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種子推銷花樣翻新!買種子的看過來,杜絕「套路」小心被坑!
假種子是最令人深惡痛絕的假貨之一。種下了假種子,損失的不僅僅是種子錢,還要賠上後續所有的投入和辛苦的勞作,經濟損失會放大幾十倍。眼下在北方,一年一度的春耕開始了,以種子為代表的農資迎來了銷售的黃金期,一些不良商家也趁機打起了主意。
中國鄉村之聲提醒:
「
要讓農民買上放心安全的種子,一方面咱們農民朋友要提高防範意識;另一方面,有關執法部門也得加大打擊力度,建立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
流動商販套路多,謹防虛假宣傳推銷!
過去,在小麥即將收穫的時候,玉米種子才開始集中售賣。如今隨著制種企業的增多,玉米市場的爭奪也在白熱化。過完清明,玉米種子就開始售賣了。
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雷集鎮,有些種子銷售商又開始騎著三輪車,走村串戶了。雷集鎮村民李強對這種流動商販不是很信任,認為還是到正規的種子專賣店購買最放心。
村民李強:有時候個體戶開著車到村裡來賣吧。一般還是去供銷社這種店裡買,店裡屬於正規單位,他們有資質的,比較好。
資料圖來源於網路,與本文無關
李強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之前鄉親們被假種子坑苦了。在他們鎮上的大姜庄村,去年就發生過假種子耽誤收成的事。記者前往大姜庄村暗訪了解到,姜豐軍大爺是留守老人,平時靠種地打發時間,也是種地的老把式。不過,去年他遭受的損失較大。
留守老人姜豐軍:他來了按上喇叭以後,他說賣種子,去了以後,他說先發點免費的贈品。
姜大爺說,記得當時村裡來了一輛賣種子的麵包車,但接下來的一切就像「演電影」一樣,現在再回想當時的情景,都是滿滿的套路。
留守老人姜豐軍:賣種子那人先送我們一點黃瓜種,再送一點豆角種,裡邊就幾十個粒。到最後吧,他就說我是來推廣小麥品種的。
免費給菜種子,推廣的卻是小麥種,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葯?姜大爺說,當時他有這個疑問,不過菜種子是免費的,不拿白不拿,他就拿了。這一拿不要緊,姜大爺越聽越繞,最後發現了更加繞的事兒。
留守老人姜豐軍:實際他沒拉小麥品種,他光這麼敷衍地說了一下推廣,實際他是拿著這個來的,玉米種子來的。
送的是菜種子,推廣小麥種子,車上裝的卻是玉米種子,繞了一圈又一圈,和很多村民一樣,姜大爺也懵了。
留守老人姜豐軍:賣種子那人說這個品種「魯單999」是最好的,你看裡面的棒芯不超過一元錢大,一畝地能打到一千七八百斤,他說這是推廣的最好的品種。
最後不法種子商販說,玉米種每袋50元,還有促銷活動,買五袋送一袋,買十袋送二袋,姜大爺當時就聽懵了,大家紛紛掏錢,200袋銷售一空。過了3個月,大家才發現,原來買來的這些玉米種子有問題。
留守老人姜豐軍:它出不多少苗,出來的小苗也很弱。
假冒種子的包裝單被人做了手腳
「魯單999」是山東一家種業公司的產品,但記者看了姜大爺留下的包裝袋上面的廠家卻是甘肅的一家制種企業。那麼甘肅產的這款魯單999和山東這家公司的魯單999有關係嗎?記者撥通了山東制種企業的電話,得到的回復讓人驚訝。
山東某種子公司工作人員:他們屬於侵權,他們沒有所有權,也沒有銷售權。
而甘肅的那家企業,電話一直無法連通。仔細一看,標明甘肅生產的這款「魯單999」的包裝袋上的電話,已經被做了手腳,中間一個數字被扣掉了,這個貓膩當時沒人發現。
必須嚴厲打擊流動售賣假農資
一輛麵包車或者三輪車,配上高音喇叭、動感音樂、虛假視頻、免費贈送的禮品以及賣力的吆喝,這些已經成了流動售賣假農資的標配。
根據生產「魯單999」的山東某種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反映,對於夏津縣雷集鎮大姜庄村村民們的遭遇,他們很無奈,並且他們也是受害者。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有的不良商家將劣質種子裝入暢銷品種的包裝袋,披上合法外衣,違法隱蔽性強,這種「李鬼」種子不僅嚴重侵犯了知識產權,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李國祥:不管保護知識產權也好,還是發展中國的民族種業也好,必須要嚴厲打擊這種「套牌」行為。
一個方面,農民朋友發現了要向執法部門反映,由執法部門來進行處罰;
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執法部門要主動到市場裡面去,要能夠對假冒偽劣的種子進行打擊。
還有,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種子的可追溯體系建設非常重要。利用互聯網追溯體系的建設,讓優質種子能夠快速健康發展,也是我們國家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你推薦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微信號:三農中國)
採制: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李鑫、德州台記者高昌蓮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李鑫// 責編:李沛 // 監製:曹暢


※不再受制於外國!我國將建2000萬公頃儲備林,一般用材要自給!
※這些曾經令全村人羨慕的老手藝,你還記得嗎?
TAG:中國鄉村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