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淘票票說要做中國最大觀影決策平台,豆瓣怎麼想?

淘票票說要做中國最大觀影決策平台,豆瓣怎麼想?

本屆北影節開票已超半月,而作為本屆北影節官方指定唯一售票平台的淘票票也賺足了流量。

7 秒搶光蝙蝠俠套票、10 秒搶光百年誕辰伯格曼套票、14 秒搶光侏羅紀公園套票……14 秒的時間,400 套套票全部售罄。400 這個數字雖然很小,但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被選中的人」,背後還有整個北京的電影愛好者下載了淘票票 app 陪跑。

這是電影愛好者的主場,各個渠道有關電影話題的討論熱度也高漲。4 月 19 日,在這有北影節光環加成的美好日子裡,淘票票舉行了 2018 戰略發布會暨燈塔平台啟動儀式。

在發布會上,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發布了淘票票未來三年戰略布局,即:成為中國最大的用戶觀影決策平台,實現用戶運營平台、片方營銷平台和大數據平台三維聯動,推動並實現中國電影的線上宣發智能化。

同時,依託阿里巴巴構建的商業生態版圖,為電影片方和宣發公司服務的一站式電影宣發平台——「燈塔」在現場「點亮」,被正式宣布啟用。

中國最大用戶觀影決策平台能成嗎?

你在看電影之前會先上哪個平台看評分?

相信看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選擇豆瓣。而淘票票這句「成為中國最大用戶觀影決策平台」的口號,頗給人一種要超越豆瓣電影的雄心壯志感。

打開淘票票的影片詳情頁,可以看到分為觀眾評分和 V 淘推薦度兩項,而 V 淘推薦度則來自多位專業評委的評分。以《頭號玩家》為例,做出評分的觀眾人數達到 165 萬人次。

而貓眼的評分項主要都來自觀眾,其中點入「口碑」能看到具體的觀眾熱評和觀眾畫像,方便用戶通過與自己相似人群的評分來做更好的參考。只可惜,此前貓眼的評分還是分為觀眾評分和專業評分兩列的,不過後面因為一些不可言說的原因便取消了。其中給《頭號玩家》做出評分的貓眼用戶人數超 58 萬人。

再回來看豆瓣,還是以同一部電影為例子,寫下豆瓣評分的逾 37 萬用戶。

儘管豆瓣依然是眾多電影愛好者和文藝青年心中的白月光,但與以售票為主業務的平台相比,用戶量依然是小巫見大巫。售票平台的優勢在於,它知道用戶什麼時候剛看完電影,看完哪一部電影。平台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能夠在用戶買完票看完電影,走齣電影院的那一瞬間彈出通知:電影好看嗎?來順手打個分吧。

點進通知,評個星級,打兩句話甚至不打字,對用戶來說花得力氣並不多,所以淘票票和貓眼的評分量要遠超豆瓣。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 年上半年,有分享觀影感受意願的在線購票用戶佔了 75.2%,而其中 37.1% 的人會把觀影感受發布在購票 app 之上。

當我們想要看一部老電影或是看更多用心的影評時,選擇的依然會是豆瓣,因為其內容和用戶沉澱程度更強。但脫離我們本身的視角,放到實際售票場景中來看,有許多的人只是想周末看個電影消遣或是逛街經過影院順便消耗時間,對他們來說,打開淘票票或是貓眼,瞄一眼評分選個看著還行的,付款買票,這才是最常見的用戶觀影決策流程。而這些看著不那麼走心的人,恰巧正是票房的主要貢獻者。

從出票份額來看,根據易觀的數據,2017 年 Q3,貓眼出票額占 52.5%,淘票票出票額占 34.44%。但從觀眾評分數量來看,淘票票的評分數卻更高,因此我猜測淘票票用戶分享觀影感受或者打分的意願更強,這大概與社區用戶運營的努力有很大關係。

但淘票票也知道自己的觀眾評分在專業度上先天不足。於是它引入了 V 淘,通過影評人或是相關從業者的評分來填補用戶對專業影評的需求。儘管目前來看,V 淘的內容數量還沒有達到我預期,但看得出來淘票票已經做得比國內其他售票平台要快一步。

而「實現用戶運營平台、片方營銷平台和大數據平台三維聯動」也從側面印證了,淘票票需要做好用戶運營並做更大,因為它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商業變現的新方向,即為電影片方公司服務,做宣傳發行。

燈塔是什麼?

「燈塔平台」這個詞聽著有點玄乎,乍一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過直接說「一站式電影宣發平台」就很好理解了。

電影片方公司在宣發之前,可以通過該網站看到相關的趨勢和人群畫像等,數據來源於阿里旗下淘票票和優酷平台;投放時可以選擇想要宣傳的渠道,效果可以通過數據顯示,且能很直觀地看到相關圖表。

這就是阿里想提供給電影片方公司的一條龍服務,更好的服務,只為客戶爸爸能砸更多的錢。

這與淘寶和京東的內容平台誕生過程有些相似,先是作為銷售平台吸聚用戶及評價內容,再孵化出一個新的內容平台,鼓勵用戶發布更多深度的商品體驗內容,並通過這個平台拿到廠商的廣告投放。不過與淘寶和京東不同的是,阿里的燈塔平台對內容產出的可控性更高,對於電影發行和營銷的可服務項目也更為多樣化。

我還記得《芳華》上映的那段時間,每次一點開支付寶的淘票票入口,必定會彈出《芳華》的海報;查看熱映影片的時候,《芳華》也列於前位。毫無疑問,售票平台本身給電影的曝光和資源,對其票房的影響是極大的。

傳統的宣發分離模式已過時,打廣告、搶排片這種單一的拉動,無法有效推動觀眾走進影院,欣賞影片……互聯網生態下的電影市場,正在轉型,需要更為智能化、系統化和精準化的宣發模式。

李捷在發布會上說道。售票服務+推薦資源+大量的用戶數據,這是購票平台的優勢,淘票票利用了這部分優勢,將其轉化為自己商業化的一條大路。

目前國內幾家售票平台都在售票之外有做其他更多的商業化動作。貓眼做投資和發行,娛票兒做投資、電影製作、IP 開發等,百度糯米主要做投資,而淘票票在投資之外,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發行和營銷上。

電影的宣傳和發行方式正在改變,在資本的引領下,觀眾可能會越來越容易被帶著看完預告片、海報和文章分析之後,再被帶著花錢買了票。無需平台跳轉,簡直一步到位。

題圖來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叫板 MUJI 和優衣庫,海瀾之家怕過誰?
再也不怕電池漏液損壞智能門鎖,南孚i掌門電池質保10年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