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作為最誘人、最具潛力的創業領域,電動汽車已經吸引了各個領域不同的玩家。因此,當我們談論「跨界造車」時,這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話題。

零跑汽車從安防跨界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4 月 19 號,安防巨頭大華股份聯合創始人、現任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以「大華的 25 年和零跑的 34 個月」為主題回顧和總結了他過去的兩次創業經歷。

相比於之前的創業經歷,這一次更具挑戰——因為這一次零跑汽車是汽車行業的新兵:從零開始造車。然而汽車行業對資金、技術、人才、製造的要求,難度更大,門檻更高。

但朱江明表示,「我們已經有從零起步做到規模最大的實踐例子。」

從一無所知進入安防產業,在市場上買一個攝像頭連參數都提不出來,到如今一年為整個市場提供三千萬個攝像機,大華用了 15 年。

1993 年,當時大華股份創始團隊憑藉 5000 元原始資金起家,依靠程式控制調度機這款產品幾乎做到市場第一。1999 年之後,大華開始轉型進入安防行業,開發遠程圖像監控產品。

?從 2008 年開始,大華股份以年平均 40% 左右的增速保持業績增長,營收規模也從 6.3 億元,一路飆升至 2017 年的 188 億元,在行業內躋身全球第二。

朱江明從 2015 年創立零跑,大華已經是一家擁有 13000 萬員工的上市公司,市值一度達到 900 億人民幣。

但是問題來了,一家在安防領域風生水起的企業,如何造車?它有造車基因嗎?

朱江明將市面上的「造車新勢力」分為三派:一派是汽車人造車,一派是互聯網人造車,一派是 IT 人造車。

如威馬的沈暉、愛馳的谷峰、付強屬於第一類,他們有強大的汽車資源,更懂生產製造;蔚來李斌、車和家李想、小鵬汽車的何小鵬則屬於第二類,相比製造,他們更懂用戶,在造車早期,他們也能撬動更多的資本(資源)。

在朱江明看來,零跑汽車屬於最後一類。他說,大華在智能交通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和數據積累,帶有的是「IT 基因」,是零跑能夠實現趕超的基本點。

零跑汽車的邏輯是,大華可以將自身 IT 領域的管理經驗及研發流程,將 IT 企業的速度、效率應用優勢移植到汽車行業參與競爭。「(我們)更了解底層嵌入式軟體及演算法層面的 Know-how」。朱江明說。

換句話理解,脫胎於做電子產品的大華,更懂得如何控制成本並保持性價比,更擅長將軟硬體結合。

與許多企業選擇核心零部件外包給供應商所不同,零跑選擇自主研發電驅總成、電池包、ADAS 系統、雲端互聯等幾乎所有核心子系統,建立對智能電動車產業鏈上下游技術的垂直整合能力。

從零跑汽車成立至今的 34 個月以來,朱江華給出了一份階段性的總結:

  • 3 個整車平台;

  • 3 個自動知識產權系統(「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繫統、自動駕駛系統);

  • 92 項專利技術;

  • 浙江金華智能化整車工廠預計 2018 年三季度完成設備調試安裝,實現試生產;

朱江明強調,動力系統和智能駕駛將是零跑的核心競爭力。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也是在這次分享上,朱江明透露,零跑正在與大華聯合研發 AI 自動駕駛晶元,計劃在 2019 年進行實車測試。

「零跑不需要 Mobileye 這樣的集成供應商,我就是做這個起家的。」他說,大華的 AI 嵌入式技術,從感測、計算、控制到執行,全流程的技術能復用到汽車上,「我們基於大華的技術背景,(產品)能夠做得同樣優秀。」

他對雷鋒網表示,早在去年,零跑便著手準備與大華規劃基於 AI 的自動駕駛晶元。而在大華內部,現在有數百人規模的團隊在開發晶元。

2017 年 8 月,大華髮布基於 AI 深度學習加速引擎,使用的是台積電 28 納米工藝,4 個視頻輸入埠,4 個攝像頭識別均由單顆晶元完成,並實現每秒鐘 100 個人臉識別。

與大華合作,將是在這顆晶元基礎上推出「基於車規級的,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多感測器輸入、輸出功能的 SoC 的解決方案」。目前的計劃是在 2019 年第二季度進行量產。

「去年大華的銷售額是 188 億,研發投入占 19 億,超過 10%。只有這種高強度投入,產品才有競爭力。」朱江明說。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眼下,零跑已經規划了 3 個整車平台,分別為「T 平台(A00 級別)」、「S 平台(A0 級)」和「G 平台(A 級)」。

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告訴我們,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零跑將發布基於上述兩個平台的三款量產車:一輛基於 S 平台的 S01 以及兩輛基於 T 平台的 A00 級電動車,分別為四門和兩門車型。

S01 將於 2018 年三季度接受預定,2019 年一季度開始交付。根據零跑汽車計劃,S 平台產品銷售將在 2019 年達到 10000 台以上,2024 年的銷量目標是全國新能源市場份額 10%。

截至目前,在這家在擁有「IT」基因的企業中,零跑汽車除了主要由來自華為的高管組成的營銷團隊外,其研發人員有 400 人左右。從團隊組成部分來看,有業內人士建議,零跑應該儘快補充具有汽車行業背景的高管。

根據零跑汽車產品的上市節奏,在今年,零跑的團隊將擴張到 1000 人,2019 年到 3000 人左右。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兩門四座硬頂轎跑零跑 S01 ,百公里加速 6.9 秒,續航里程為 360 公里

在朱江明分享的當天,零跑也向我們展示首款量產車 S01 的軟模樣車,據雷鋒網了解,新車外觀已經定型 95%。雖然整車外觀動感,但也有人評價「整體車身比例略顯失調」,這也是接下里零跑團隊需要完善和調整的環節。

工程師出身的朱江明此前在大華股份不僅是聯合創始人的身份,還擔任 CTO 一職,後者在安防領域名列全球前三。如今進入一個全新領域,對於零跑而言,汽車產品的設計能否抓住當下的消費興趣點,將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目前國內新造車企業數量眾多,不完全統計超過 300 家,這些公司在正式將車輛交付給消費者之前,最終存活率可能不足 10%。如今背靠大華這顆大樹,「IT 人」朱江明從零進入汽車行業,他能帶領零跑複製大華的神話嗎?

毫無疑問,朱江明就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

雷鋒網推薦閱讀:

發布量產車、引入紅杉投資後,零跑汽車剛剛在杭州秀了一把朋友圈

PS:6項會員專享特權,全年100期精華內容,帶你深入淺出看懂自動駕駛。歡迎點擊鏈接,加入「新智駕會員計劃」: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或掃描海報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IT人朱江明造車:大華的25年和零跑汽車的34個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快下載這個 Chrome 擴展程序,否則你們可能會被「零寬度字元」扒掉底褲
三星收購 AI 公司 Kngine,但助力 Bixby 蛻變還靠它們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