和參與聯合國外空委等多邊組織的工作,儘可能在這裡面發出中國聲音。特別是外空深空準則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我們發揮中國聰明才智,為整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我們的服務。希望中國的航天發展能夠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服務和增進人類的福祉。

商業航天發展

快速發展同時存在一定不足

商業航天是航天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的一個必然產物,對中國航天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航天強國的一支重要力量。這幾年來,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得到快速發展。據我們掌握的信息,現在國內從事衛星、火箭包括相關設備設施研製運營的商業公司、商業企業,有一定規模的有30多家。0.5米解析度的遙感衛星已經商業化運行,對於國內和國外用戶提供服務。一米解析度商業衛星運營時間更早。在一些微小衛星、小火箭方面也取得一定的進展。總體來看,商業航天蓬勃發展。

但是我們也感覺,現在商業航天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方面是商業公司項目選擇上,對於項目目標、項目具體功能存在一些趨同現象。不同公司選擇同一類項目,存在一定的重複建設的現象。第二個現象就是新成立的這些商業公司,可能對國家的有關規定不清楚。有些公司甚至在沒有完全取得國家許可的情況下就開始工作,這也是目前存在的不足。

針對商業航天的發展,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高度重視,積極研究國家政策。去年10—12月份,我們連續召開三次商業航天發展座談會,聽取各商業公司在商業發展的有關情況,也聽取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措施建議。

國家層面四字方針:鼓勵有序

針對商業航天,國家層面可以簡單的用四個字來描述。前兩個字是鼓勵;我們支持鼓勵商業航天的發展。政府層面在採取必要的措施推進商業航天工作。比如,國家航天空間基礎設施提出0.5米解析度遙感衛星計劃,採取PPP的方式開展後續運營工作。這項工作前期已經完成相關評估,後期即將啟動。

後兩個字是有序。商業航天潛力巨大,我們也希望能夠有序發展。我們鼓勵哪些方面來開展呢?首先鼓勵社會企業、社會資本能夠儘可能地投入到衛星應用產業里來。按照我們對衛星產業鏈的描述,衛星應用產業產值是最高的,能達到整個衛星產業鏈產值的80%以上。所以我們鼓勵各商業企業、社會資本能夠充分投入到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等不同種類衛星應用。我們也積極支持在符合國家總體規划下的衛星及地面設備研製方面的工作。最近投入參加各類微小衛星計劃很多,我們希望這些計劃能夠符合國家頂層規劃情況下有序開展。

將從多方面支持商業航天發展

下一步,我們在制定國家頂層航天發展規劃的時候,會將商業航天發展納入進來統籌考慮。對於將來能夠以商業方式開展工作的,將來政府會放開,從商業公司採購服務。對於與國家安全密切關聯的業務工作,比如說運載火箭,包括發動機,這些我們在一定層面給予鼓勵支持,但是必須符合相關規定。

政策方面,我們也在積極研究。可以舉幾個例子,比如說現在在國家投資的基礎前沿技術研究方面,過去重點是針對國家科學事業單位和大型企事業單位,將來我們向民口、向商業單位開放,當然要向具備資質的公司開放。我們也在科技創新基地和設備設施資源雙向開放共享。特別是現在,有些國家投資的大型設備設施,將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商業公司、民營企業開放支持他們的發展。在投資方面,我們也在多個方面來支持商業公司的發展。比如國華產業基金將在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揭牌,為我們衛星技術產業提供支持服務。

關於有序管理方面,因為航天活動,特別是運載火箭,包括衛星研製發射,涉及到國家安全,也涉及到國際公約。比如說,聯合國五大公約里有損害責任公約,衛星上天以後如果同其他衛星發生碰撞,要按照損害責任賠償公約實施。還有登記公約,企業要從事航天活動,必須符合公約要求。我們國家對衛星火箭研製方面有發射許可、有科研生產許可,我們希望下一步參與商業航天活動的商業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及時發布科研相關內容。我們會儘快出台指導意見,對如何鼓勵支持商業航天發展、如何規範有序推進商業航天發展進行說明。

來源:中國航天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長征十一號今年海上「首秀」,海上發射火箭是什麼套路?
太空「星鏈」、「鴻雁星座」,衛星互聯網賽跑開始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