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才智謀劃超過諸葛亮,視曹操為明主,最後為何成為蜀漢重臣?

他才智謀劃超過諸葛亮,視曹操為明主,最後為何成為蜀漢重臣?

他才智謀劃超過諸葛亮,視曹操為明主,最後為何成為蜀漢重臣?

本文由笑一說史原創出品,笑一說史將會持續更新優質原創內容

導語:三國時期,蜀漢陣營中也聚集了不少能人志士,例如諸葛亮、法正等。然而也有這樣一位家世顯赫,才華出眾之人,原本看不上劉備,但最終卻在劉備麾下成為重要的謀臣,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巴。

劉巴字子初,三國政治家、經濟學家。祖父劉曜、父親劉祥曾出任過太守之職,是遠近聞名的官宦世家。劉巴家世顯赫、才華出眾,所以很早便為世人所知曉,成為遠近聞名的奇才。而後成為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士。

劉巴少知名,荊州牧劉表聽聞其才華出眾,於是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在自己手下任職,並舉薦為「茂才」,但劉巴知道劉表並非自己所尋找的明主,面對劉表的徵辟皆予以拒絕。而後劉巴一直居住在荊州,並與屯住在新野的劉備保持著聯繫。但劉巴依然也看不起這位織席販履出身的「皇叔」。認為他並非能匡扶漢室之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征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數都跟隨劉備,而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因為劉巴認定,只有曹丞相才是他苦苦尋覓的明主。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復命曹操,但他不肯在劉備手下任職,於是遠走至交州,暫且在士燮手下做事。但是劉巴深知士燮安於現狀,沒有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於是又輾轉進入益州在劉璋手下任職。劉璋因其父劉焉曾被劉巴之父劉祥舉薦為孝廉,所以對他非常厚待,每逢大事必定要向他諮詢意見。劉璋為對抗張魯引劉備入川。劉巴深知此為引狼入室之策,多次勸阻卻無濟於事。劉巴知道無力回天於是稱病在家,不再為劉璋出謀劃策。

建安十九年,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無奈只能歸附於劉備,任職為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博學多才,為劉備解決入蜀後的財政困難問題。劉巴的才華與學識得到了劉備的深深信任與尊重。劉備曾稱「子初才智過絕人」,諸葛亮也曾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稱王,而後任劉巴為尚書,代法正為尚書令。章武元年,劉備稱帝,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諸文告策命,均出自劉巴之手。

劉備在平定益州以後,命劉巴與諸葛亮、法正、伊籍、李嚴等人共同制定蜀漢的法律《蜀科》。蜀科是三國時期蜀漢用以約束蜀地軍民,治理蜀漢用的法律。以推行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張。

劉巴對蜀漢的最大貢獻是在歸附劉備後不久,在劉備攻取益州之後,國庫卻已無軍餉支持,對此劉備十分憂心。劉巴獻計,用三項政策充實國庫:一、鑄值百錢的銅板通行;二、統一全國物價;三、實行公賣制度。」劉備認為劉巴的計策可行,便聽從。短短數月之內,府庫便十分充實。由此,劉備大大加深了對劉巴的信任。

章武二年,劉巴去世,時年只有三十九歲,可謂天妒英才,壯歲早逝。劉巴為人簡樸清高,不僅在蜀漢聲譽極高,更實在其他陣營也享有極高的聲譽,曹魏的重臣、尚書令陳群十分敬重他。甚至寫信給諸葛亮以詢問消息真假,並在信中尊稱劉巴為「劉君子初」,可見劉巴在他方的影響力。

在小編看來,劉巴為人恭順安靜、沉默寡言,朝堂之下從不和人有私下的交往。不與人談論他人的私事,非公事不談。當然這樣的劉巴給人留下了自視清高的印象,讓人覺得他性格甚是乖張。但也正是這樣,剛正不阿,為人正直的劉巴,對蜀漢的政治、經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劉備的重用。

但始終劉巴都認為曹操才是真正能兼濟天下的明主。只可惜他再無奉其為主的可能。如果當時劉備沒能阻止劉巴回去向曹操復命,如果劉巴最終得到了曹操的重用,那麼又會是什麼的結局呢?

文/笑一說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一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笑一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