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姐弟戀正流行,如果做不到這4點,別輕易嘗試

姐弟戀正流行,如果做不到這4點,別輕易嘗試

作者:meiya

來源:meiya(ID:OneStepUp)

前段時間,電影《夏洛特煩惱》和《羞羞的鐵拳》里的女主角演員馬麗公布自己與90後男友「閃婚」的消息開始刷屏。

馬麗今年36歲,老公許文赫25歲,兩個人相差11歲。結婚照拍得非常好看,兩個人看起來青春飛揚,神采奕奕。無比甜蜜的樣子,讓圍觀群眾吃了一把狗糧。

娛樂圈中的「姐弟戀」一直以來都不少:王菲比謝霆鋒大11歲;伊能靜比秦昊大9歲;高圓圓比趙又廷大4歲……

不僅僅娛樂圈裡姐弟戀越來越多,在現實生活中,我注意到姐弟戀也越來越普遍了。

我表姐比我表姐夫大五歲;我的一個朋友比她的老公大六歲;我的來訪者裡面的好多對情侶,女生比男生大3歲,甚至7、8歲的都有。

身邊越來越多的成熟女性選擇和小男友在一起。

從性能量和性需要匹配的角度講,女性在30到40多歲這個年齡段性能量最強,男性則在18到28歲這個年齡段性能量最強,女大男小的組合也是比較性福的。

近十幾年來,姐弟戀正在不斷蔓延,以後會更加普遍。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姐弟戀都會成功,我也見過不少姐弟戀失敗的例子。

姐弟戀容易遭遇哪些情感和心理上的問題呢?

當女人感到更不安時

在諮詢中,我注意到姐弟戀中女性會有比較多的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來自對自身年齡增長的憂慮。她們會覺得自己現在30多歲,看起來還顯得年輕,但是當自己40多歲,展現老態時,男性只有30多歲,她們會恐慌:「他到時還會愛我嗎?」

她們對年齡的恐慌其實是對愛能否長久的擔憂。

但其實,不管伴侶年齡差距大還是小,愛能否長久都是一件無法確定的事。

很多女性對年齡焦慮和擔憂的背後其實還有對生育的焦慮。

「如果對方很想要孩子,我因為年齡太大生不了,婚後不幸福怎麼辦?」

「我現在三十多歲了,如果結婚,我就想生孩子,但是對方因為年輕還不想要孩子,我怎麼辦?再拖下去,我到時生不了了!」

這是很多大齡女性在婚戀上的生育焦慮。

雖然35歲以上的產婦被稱為「高齡產婦」,但是現實是醫院裡高齡產婦超級多,很多人40歲了依然能健康懷孕。

我們媽媽和奶奶輩的很多女性都是生到40多歲。而且現代醫學很發達,自然受孕不成功,還能嘗試試管,只是比較辛苦一些。

除了焦慮生育問題,女性的不安全感還來自彼此事業發展的不平衡。

當女人三十歲,而男人只有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女人的事業一般比男人發展得更好。

比如文章和馬伊琍相戀之初,馬伊琍已經很有名氣了,文章則剛中戲畢業不久,事業正在起步階段。

當年王菲和謝霆鋒戀愛時,王菲已經是天后級別的大明星了,而謝霆鋒雖然那時已出道2年,是當紅歌手,但相比王菲,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馬麗是中國現在最紅的女演員之一,發展勢頭迅猛。相比之下,小11歲的老公許文赫的知名度和收入都和她相差很大。

在姐弟戀中,女性事業發展得比男性更好,這樣一個與大眾和主流相反的情況,會讓女性內心充滿不安全感,甚至會比沒工作的女性更不安。

我有兩位女友,一位自己開公司,一位是律師,她們面對比自己小的男朋友時,擔心以後自己要承擔非常多的家庭責任,擔心男生靠不住,沒有擔當,無法承擔起婚戀和家庭的責任。

也害怕為了和對方在一起,自己要降低當前的生活標準,生活質量會下降,所以在面對婚姻時,女性會猶豫不決,因此很多女性就放棄了。

其中比較有趣的一個原因是:她們雖然是獨立能幹的女性,但是男女平等的觀念並沒有真正深入內心和血液里,她們內心無法真正接受自己的男人比自己掙錢少這一事實。

另外,在兩性中,當女人掙更多錢時,傳統的男性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我們的文化是「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強調「男兒當自強」,在這個男權和倡導成功的社會,掙錢的多寡常常關乎到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尤其是男人。

女朋友或者老婆比自己掙得多,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接受這一點。有的時候自卑心理會讓人內心扭曲,做出很可怕的行為。

我接觸過那種因為老婆掙錢比自己多,自己感到自卑,就對老婆上演家庭暴力的案例。

姐弟戀中女強男弱的情況下比較好的狀態是:

女方可以當大女人,不再從小男友身上尋求物質安全感;

男方也能接受自己掙錢能力不如女人的現實;

男女雙方都能完全接受女人賺錢養家,男人照顧家庭和孩子的模式。

就像王岳倫在《吐槽大會》上的表現,人家說他吃軟飯,他就笑眯眯的說:男人應該以老婆的事業為重。

所以,當男女雙方都沒有真正擁有男女平等的兩性觀念時,姐弟戀就容易遭遇夭折和失敗。

或者說,你做不到男女平等,彼此內心獨立自主,就談不成姐弟戀。

當女人成熟,而男人不成熟時

姐弟戀中,生理上的年齡差距並不是致命傷,心理上的年齡差距才是。

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成熟,心理年齡比男性更大,如果再加上姐弟戀,那戀愛中就更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女性生理年齡33歲,心理年齡也是33歲,而男性生理年齡28歲,心理年齡只有18歲,那他還處在青春期。

兩個人在一起就會磨蹭不斷,矛盾多多。

姐弟戀中,女性容易覺得男性幼稚、貪玩、任性、不懂承擔責任,不成熟等,兩個人在溝通和理解上也會出現問題,無法做到彼此相互理解與支持,然後關係就易走到破裂的邊緣。

很多姐弟戀能夠破鏡重圓正是有賴於男性心理年齡的成熟。

王菲和謝霆鋒複合,恐怕跟謝霆鋒如今是個成熟男人的關係很大。謝霆鋒現在是個30多歲的男人了,他也曾組建家庭,知道感情和家庭是怎麼一回事,如今事業輝煌,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小男孩了。

而王菲早已退出歌壇,不怎麼唱歌和演戲,兩個人的心智年齡不相上下,於是重新走到了一起。

就算是姐弟戀,也會出現那種雖然女性生理年齡比較大,但是心理年齡比較小,或者,男性的心理年齡比較成熟的情況。

比如一對情侶,女性的生理年齡35歲,心理年齡只有25歲,而男性的生理年齡29歲,心理年齡是30歲,那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女性依然會有那種被哥哥照顧和保護的感覺。

女性展現在他們感情世界中的狀態可能更多的是比較依賴男性的小鳥依人狀。

一般來講,中國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更成熟,更有能力,更懂得處理各方面的事情。她們希望另一半可以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需要。

因此,在姐弟戀中,年齡本身並不是問題,心理年齡的匹配度,以及彼此是否能夠滿足各自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才是重要的。

在兩性的溝通中,心理年齡,心智的成熟度會在互動模式中呈現,兩個人的心理年齡越和諧,兩個人心智的成熟度上越接近,越容易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

當周圍的人不看好時

「你該找個有錢有房的。」

「你該找個個子高的。」

「你該聽父母安排,找個門當戶對的。」

「你不該這麼挑剔。」

「你不該找個這麼瘦弱的。」

「你不該送這麼貴的禮物給對方……」

我們中國人的婚戀選擇從來少不了親友團評點和建議的聲音,總會有很多人跑來告訴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姐弟戀雖然已經流行了很多年,接受度也正在逐漸提高。但是社會上對姐弟戀還是普遍不看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不靠譜。

因此,姐弟戀在關係建立的最初就易遭到外界的反對。關係的第一個現實打擊便是來自自己父母和周圍親戚朋友的不認可。

你的父母和閨蜜會對你說:「你該找個比自己大的,那樣他能夠照顧你」。

他的父母和兄弟會告訴他:「你該找個比自己小的,這樣她容易聽你的,面臨的外界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十六年前,王菲和謝霆鋒的姐弟戀被外界普遍不看好。據說王菲的好友那英甚至為此差點跟王菲絕交。

父母的反對,朋友們的不認可會讓正在姐弟戀中的兩個人倍感壓力,甚至因為抗不住壓力而分手。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注重外界的評價和看法?

在我看來,中國人普遍缺乏一個堅實穩固的自我,在婚戀上也是如此。

因為我們的自我是如此弱小,內在是如此無力和空洞。

於是外界的評判,無論是社會上的,還是父母、朋友的評判和建議就容易進來,擾亂自己的內心。

我們被催眠,被洗腦,被別人的眼光所左右,無法自信地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如果你想要開始一段姐弟戀,那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內心豐滿而強大的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如果不是,那外界的聲音對你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當陷入單一的關係模式以及角色固化時

在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一方總是一直扮演一個固定的角色,比如照顧者的角色或者被照顧者的角色都會有問題。

高曉松38歲時,娶了19歲的夕又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對記者說:

她跟我一起的時候還很年輕,甚至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我塑造的。

相比之下,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被周圍圈子的人塑造出來後你再去改的妻子,後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產生分歧。

我老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甚至聽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都是受我影響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覺得這樣很幸福。

後來,他們離婚,在夕又米發表的聲明中,我們得知高曉松提出離婚的理由是:「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樂,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創作空間。」

在一段關係中,一方一直當一個引領者和照顧者會感到自己的心力不斷被消耗,然後越來越疲憊,另一方如果一直當一個跟隨者和被照顧者,容易產生越來越強的依賴心理,也會有那種覺得自己很無力很軟弱很沒有價值的感覺。

文章和馬伊琍的事件後,很多人翻出他們之前上電視節目的視頻截圖。文章笑著說出「認錯」兩字,馬伊琍也笑著說「他非常非常善於認錯。」有很多網友認為他們的關係更像母子關係,「因為只有孩子才經常需要向媽媽認錯。」

我認為,網友的觀點是部分正確的。在我看來,是兩個人彼此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發生了變化,並且不能很好的調整,才導致兩個人的關係出了問題。

一開始文章很不成熟,內心還是一個小男孩,遇到成熟穩重,持家有道又會照顧人的馬伊琍,其實是滿足了他內心那部分渴望媽媽式愛與溫暖的情感需要。

可是當文章經過幾年的發展,不斷成熟和成長起來的時候,馬伊琍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角色,還是繼續當一個好媽媽,文章在情感上那部分想當父親,想當哥哥,想要去保護一個小女孩或者一個妹妹的那種當大男人的內心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

TA溝通分析技術(又稱交互分析理論,創立於1961年)的創始人艾瑞克?伯恩指出自我狀態存在三個階段:父母我、兒童我、成人我。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與人溝通時會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父母我」的狀態積極一面是鼓勵、關愛、讚許他人,消極的一面會促使我們批評、貶低、禁止、懲罰和控制他人;或者相反,過於操心,有一種抑制不住的保護子女和幫助照顧他人的需要,常常介入別人的生活,替別人作決定。

「兒童我」的狀態是容易快樂,感情容易衝動、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或者相反,自卑懦弱,容易順從別人,以及幼稚、感到柔弱無助,去迎合別人的期待。

「成人我」的狀態則是比較理性、客觀和沒有什麼情緒,以現實為基礎,並以成熟、客觀、邏輯及理性思考的態度對待他人。

如果在姐弟戀的伴侶關係中,彼此的溝通狀態很單一,比如姐姐一直表現出父母我狀態,而弟弟一直表現齣兒童我狀態,一個是控制者或者照顧者的角色,一個順從者或者被照顧者的角色,時間一長,兩個人都感覺不舒服。

兩性關係中單一的溝通狀態或者角色固化是危險,容易導致心理和情感需求的缺失和心理失衡。

在親密關係中,要警惕陷入單一的關係模式以及角色固化,最好的狀態是溝通狀態和角色是變化的,彼此父母我、兒童我、成人我的狀態都跑出來玩一玩。

昨天是兩個一起快樂玩耍的小屁孩,說一些傻裡傻氣的話。

今天男人下班回家,壓力很大,兩個人中一個當充滿慈愛和溫暖的媽,一個就當需要被安慰被支持的小男孩。

明天,女人來了大姨媽,身體不舒服還被領導批,兩個人中一個當有責任感會照顧人的爹,一個當無助可憐,需要被寵愛被呵護的小女孩……

這樣看下來,姐弟戀其實一點也不特別,姐弟戀遭遇的情感問題在一般的戀愛關係中也會遇到。比如父母對自己這段感情的不接納,彼此溝通狀態和角色的固化等。

因為所有的感情都是相愛不易,相守更難。

年齡的差距並不是真正影響兩個人關係的因素,而是兩個人的人格成熟度是否匹配,是否做到彼此人格獨立、平等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理解。

越來越是覺得關係是改變一個人的重要動力,也是檢驗一個人的重要指標。

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你的親密關係更是一種修行,在親密關係中你認識自己,不斷改變和完善自己。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

如何讓兩個人不斷成長和成熟,各自成為更好的人,一起用愛的創造力,創造更和諧美滿的親密關係和更幸福的未來是一個需要努力學習的功課。

幸知閨蜜聯繫任意助理老師

支付200元(含100元書券)

即刻加入 幸知青島之夜

在四月這個讀書 浪漫 吹風的季節

與幸知和導師們面對面

作者簡介: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心理諮詢師,四年諮詢經驗,個人諮詢與團體諮詢帶領時間1500小時+ 已出版作品《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舒淇都發愁的過敏多發季又到了!這個護膚妙招值得一試
比婆婆更難纏的是遇見了不要臉的小叔子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