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游牧民族為何能動輒擁兵幾十萬?從西夏五十萬大軍真實含金量說起

游牧民族為何能動輒擁兵幾十萬?從西夏五十萬大軍真實含金量說起

原標題:游牧民族為何能動輒擁兵幾十萬?從西夏五十萬大軍真實含金量說起



編者按:之前冷兵器研究所曾發表過《古代戰場上動輒幾十萬大軍可信嗎?揭秘隋煬帝征高句麗的真實兵力》、《戰國百萬大軍靠譜不?長平之戰真有四十五萬人讓白起殺嗎?》等探討古代戰爭兵力的相關考證文章。這些文章吸引了不少朋友參與討論。期間,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中原王朝因為農業生產,而無法做到全民皆兵,那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因為生產方式的不同,是否可以擁有更高的動員率?因為歷史上動不動就是「控弦四十萬」、「凡三十萬騎」的記載。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歷史上,關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兵力的記載,西夏軍隊可以算一個典型。根據《宋史·夏國傳》的記載: 「諸軍兵總計五十餘萬。」《宋史·夏國傳》對西夏軍隊分布做了詳細介紹:自河北至午臘蒻山七萬人,以備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鹽州、羅落、天都、惟精山等五萬人,以備環、慶、鎮戎、原州;左廂宥州路五萬人,以備鄜、延、麟、府;右廂甘州路三萬人,以備西蕃、回紇;賀蘭駐兵五萬、靈州五萬人、興州興慶府七萬人為鎮守,總五十餘萬。



這樣看起來,北宋王朝面對擁兵五十萬的西北巨無霸,作戰吃力也是情有可原的。那麼,在數量和分布都記載得都十分完備的情況下,是不是就說明西夏真有五十萬軍隊了呢?

研究這個問題,就要有這樣一個基本認識,一個國家的軍隊數量的多少是和其人口數量有關係的。沒有足夠的人口也弄不出足夠的軍隊。如果看看西夏的地圖,可以發現西夏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類似沙漠戈壁的無人區。主要城市是沿線狀分布的。所以,雖然西夏的版圖看起來不小,但是人口不會很多,屬於那種地廣人稀的地區。



▲西夏地圖


關於西夏人口數量,我們根據《中國人口史》趙文林與謝淑君的版本推算,西夏早期人口峰值在1038年,243萬人;後因西夏和遼朝、北宋陸續發生戰爭而不斷減少,戰爭停止後又緩慢回升。1069年,西夏建國後的人口再次達到峰值,230萬人,後又因為戰爭不斷減少。最後在1131年至1210年年間,西夏人口一直維持在120萬左右。按葛劍雄的《中國人口發展史》,西夏人口的峰值在夏景宗超過300萬。1127年後,西夏人口一直未超過300萬。根據《中國人口史》(第三卷)遼宋金元時期,吳松弟的推算,西夏人口的峰值在1100年夏崇宗時期,大約300萬人。總體上,西夏人口密度低於北宋各路與唐朝各道的人口密度,基本西夏人口在巔峰期不會超過四百萬。


人口基數有了,西夏的動員率是多少呢?史料記載,西夏成年壯丁二丁抽一,並編入軍籍。《隆平集?西夏傳》:「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備弓矢甲胄而行」。


而且,《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稱西夏「人人能斗擊,無復兵民之別,有事則舉國皆來」(23)。宋熙寧三年(1070年)八月,宋涇原等路諜報,西夏「結集舉國人馬,七十以下,十五以上,取八月半入寇綏州,及分兵犯甘谷城」(24)。宋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宋夏永樂大戰前,「西夏調民為兵,十丁取九」。這樣看來,西夏擁有的極限動員能力很強,動員幾十萬沒毛病。


但細看這幾十萬大軍的成分與裝備情況,就很有意思了。《宋史?夏國傳》記載,「凡正軍給長生馬、駝各一;團練使以上:帳一、弓一、箭五百、馬一、橐駝五……刺史以下無帳,無旗鼓,人各橐駝一」。



▲黑水城西夏武士

很明顯,西夏正軍以及軍官的裝備都不錯,能保證每人一馬。而通過對西夏傳世文書的考古發掘,可以知道西夏軍由獨誘(職官名,俄譯特差),牧主,農主,臣僚,帳門後宿,內宿後衛等幾個部分構成。而每部分都有正軍,之外還有輔兵與雜役類的正輔主,負擔。


其中,獨誘、臣僚和那些宿衛的正軍裝備齊全,戰馬、披(軟甲)、甲齊全,槍劍弓齊備,屬於土豪版的多功能重騎兵。牧主和農主中的正軍裝備就差得多了,就只有戰馬和槍劍弓,沒有披和甲,是典型的輕騎兵。



而所有部分的正輔主、負擔則都只是有一張弓和一柄近戰武器的輕裝步兵。很明顯,土豪版的西夏軍人肯定是不多的。以那些宿衛班直為例,據《宋史?夏國傳》記載,國主護衛軍包括 5000六班直和3000鐵騎,一共全西夏才8000人。而且,這些人每人每月要給米二石,也就是養這些人一年光給米就要19萬2千石。顯然,這種國家供養的精銳真要多了,西夏國養不起啊!


其他西夏正軍則更慘,因為要自帶乾糧和裝備去打仗!按西夏文書的要求:家裡有牛五頭、羊五十隻的,就要出戰馬一匹;有牛十頭、羊一百隻的,就要出戰馬一匹和一套披或甲;有牛十頭,羊二百隻的,就要出戰馬、披、甲的全套了。顯然,就算當最簡陋的正軍,家裡起碼也得是小牧場主或小地主。而不到三百萬人口的西夏國,這樣的小牧場主或小地主又能有多少?


顯然,如西夏這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軍隊結構肯定是一小部分重裝精銳、一部分輕裝騎兵、以及大部分步兵炮灰。對此,同時代的記載也能作為驗證。比如《范文正公年譜》載:「(李)元昊置十八監軍司,總十五萬」。同時,又有《西夏書事》12卷記載,「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余皆老弱婦女」。



▲李元昊


按此比例,西夏真極限動員五十萬人的時候,裝備齊全的正軍可能也就十萬左右,剩下就是正輔主、負擔這樣的步兵炮灰了。而且西夏周圍還有黃頭回鶻和唃廝啰契丹等一堆想渾水摸魚的地方勢力,所以就算真動員五十萬人,也要留有後方防守力量,不可能全部投入到一個方向。



▲黑水城壁畫中身穿札甲的西夏武士


而且,就算西夏民風彪悍、人人習武,但是長時間的純粹軍事體制對經濟運行也是致命的。畢竟所有適齡男人都去當兵了,牲畜誰來管理?土地誰來耕種?就如前所說,西夏軍里有大量的牧主與農主。這也是為何李元昊在與北宋多次交戰獲勝後,依然選擇議和,因為當時西夏的社會經濟已經吃不消了。


總之,通過對西夏軍隊的分析,大家也就大致能了解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動不動就控弦四十萬的真相了。



最後,還要多說一句。對於缺少戰馬的正規宋軍來說,對付戰馬、披、甲齊全的精銳西夏正軍肯定特別頭疼;對付輕騎兵的普通正軍則是打得過卻追不上;對待炮灰步兵肯定能吊打。但普通正軍和炮兵步兵劫掠城鎮、對付宋朝的普通民眾卻毫無壓力。而這也是歷代中原王朝軍隊對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最為頭疼的一點。但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中原王朝軍隊斬獲不多,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就傷筋動骨了;有時候斬獲眾多,對方卻很快恢復過來了……


參考資料:


[1]西夏開國人口考論 趙斌 , 張睿麗


[2]論西夏的人口 杜建錄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3 , 25 (1) :35-37


[3]西夏「輔主」考論 李煒忠 《黑龍江史志》 , 2014 (23)


[4]西夏軍事後勤供給概論 賈隨生 李 園 《寧夏社會科學》


[5]西夏軍隊的武器裝備及其管理制度 杜建錄《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8 (3) :34-39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巴西中二毒販驚現斬月刀!從日本太刀說起為何刀身越長,地位越高
古代武將真舉著幾十斤武器打一天?從出土文物揭秘古實戰兵器重量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