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位小朋友寫的演講稿
有一位小朋友的家長,把孩子的演講稿給我看,讓我幫著潤色潤色。我看了一下,感覺不如我替他寫一篇得了。我新寫的這篇,題目及一前、一後兩段是他的原稿,中間是我添加的部分,大家可以批評雅正。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一個民族自信的源泉。
在傳統文化里,我們能看到先祖們無數的對於宇宙、自然、人生的觀察,也能看到先祖們無數的在文學、音樂、戲曲、繪畫等等方面的創造,它們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樣數不勝數,它們就像春天的鮮花一樣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就拿詩詞來說吧,我們的古人常常通過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傳達自己的意願,我們把它叫作「詩言志」。
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集《詩經》里,有無數這樣優美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霏。」它的意思是:「當年我離開家鄉,路旁的楊柳兒輕輕飄蕩。如今我回到家鄉,滿天的雪花卻在紛紛揚揚。」它用兩個不同景象的鮮明對比來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平等地看待生命中的繁華與凋零?
晉代最偉大的詩人陶淵明,寫過這樣的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告訴我們,秋天開的菊花不要去跟春天和夏天的花爭艷,在所有的花都開完之後,你還會有自己生命中獨特的精彩。
宋朝詩人蘇軾的妻子去世了,他寫出這樣一往情深的詩詞來悼念愛妻:「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通過如何優美的詩句,蘇軾讓我們看到了夫妻感情的忠貞,以及人性的豐富和真切。
不光是詩詞,就連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對聯,也會把我們深厚的傳統文化濃縮到短短的兩行字里。
比如在蘇州有名的園林——網師園,那裡有一座祭祀花神的小廟,門口的對聯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這一副對聯如詩如畫,它運用漢語獨有的疊字手法,給我們描繪出明媚的春光、快樂的遊園。讀了它,我們馬上會產生如同觀看風光大片一樣的感覺。
如果哪位同學的爸爸媽媽帶他來到網師園,看到這副對聯,他馬上就會懂得了什麼叫作對仗、什麼叫作平衡、什麼叫作押韻等,他還會領略到包含在這副對聯中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深刻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修養,努力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謝謝大家。


TAG:流暢生活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