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機器人你見過嗎?上交會開幕首日,多款機器人紛紛亮相

這些機器人你見過嗎?上交會開幕首日,多款機器人紛紛亮相

2018年4月19日,上交會開幕首日,機器人在一個展台上「斗舞」。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室外巡查機器人力求監控無死角,康復機器人能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視覺交互個性機器人會提醒用戶健身……眾多機器人亮相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簡稱「上交會」)。

4月19日上午,為期3天的上交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器人與智能科技成為會場的焦點。

多種機器人亮相

如果你每周五健身,突然有一天停下了,OLLY視覺交互個性機器人會主動上前問你:「為什麼今天不去健身,是偷懶了嗎?」這種機器人還會在你的健身時間,將室內溫度調至你喜歡的溫度。

OLLY視覺交互個性機器人

第六屆上交會首日,幾乎成為機器人的會場。上海方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室外巡查機器人,則擁有智能巡查、發現、處置等能力,可以重點替換夜間巡邏崗,力求達到時間無間隙、監控無死角、處置無延遲的目標。

「不管是什麼天氣,它都可以在室外巡查,實現聲光報警、警告喊話和雜訊驅離等功能,處置非法入侵,進行拍照錄像。機器人還具有自身狀態檢測的能力,包括自動測繪環境和規劃路線。」上述企業負責人說。

上海大學帶來的康復機器人iReGo則能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使其獲得更強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海大學教授郭帥介紹,目前中國有1100萬腦卒中倖存者,80%適合購買康復機器人。但國外的高端康復機器人佔據主要市場,動輒百萬級的售價使得大多數患者無力承擔。

推動「一帶一路」

機器人之外,智能科技也成為焦點。比如,雲從科技在行人再識別技術上的突破,讓中國國產人工智慧技術即將從「刷臉」跨到「識人」的新紀元。2018年3月,雲從科技還與辛巴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辛巴威的機場、安防等領域將引入人工智慧項目。這是中國人工智慧技術首次出口到非洲,也推動了「一帶一路」倡議。

4月19日下午,匈牙利摩根斯達集團與上海文鰩集團共同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簽約雙方就在跨境金融技術應用、移動支付技術應用、新一代科技與新技術投資上達成戰略合作。匈牙利作為全球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的歐洲國家,兩國政府對合作內容的推動和落地均非常重視並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

匈牙利的地理優勢決定了其在「一帶一路」中作為歐洲門戶的作用,是中國商品在歐洲的集散地,是中國與歐洲國家友好關係「向東發展」的窗口,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文化交流的橋頭堡,是中國與中東歐鐵路交通建設的樞紐,是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

本次摩根斯達和文鰩的戰略合作簽約,標誌著雙方將在中國與匈牙利「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深入跨境貿易技術服務領域,提高中匈跨境貿易結算時效性,融合雙方技術與金融優勢力量取得更多新的成果。

未來,文鰩集團將全面輸出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一碼支付等多重驗證和智能移動電子支付技術系統,與摩根斯達共同建立完善的移動支付入口,進一步優化移動支付的便利,構建數字經濟入口,提升智慧城市發展。

打通技術交易「最後一公里」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的國際技術交易會,幫助新科技突破技術貿易「最後一公里」,上交會還準備出這些招。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說,上交會不僅是一個領先技術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個推動科技項目對接、促進技術貿易常年發展的平台。

近年來,上交會陸續創新推出了「主賓國」「主賓城市」等創新機制,定向吸引國內外知名的創新地前來上海進行技術交流。會展招展方東浩蘭生集團總裁池洪介紹,本屆上交會上,擔任境外主賓城市的挪威奧斯陸市、希臘伊拉克利翁市、日本橫濱市,將帶來綠色能源和環保新科技、教育創新智能技術等,而境內主賓城市大連也組織了35家科技創新企業參展。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鍾曉敏介紹,本屆上交會首次聯合江蘇、浙江、安徽等省份搭建技術貿易服務樞紐對接平台,協同推進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拓展全國性的技術貿易交流新渠道。

此外,上交會還依託「上交會3+365聯盟」,開展常年技術貿易促進活動,為供需雙方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方位服務,以「永不落幕」的服務,打通技術貿易的「最後一公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支付結算監管進入「深水區」:打擊亂象不手軟,新規多箭齊發
賈建成少將已擔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局長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