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女子圖鑑》:開了金手指的瑪麗蘇還是北漂嗎

《北京女子圖鑑》:開了金手指的瑪麗蘇還是北漂嗎

作者:土土絨

因為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成功,國內翻拍了《北京女子圖鑑》,講述了四川小城女子陳可(戚薇飾)到北京奮鬥打拚的故事。這幾年,講述女性奮鬥和成長的影視劇頗受歡迎,無論是古裝劇《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還是現代劇《我的前半生》等作品,一度成為市場「爆款」。題材類型關注程度高、觀眾群體十分龐大,再借日本原版之勢,使得《北京女子圖鑑》還未開播就頗受關注。

《北京女子圖鑑》海報

但看完已播的幾集後,卻覺得有點懵。一個一無所有的「北漂」女,現實中可能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電視劇里卻被編劇開了「金手指」,想要工作有工作、想要男友有男友,集瑪麗蘇光環籠罩於一身。雖然官方的描述是「講述了在北京打拚的職業女性的故事……交織出一片勵志的天空……」但看過劇情卻忍不住想問:編劇是不是對「奮鬥」有什麼誤會?

全劇最大的推動力,在於女主充滿了拜金味道的「夢想」——具體到前幾集,就是買一個LV包包。本來嘛,「夢想」庸俗一點也不是不行,但問題是,女主一會兒看不上別人的飯局應酬,一會兒又抨擊人家搞辦公室政治,看起來自己很清高的樣子。然而,她的第一份工作,來自於對她有非分之想的猥瑣男同學;第二份工作,來自於莫名加入的飯局上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醉酒老總;第三份工作,則來自於一塊適時送出的創可貼,和蹦迪好友傳授的弄虛作假「技巧」……誰說「北漂」辛苦了?在女主的職場生涯中,連大女主戲中常見的「打怪升級」模式都不需要,只要一作痛苦狀,便自動有人想著法子給她送來更好的工作。只是,這還叫奮鬥嗎?這樣的經歷,有什麼好勵志的呢?

講述一個人的成長史,最重要的是故事真實可信,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而《北京女子圖鑑》卻讓人覺得飄在空中,不接地氣。剛開播6集,女主就換了3個男朋友(還不包括對她有非分之想的若干男人),而且條件一個比一個好。當然,考慮到官方介紹稱,短短20集中,女主就與11個男人有情感糾葛,那這個速度也算是正常吧。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部劇中,女主的設定應該是年輕貌美了,畢竟哭個鼻子就能把已經失去機會的合同再搶回來。而在智商方面,女主的第一份文案就得到了上司欣賞(在此之前唯一做過的相關工作就是幫人改了幾個錯別字),簡直就是「美貌與智慧並重」。有了這樣的人設,難怪女主一路順風順水,不斷高升了。只是,這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奉勸那些想看正常「北漂」故事的,這劇可以忽略了。

《北京女子圖鑑》劇照

人物簡單粗暴,細節經不起推敲,關鍵情節沒有說服力,《北京女子圖鑑》講述的「勵志」故事,實在讓人難以下咽。更可怕的是,這部「職場劇」眼看著又要落入「不好好工作、專職談戀愛」的俗套。借用劇中人物之口,「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機會」「超過25歲就是老女人」,女主也在利用男人方面越來越得心應手。所以,當初說好的奮鬥,最後竟然是靠男人?

「北漂」的故事,豐富而厚重,確實值得講述。可是,有那麼多大好的素材擺在眼前,為什麼《北京女子圖鑑》卻選擇了最浮皮潦草的故事。事實上,這種「漂」在他鄉的題材,中國人並不是不會講,早在25年前我們就已拍出非常優秀的作品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大提琴家王起明與妻子郭燕來到神往已久的美國卻備受打擊,一個只能洗盤子,另一個則進廠織毛衣……接地氣的情節和現實的觀照,讓遠在紐約的故事,一樣能打動國人的心。

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打拚,才叫奮鬥;經歷過百般辛苦千般彷徨最終獲得的成功,才叫勵志。為什麼現在的職場劇中,看不到「職業」,只能看到女主談戀愛呢?或許,該讓編劇找份正經工作,先上幾天班再說了。(土土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3月份天文現象概況
智適應,一個更好的學習時代,會如何到來?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