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重慶巴南的豐盛古鎮,猶如隱藏在深山裡的一縷鄉愁,15年前,去一趟還需要乘船、轉大巴,再坐摩托車。而現在從主城開車40分鐘就可到達,這讓更多的人能去體會這座千年古鎮,了解古鎮故事。古鎮里,有很多守藝人,雖年事已高,卻依然用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做著現在已經陌生的活路。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古鎮最繁華的街道上,有一位老人,當地人都叫他王秤桿,今年72歲,1966年開始做秤,1980年在鎮上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如今,年過古稀的他,又開起了自己的秤桿店,而且堅持舊時的手工做秤。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每天早上,老人打開店門,坐在他那套「古老」得可以進博物館的工作台上,打磨秤桿、量刻度、裝秤砣,總會吸引很多遊客觀摩、拍照,雖然沒人購買,但老人也從不介意。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因為對他而言,秤子能不能賣出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這項古老、嚴謹的技藝展示給大家看,大家也總是被他一絲不苟做秤的態度所感染。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王秤桿做秤的每一個步驟都十分嚴謹,幾十年所練就的經驗,使得他不需要任何參照物,所有標準早已烙刻在心裡,他做刻度也全是憑藉雙眼和經驗,無需藉助任何度量器材,但比現代機器還精準。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鎮上做生意的人都喜歡來他這定秤,聽說,前幾天才賣了一把最重的秤,有200公斤,是一家賣豬的人定的。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手工秤逐漸被淘汰,甚至連做秤的掛鉤都很難買到,王秤桿也就只有自己做。

豐盛古鎮有個72歲老人王秤桿,32年手工做秤,一輩子公公正正做人

過去,秤子是多麼司空見慣的東西,商人自不必說,甚至不做生意的人都會備一桿,買了東西回家秤一秤有沒有缺斤少兩。隨著電子秤、感應秤的出現,這樣的手工秤已經很少看到,這項手藝也漸漸失傳。但做秤所傳達的態度不會丟失,一如王秤桿店門上掛的家訓「一絲不苟做秤,公公正正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