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藝恩兩年虧損1300萬,做影視大數據服務還有前途嗎?

藝恩兩年虧損1300萬,做影視大數據服務還有前途嗎?

文|楊震宇編輯|朴芳

羅振宇曾在他的跨年演講中談到,阿里和騰訊之間瘋狂的投資競爭,本質其實是對於大數據的爭奪。

大數據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其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商業作用的影響力也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傳統的文娛行業也不例外。就是在這一重要領域的老牌公司——藝恩數據,前幾天公布了其2017年度報告。

藝恩兩年虧損1300萬,巨額投入搭建數據平台

根據報告顯示,藝恩數據前年業績虧損的狀況,仍然持續到了2017年。雖然整體的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13.68%,達到4015.2萬,但回到凈利潤來看,2017年虧損599.9萬,算上2016年,兩年一共虧損超過1300萬元。

而同時藝恩數據在年報中也披露,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公司賬面上總共未彌補虧損額達到1674.4萬元,佔據了當年營收的三分之一,可見藝恩數據的財務狀況非常不容樂觀。

藝恩年報中關於其巨額的虧損,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凈利潤為負,主要系公司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及業務布局形成的,如未來公司不能有效利用研發投入實現經濟價值,且不能通過規模效應及成本控制手段降低邊際成本,則公司面臨繼續虧損的風險」。直接指出了龐大的研發支出是藝恩數據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然而巨額的虧損似乎並沒有影響到藝恩拓展大數據業務的步調,4月18日,藝恩數據作為承辦單位參與了北京國際電影節,並為自己的泛娛樂大數據業務做了一把宣傳營銷。

從2016年開始,藝恩就把自己的核心戰略布局放在了大數據上,希望通過幾年的投入,建立一個泛娛樂領域的綜合性大數據平台,為相關公司提供行業數據資訊服務。

目前,藝恩在的主要業務有四大類,有數據產品服務、相關數據研究、數據廣告營銷以及會議活動服務。

但互聯網領域註定是個燒錢的行業,從年報中的相關敘述中能看出,藝恩官方似乎也承認高投入引發的持續虧損,是一個不小的財務風險。

而其他數據也顯示出了藝恩目前的財務窘境,其中資產總額同比下降10.46%,減少187.8萬元,負債同比增加17.79%,上升了194.1萬,合併資產負債率上升了20個百分點,由60.74%高漲到79.9%;同時流動比率也首次低於1,表示其目前的流動資產金額已經無法償還全部流動負債,短期償債能力不足。

看來,困擾藝恩數據的不光是高投入帶來的巨額虧損,還有隨之引發的償債能力下滑和現金流承壓等問題,同時政府相關補貼的減少以及人工成本、營銷成本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公司人事震蕩,客戶構成單一

藝恩數據在2017年,也面臨著公司高管人事震蕩,內部員工數量縮水的情況。

離職高管涉及到了副總經理以及財務總監等重要職位,對於日常經營和管理恐會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在離任的名單中,還包括藝恩創立之初以天使投資人身份,投資入場的艾瑞諮詢總裁楊慶偉;還有在今年1月31日離職的前副總經理侯濤,高層人員變動巨大。

而公司內部的員工數量根據披露,也減少了33位,涉及的職能包含技術、研究、行政、銷售等。大規模的減員,讓人很難不去和藝恩緊縮的財務狀況相聯繫。

數據產品和數據研究一直是藝恩的主營業務,營收佔比超過70%。但2017年相比2016年,藝恩數據營銷業務上所佔總營收比重提升很大,從前年的2.14%,上升到12.69%,同時北京樂優優廣告有限公司也成為了其最大的主要客戶。

而其前五大客戶則大多為非核心影視公司,除了排名第五的萬達傳媒是影視公司,以及廣告公司北京樂優優之外,如北京國際電影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資料館等,更多的是一些非核心的影視數據需求商。

這對於一直標榜以影視行業為主的泛娛樂大數據業務的藝恩來說,其主要客戶構成並非影視公司。也從側面證明了行業內的大部分影視公司其實對於付費的大數據服務並不感冒,可能更多的是作為調研的補充,整個市場仍然有限。

大數據實際意義仍然存疑

國內的整個大數據行業,尤其是包含泛娛樂在內的大數據領域公司,大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很多概念是噱頭大於意義。經過前幾年影視行業的爆炸式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的數據服務機構,提供數據營銷和研究服務。

整個行業中,除了藝恩數據之外,同類公司還有艾漫數據等,根據其目前僅披露的2017半年報來看,整體業績也相當慘淡,半年虧損額達到518萬。凈資產從2016年的269.8萬,下滑到-248.2萬。雖說在今年3月13日,艾漫數據及時從湖畔山南資本融到了一筆未透露數額的A+輪資金,但其財務狀況和藝恩數據與一樣,依然不容樂觀。

這類通過數據抓取和樣本調研來開展大數據服務的公司,不光面臨著經營成本高企,連年虧損的問題,同時在大數據領域,相比較於擁有海量用戶數據的電影購票平台,如有專業版提供免費數據服務的貓眼、剛剛發布燈塔計劃為行業提供數據服務的淘票票等,以及其他如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自身擁有海量大數據信息的互聯網公司,也同樣不佔優勢。

這些競爭對手公司,並不依靠大數據來盈利,數據往往免費提供,是其主營業務的商業附加品。再加上很多傳統影視公司還缺乏數據的使用習慣,因此增值付費的數據業務近年來在國內始終不溫不火。

因此在犀牛娛樂的觀察中,行業付費意願不強、持續虧損等因素疊加,讓頭部的數據諮詢公司始終處於巨大的財務壓力中,而中小數據服務公司更是難以為繼。總體來說,目前雖然整體環境不容樂觀,但將來不排除有行業轉好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華晨宇,你憑什麼得第二?
《偶練》蔡徐坤「三億兩千萬霸王合約」?明星夢背後的利益糾紛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