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方法判斷高血壓患者是否中風,四招教你預防中風,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動脈硬化、動脈痙攣或者血液黏稠都可以引起高血壓。
大多數人不太把高血壓當回事兒,因為高血壓患者一般只有少數人會產生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癥狀,大多數人在早期可能都沒有典型的癥狀表現。
但其實,高血壓的可怕之處是在於它會引起一些併發症,最常見的就是中風疾病。據調查,在患中風的人群中,多數人都是高血壓患者,可以說,高血壓和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呈正比的。
如果你擔心身邊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有點中風了,但是又不是很確定,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判斷。
高血壓人群中風的五大信號:
一、指鼻尖。用患者自己的手先平放在側前方,然後用食指迅速指到自己的鼻尖,左右手都要測試一下。這是為了看患者的協調能力如何。
二、看舌頭。請患者把自己的舌頭伸出來,如果可以正常伸出來,且伸出的舌頭並不是不由自主地歪向一邊,即可判斷為正常。
三、看眼神。主要是看患者在頭部完全不動的狀態下,眼睛能不能跟著手指上下左右自如地轉動。
四、抓手指。患者分別用兩隻手緊緊地抓住測試者的一根手指,如果抓力很緊,拔不出來,即為健康,若抓力小,測試者的手指輕易就能拔出來,則要考慮病患肌力有問題。小中風的人通常表現為一隻手肌力正常,一隻手肌力下降。
五、抬大腿。測試者輕輕壓住患者大腿,看患者是否能夠克服重力及測試者給予的一定壓力正常抬起來,如果無法很好地抬起腿,則說明患者腿部肌力出現了問題。
預防中風,關鍵在於控制血壓,教你四招:
第一招,健康飲食、低鈉低脂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日每人食鹽用量不超過6g為宜。
日常膳食中的鈉80%來自烹飪時的調味品和含鹽高的腌製品,包括食鹽、醬油、味精、鹹菜、鹹魚、鹹肉、醬菜等。
因此限鹽首先要減少烹調用調料,少食各種腌製品。
另外,主要需要的是隱藏在加工食品中的食鹽,如罐頭、快餐食品、方便食品和各種熟食品。
食品工業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減少食鹽用量,包括那些日常的食品,如麵包、挂面等,清淡的口味最好及早養成。
第二招,食療降壓
青錢柳金花茶——降低血壓、調節臨界性血壓。
所需材料:金花茶,辣木葉,葛根,桑葉,青錢柳葉,玉米須。
青錢柳能保護與修復胰島細胞,它的嫩葉含有豐富的天然藥效成分,內含有:多糖、黃酮、皂苷、三萜、內脂等多種生活物質和15種礦物質元素,其中7種礦物質含量極高,如鐵、鈣、鋅、錳、鎂、鉀等,具有降三高的神奇功效。
葛根,又被稱作野葛,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又屬於葯食同源的品種,既可以藥用,也是食療的佳品,特別適合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偏頭痛等的患者、更年期婦女、易上火人群、常期飲酒的人、滋容養顏、中老年人飲食調理等。
喝法:將備好的材料,洗凈、晒乾、烘焙、炒製成茶,每天取3~5克,用開水沖泡後,飲用即可。
第三招:有氧運動控壓
高血壓患者進行體育鍛煉,不要做動作過猛的低頭彎腰、體位變化幅度過大以及用力屏氣的動作。高血壓不宜冬泳。
推薦高血壓患者最適宜的四種有氧運動:
散步:到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較長時間散步,舒張壓可明顯降低。
瑜伽:研究發現,每天參加90分鐘瑜伽健身,很少再有胸悶氣短的現象。
慢跑或長跑:高血壓輕症者,長期堅持15-30分鐘慢跑,可使血壓平穩下降。
太極拳:調查顯示,長期練習太極拳的50-89歲的人,血壓平均值明顯低於普通老人。
第四招,適當減重
過重者減輕體重和避免肥胖是防治高血壓的關鍵策略,減肥目標是適度的減輕體重,減輕10%也許甚至5%的體重就足以控制或者改善大多數肥胖症的併發症。
要改變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要多吃水果、蔬菜、粗雜糧等穀類製品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要少吃肥肉和葷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點和含糖飲料以降低脂肪和單糖、果糖的攝入量;
要改變不良進食行為,如放慢吃飯的速度,要細嚼慢咽、不狼吞虎咽;
採購食品時注意選購上述提倡多吃的食物,在家中少吃或者不吃高能量零食,如巧克力、炸薯片、甜點等。
最後,教大家「五字按摩」控壓法:
一擦:用兩手掌摩擦頭部的兩側各36次。
二抹:用雙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從前額中間向兩側抹到太陽穴,各抹36次。
三梳:雙手十指微屈,從前額髮際開始,經過頭頂,梳至後髮際36次。
四滾:雙手握拳,拳眼對著相應的腰背部,上下稍稍用力滾動36次,滾動的幅度儘可能大一些。
五揉:兩手掌十字交叉重疊,貼於腹部,以臍味中味,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揉36次。
六摩:按摩風池穴、勞宮穴、合谷穴、內關穴等穴位各36次。


※養肝首先要排毒,只要學會這三招,毒素全排出!
※風濕免疫醫生:每天多做三件事,可降低痛風發作的70%的風險!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