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外號叫「聰明的漢斯」,是二戰德軍最聰明的元帥,後服毒自殺

外號叫「聰明的漢斯」,是二戰德軍最聰明的元帥,後服毒自殺

二戰中,德國軍官中有相當一批人出生於名門望族,這其中出身皇室甚至軍人家族的不在少數。在二十七名元帥中,京特-馮-克魯格就是其中之一,出身於普魯士軍事世家的克魯格,自幼學習優秀,是同學口中「聰明的漢斯」。而事實上他也不負眾望,年僅十九歲便擔任營副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晉陞為上尉軍銜。在家族的傳統教育中,克魯格始終將效忠君王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不過他並沒有如願等到自己的君王,卻將錯就錯結識了一位「魔王」。1938年,原本已經瀕臨退役的克魯格再次受到希特勒的召喚,成為第六集團軍司令。這也是繼納粹政府秘密擴軍以來,克魯格的多次上位,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裡,他從少將晉陞至上將軍銜。自此,克魯格便找到了自己所效忠的「君王」。

但他的「君王」卻似乎對他本人的能力並不是十分買賬,於是,波蘭戰役就成了克魯格取得「投名狀」的必要關卡。戰役中,克魯格帶領第四集團軍插入波蘭防線,一舉實現閃擊戰術,而在戰役中負傷的克魯格,也重新回歸到了希特勒的信任列表。在隨後的征服西歐諸國的戰役中都有克魯格的戰鬥身影,甚至一度擔任起中央集團軍總司令的要職。

不過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像前期一般擁有著巨大優勢,甚至在蘇軍的不斷突襲下節節敗退,還曾一度落入俄國人的包圍圈內,接任後的克魯格迅速下令將軍隊後撤。然而大勢所趨,德軍的掙扎已經無力改變二戰的頹勢。

當時,嚴冬的莫斯科已經讓人員的非戰鬥損傷直線上升,因而古德里安建議部隊後撤等度過冬季之後再進行反攻。但克魯格的卻更希望遵守希特勒的意見,即使抗命將軍隊後撤了一百五十公里,但總體上還是遵循希特勒的固守計劃。

此事件導致古德里安憤然離職,也導致了德軍防線被直接打穿,對於德國來說,這兩點對戰爭而言都是致命的。後期,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軍陷入兩頭難以兼顧的境地,傷愈的克魯格又稱為希特勒針對西線的「救命稻草」。不過,克魯格卻對西線戰況並不感冒,甚至直接選擇半放棄狀態,但他的撤退請求卻被駁回,隨後,被解職的克魯格服毒自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最殘暴的僱傭兵軍團!他們的瘋狂比起維京海盜也不遑多讓
欠錢的都是大爺?劉備借孫權的荊州賴著不還,孫權表示無可奈何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