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現實 做自己人生的「頭號玩家」
近日,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最新大片《頭號玩家》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一波觀影熱潮,上映十天,票房已破十億,豆瓣評分8.9,可謂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2045年,那時現實世界衰頹破敗,人們在VR(虛擬現實)遊戲「綠洲(OASIS)」的虛擬世界裡尋求慰藉。「綠洲」的創始人哈利迪臨終前宣布,將巨額財產和「綠洲」的所有權留給第一個闖過三道關卡,找出他在遊戲中藏匿彩蛋的人,史上最大規模的尋寶冒險就此展開。男主角韋德·沃茲和他的朋友們一起踏上了奇妙而又驚險的旅途,最終他們突破了重重阻礙,闖過了三道關卡,拯救了「綠洲」,也拯救了世界。
影片將精彩刺激的遊戲世界通過震撼的視覺效果呈現在觀眾眼前,同時,也刷新了人們對曾被稱為「電子海洛因」的「遊戲」的認識。不可否認,在當今的中國,「遊戲」依然是多數人眼中「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的代名詞,但《頭號玩家》告訴我們,玩遊戲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一味沉迷於遊戲的虛擬世界,而忘了要回到現實。
可以說,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完美地詮釋了遊戲玩家的心理,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在遊戲中投注金錢、精力以及情感。玩家們對遊戲世界的熱情,不僅僅是因為好玩刺激,而是因為遊戲能讓他們在現實生活里缺失的都得到滿足。不管現實如何,在遊戲中,玩家們可以不受束縛,隨心所欲。他們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身份,可以獲得自己期望的地位,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頭號玩家》里,哈利迪為自己設計的遊戲取名為「綠洲」,這確實十分貼切。在現實中,人們難免感到孤單、挫敗、無趣,種種的不如意,交織成一片失落的沙漠。而遊戲就是提供慰藉的地方,那裡有五花八門的機關,目不暇接的幻影,是人們的棲息地、療養所、樂趣生產機、情懷寄存處。當人們在現實的「沙漠」里感覺累了,就到遊戲這片「綠洲」里歇一歇,暫時逃離現實的紛擾,卸下身上的壓力與煩惱,享受片刻的輕鬆自由。
但遊戲終究是遊戲,生活在不停向前,不管虛擬世界有多美好,人們終歸還是要回到現實的。在影片的尾聲,哈利迪對韋德說:「儘管現實令我感到束縛,讓我無比痛苦,但只有在現實里我才能吃上一口好吃的飯,你懂我的意思,現實……仍然是真的……」。哈利迪創造「綠洲」,是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所有遊戲玩家,現實雖然是痛苦的,但是當你不去面對時,它將會成為你一生的遺憾,正如他對他心愛的姑娘、他摯愛的友人。電影最後,韋德接手管理「綠洲」,他制定了一個規則:每周二和周四關閉「綠洲」,目的是讓人們更好地享受現實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沉迷於遊戲的虛幻世界。
的確,現實才是更為珍貴的。雖然現實生活中會有許多的不盡人意,有時會讓人忍不住逃離,但正是這些苦辣酸甜,才成為最真切的構件,搭建起豐滿多彩的人生。哭也真實,笑也真實,疼也真實,樂也真實,才讓我們真的「活過」。遊戲可以從頭再來,角色可以有extra life,但現實里的人生無法重來,不管生活有多糟糕,都該勇敢面對,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做自己人生的「頭號玩家」。
「希望你像在遊戲里那般勇敢,敢於造夢,也敢於直面現實。」


TAG:新奇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