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4歲小伙「闌尾炎」變癌症,曾連吃四個月泡菜

24歲小伙「闌尾炎」變癌症,曾連吃四個月泡菜

24歲的小唐家住永州,去年年底,小唐持續右下腹痛,在診所打針、吃藥近一月癥狀都未改善。4月20日,記者從永州珂信腫瘤醫院獲悉,小唐確診為網膜淋巴結轉移性低分化癌,原病灶在升結腸。

母親唐女士說,小唐是家中的長子,他不抽煙不喝酒,從小到大跟父母的感情很好,每個月的省吃儉用剩下的工資都寄回家裡供弟弟上學。

2017年12月,小唐打電話跟媽媽聊天,說他腹部右邊老是痛,唐女士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小唐嫌醫院看病麻煩,便去診所看了下,診所醫生說是闌尾炎,打幾天消炎針就好了。

小唐在診所打了一個月針,吃了一個月消炎藥,病情並沒好轉。過年回家,小唐腹部疼痛24小時不間斷,吃不下東西。在永州珂信腫瘤醫院檢查,最後確診為網膜淋巴結轉移性低分化癌。

小唐說,他從18歲開始在外地工廠製作鋁合金、紗窗,此工作的環境差,氣味大,灰塵多。為了省錢,他住在連腰都不能升直的店面隔間,有一段時間連續吃了4個月的泡菜、霉豆腐,吃到小便出現疼痛感。後來身體實在撐不住了,小唐和朋友合租一間房子,偶爾煮點飯菜吃,身體狀況才有所好轉。

永州珂信腫瘤醫院得知小唐的病情和家庭情況後,為其申請了救助基金以減輕其經濟困難,並組織多學科專家為其會診。腫瘤科專家王建軍坦言,小唐的病情複雜,已多處轉移、無法手術,只能進行化療及相關治療。目前,為小唐制定了化療方案及相應支持治療。經兩周期化療,小唐腫塊明顯縮小,疼痛已消失。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小唐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建軍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工作環境只是誘發腫瘤的一個方面,腫瘤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免疫缺陷與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但長期吃剩飯剩菜、腌菜可誘發消化道腫瘤,平素應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

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呂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各種癌症來臨前的信號,看看你佔了幾個!
想要終生不患癌症,就不要碰這5種食物,還需養成4個飲食習慣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