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幾次金融風潮:沒有錢,也沒有票,但是我們可以自己造
從經濟史上的角度,我認為這個分界點應該在1866年。
對於清政府來說,1866,實在非常溜,有太多開心的事了。一是太平天國這群「髮匪」基本被肅清,天下漸趨太平,總算可以緩口氣;二是福州船政學堂、馬尾船政局、發昌機器廠等一批影響近代史的重大工程相繼設立,遠在紫禁城的太后老佛爺,似乎看到了一絲「中興」的希望。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一年,遠在2000公里外的廣東香山(今中山),大清帝國的掘墓人孫中山先生出生了。
另外,上海暴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意義的金融風潮。這次金融風潮看起來不大,太后並沒有放在眼裡。但這次危機卻發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大清的金融市場已經與世界產生共振。
那一年,孫中山先生的香山老鄉徐潤已經28歲,是上海寶順洋行一名年輕買辦。徐潤出身買辦世家。清末買辦之盛,以香山為最,而香山買辦風氣的源頭,就是他們老徐家了。徐潤的伯父徐鈺亭是香山買辦第一人,他早年協助寶順洋行賣鴉片、收絲茶,打下半壁江山,自己也發了大財。少年徐潤以伯父為榜樣,從寶順洋行開啟了他的傳奇人生。
徐潤
但對於徐潤和整個上海灘來說,1866年實在不是一個好年景。
從1864年開始,徐潤就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到1866年,生意變得極其清淡,寶順洋行眼看快揭不開鍋了。
1866年的上海怎麼了?這一切要從兩場戰爭談起。
第一場戰爭發生在美國。1861年,全球棉花主要產地的美國爆發內戰,黑奴大量逃跑,棉花生產限於癱瘓,供應驟減。由此,倫敦市場的棉花價格一路上揚,英國的棉紡織業大受影響。這場危機很快演變成一場世界性的棉業投機,歐洲商人紛紛前往東方尋找棉花原料供給基地,一時間孟買、上海等口岸的棉花出口量大幅增加。在長江流域,中外商人大力鼓動當地農民種植棉花, 並替他們墊付本錢。1863年,不到10兩一擔的花布漲到30兩,上海原棉出口額較上年增長了3倍多。
第二場戰爭是太平天國起義。這場戰爭從1851年打到1864年,大半個中國捲入其中。特別是南京、江浙許多地區淪陷,使得大批達官貴人、紳商士庶紛紛逃往上海。1860年上海的租界, 華人突然增加到30萬人, 到1862年,增加到50萬人。源源而來的中國人迫切需要避身之所,地產交易突然火暴火暴起來,一些長期之前不被注意的地皮變得身價百倍,租金收入也是數倍增長,上海一片繁榮景象。
大清帝國實行的是銀本位,而且國家尚處於動蕩之中,貨幣供應量極其有限,大量的投機資金從哪裡來?答案是:貨幣創造。
沒有錢,沒有票,我們自己造。
人有多大膽,存款貨幣就有多大產。
那時,大清還沒有國家銀行。外國銀行適時出現了,他們推出了貼現業務,只要找到合適的人擔保,就可以拿著中國錢莊和票號出具的票據去外國銀行貼現。錢莊、票號及商人聞風而動,紛紛用票據去貼現以獲取投機資金,開始還相對正規,但票據也是有限的,後來有人乾脆自己開辦錢莊,不為做生意,只為能出具票據。
徐潤所在的寶順洋行,也加入了這場投機風潮中,旗下大量資產均為房地產、輪船和其他非生產性財產。為了方便資金拆借,徐潤一邊干著買辦,一邊還和別人合夥開辦錢莊。
這時候,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正漸漸發生改革。
1865年,美國內戰基本結束,棉花產量迅速恢復。倫敦市場上的棉花由每包15磅急跌到8磅,投機商人損失慘重。1866年5月,倫敦金融市場遭遇金融風暴,不到半年時間,180餘家股份公司、17家銀行倒閉。金融風暴很快傳導到上海,匯川、利華等銀行破產,匯隆、阿加剌銀行停業清理,倖存下來麥加利、麗如等銀行也元氣大傷。
屋漏偏逢連夜雨。1864年,曾國藩攻下南京,太平天國已是強弩之末,大量在上海避難人口開始返回家鄉,租界人口驟降到33萬,頓時成為空城,房租跌了一半。在房地產市場投機的商人血本無歸。
外國銀行、錢莊和票號、投機商人構成了貼現的資金鏈,資金鏈斷了,洋行率先倒閉,緊接著是錢莊和銀行。這其中,就包括寶順洋行。早在1840年中國門戶剛剛打開的時候,寶順洋行就開始進入中國。靠賣鴉片掘得第一桶金,之後貿易逐漸多元化,做過生絲,炒過棉花,干過房地產,反正什麼錢好賺就幹什麼。但這一次是闖不過去了,在金融風潮的打擊下, 1866年 11月,倫敦寶順洋行宣告破產,總行的遭遇自然波及上海分行,最終,寶順洋行上海分行於1867年拆股結束營業。
曾經輝煌的寶順洋行
由於中國金融業剛剛起步,這次金融風潮影響並不大。徐潤該賺的錢早就到手了,離開寶順洋行時,他已經是上海灘小有名氣的「地產大亨」,個人資產已達百萬級。
在寶順洋行這個大平台上,徐潤還抱到了李鴻章這隻大腿。他利用寶順洋行的輪船,賣力為李鴻章運送軍晌和槍械。
1873年,受李鴻章之邀,徐潤與和他的好基友唐廷樞入股輪船招商局,分任會辦和總辦。依託招商局,徐潤將保險引入航運業,開中國近代保險業之先河;他參與勘探、投資了開平煤礦等10餘處礦產,奠定了中國近代經濟的工業基礎。從懵懂少年,到家財萬貫;從唯洋是從,到獨立商人;從買辦,到民族資本家——徐潤實現了他夢幻般的華麗轉身,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鏡頭下:唐山大地震發生7.8級後的真實寫照,有沒有衝擊你的心靈
TAG:洋洋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