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友吃飯,有個專屬指南!8大推薦,你都做到了沒?

糖友吃飯,有個專屬指南!8大推薦,你都做到了沒?

指導專家

陳 偉北京協和醫院腸外腸內營養科主任醫師

飲食營養是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之一,它也是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

為了幫助糖友在飲食方面更好地控糖,中國營養學會在2017年發布了我國首份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指南向糖友推薦了八大營養健康意見~

推薦一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有些糖友總是怕吃藥,想僅僅通過控制飲食來降糖,但效果往往並不如意。為了引起糖友的重視,指南的第一條推薦就提出了要將飲食與規律運動、用藥想結合,以此來控制血糖。

在運動方面,中老年糖友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太極拳),每周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在飲食方面,糖友要特別注意多種多樣,營養均衡,不要想當然地以為營養不良只是骨瘦如柴人的專利,很多肥胖的人更有可能是營養不良。

推薦二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1/3

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最經濟和最主要的來源,控制主食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糖,但如果主食攝入過少將會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問題,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因此,糖友每天的主食量不能少於130克,大概是5兩饅頭、8兩米飯。

糖友飲食也少不了粗糧,蒸米飯時可以按照大米:雜豆(或全穀物)是2:1的比例,簡單地說就是抓兩把大米,一把雜豆(或全穀物)

全穀物主要有全小麥、糙米、大麥、燕麥、蕎麥、高粱、黑米、小米、薏米、玉米等雜豆類主要有除大豆之外的其他豆類,常見的有扁豆、綠豆、紅豆、豌豆、芸豆等

推薦三

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

按照指南要求,糖友餐餐都要有新鮮蔬菜,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烹飪方法,推薦急火快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價值。

糖友每天應吃蔬菜1斤(500克)左右,其中,顏色比較深的蔬菜應佔一半。

另外,糖友不能因為水果升糖而視水果為蛇蠍,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吃,依然可以既穩糖又營養。

首先,一次不能多吃

不要餐後吃,正確的方法是在兩餐中間吃水果,一般上午9時到9時半,下午3時到4時,晚上睡前9時左右為宜;

不能想吃就吃,應根據自己血糖控制的好壞來選擇;

限制總熱量,糖友要把水果中的熱量計入熱量攝取的總量里,也可以與其他類別的食品等份交換,可根據病情選食或少食。

推薦四

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糖友要常吃魚禽,是因為魚肉和禽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優質蛋白質,而且肉質嫩軟,非常適合老年糖友食用;而畜肉則要適量,且要減少肥肉的攝入。

糖友每周吃雞蛋不要超過4個,不能不吃蛋黃,因為蛋黃中含有抗氧化劑、維生素B12、維生素A、鐵、硒等營養素。

建議糖友要少吃煙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類製品,這類食品的脂肪含量很高並且以飽和脂肪為主,對糖友的心血管極為不利;

而且這類食品還是高鹽食品,糖尿病食用後會給腎臟增加負擔。

推薦五

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建議糖友每天要飲用300g左右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牛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糖友不能隨便放棄;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的糖友可以先嘗試少量飲用牛奶,實在不能飲用牛奶可以用豆漿替換。此外,還要重視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比如豆腐、豆腐乾、腐竹等。

如果糖友加餐,要建立在每天熱量一定的基礎上,減少正餐量,每餐只吃六七分飽,即感覺吃也行,不吃也不餓的程度。

每次加餐食物所含熱量應控制在50~100大卡,用零食加餐可適量選擇堅果,推薦三類:一是核桃,一天可以吃2個;二是開心果,可以每日一小把;三是扁桃仁。

推薦六

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老人的味覺靈敏度會下降,平時吃飯不知不覺中就會變得很咸,對此,糖友做菜時不要通過嘗菜來加鹽,而是用控鹽勺放入定量的鹽,每人每天攝入鹽的量控制在6克以內。除了少鹽,還要少油,每人每天不要超過半兩(25克)油。

糖友不能為了少尿而少喝水,不能等到口渴了再喝水,糖友和普通人一樣,每天平均需要2500毫升的水。

除了飲食中含有的部分水外,還有1600~2000亳升的水要靠外部飲水供應。也可適量飲用檸檬水、淡茶或咖啡,但不推薦患者飲酒。

推薦七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

只有定時吃飯了才能定時吃藥,這就要求糖友作息的規律,不能今天8點起床,明天10點起床。至於糖友是吃三餐還是四餐要根據糖友的病情來定。

糖友還要控制進餐速度,細嚼慢。有些糖友會誤認為快點吃完,腸道吸收的慢,血糖也就升的慢了,但更多的情況是吃得快吃得多,所以建議糖友吃飯要嚼十幾下,不要圖快。

另外,糖友在吃飯時最好先吃蔬菜肉類,最後吃主食,當然糖友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定進餐順序。

推薦八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第八個推薦是前面七個推薦的總結。不少糖友會在家自學糖尿病知識或去醫院聽專家講授糖尿病知識,學習了這麼多最終就是要落實到實踐,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血糖。

糖友要特別注重包括飲食控制、適度體力活動、遵醫囑用藥、監測血糖、足部護理以及預防低血糖這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其中,低血糖要特別注意,幾乎每個糖友都有過低血糖的經歷,表現有多種,要學會辨析一些「偽裝」的低血糖如心慌、失眠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不典型」低血糖前期表現。

另外,建議糖友要定期去諮詢、接受營養(醫)師的個體化營養指導,每年至少4次。

本文整理自專家講座視頻。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糖來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亞男 本期編輯:毛圓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來糖往 的精彩文章:

5個小方法,助你解決心理、經濟、血糖三大問題!糖友學起來
糖友衣食住行必須考究,尤其是這些小細節!健康生活從細做起

TAG:糖來糖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