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皇后是怎樣選的?這個過程竟如此驚天動地

明朝的皇后是怎樣選的?這個過程竟如此驚天動地

封建王朝母儀天下的皇后,歷朝歷代都是從官宦人家選的,要求是一要長得好,二要品德好,三要出身好。其中,顯貴的出生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明朝的皇后,卻輪不到達官貴人家的女兒。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大明王朝後,對於如何守住這份產業,費了很大心血。

(朱元璋像)

朱元璋雖然識字不多,但他對史學很有研究。他認為,歷朝歷代衰亡,幾乎都與外戚干政有關。因此,他特意在大儒朱升編撰的《女誡》中,加了一條:「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皇帝和親王的老婆,不管是正房的皇后還是偏房的妃嬪,都必須通過嚴格的選拔,優中挑優,擇取平民家的「良家女」。那些主動給皇帝獻美人的,一概不接受。

那麼,明朝的皇后是怎麼選出來的,都有什麼程序呢?

首先,就是讓太監到全國各地去大範圍海選。

海選針對全國所有平民姑娘。只要年滿13至16歲,都能報名參加。因此,每次海選都熱鬧非凡,全國各地的姑娘們都會打扮一番,希望有機會麻雀變鳳凰。

經過初審,最終確認五千名姑娘可以晉級。

這五千姑娘,會由皇家出錢,參加京城的複選。當然,這樣的活動,總有暗箱操作,這是自古不變的風氣。有些姑娘的家長希望姑娘能順利通關,往往會給負責海選的太監送禮。特別是全國選皇后這樣的海選,送禮者更是趨之若鶩。可以說,給皇帝找老婆對太監來說,是個大肥差。

(抵達京城)

姑娘們在指定的日期到達京城後,會集中在一個大的廣場上,根據年齡大小,高矮胖瘦,太監進行複選。

太監以皇室宮服為參照物。個兒太高要淘汰,個兒太矮也不行,長得不能太胖,當然也不能太瘦。一般而言,留下的都是身高165CM,身材適中,體態勻稱的姑娘。

這一次選拔會淘汰一千人。

第二天,老地方,排好隊。這次看的是五官,也就是鼻子、眼睛、眉毛、頭髮等等,當然也包括儀態和音色。

涉及的範圍很細,所以不要以為長得漂亮就萬無一失了。像那種太漂亮的,反而容易被淘汰,因為會被貼上「妖媚」的標籤。

第二天,四千人會淘汰掉一半。

第三天,剩下的姑娘們,就得讓太監看她們的腳。太監會拿尺子量她們的腳的大小。腳大的不要,腳太小的也不要,總之腳型適中、不胖不瘦的才行。

除了對腳的測試之外,還要她們走兩步,看看她們走路的儀態和風韻。那種走起路來虎虎生風的自然也不要,像林黛玉那樣走路有氣無力的更不要。所以,這一輪下來又去了一半。

最終留下的一千姑娘,終於到了要入宮複選的機會。

(嚴格的複選)

當然,能入宮參加複選,基本上也就能吃上皇糧了,不管能不能選上,最少也能留在宮裡當個宮女。

等姑娘們進了宮,就有宮中年長有經驗的老宮女帶她們進入密室,對她們的身體進行嚴苛的檢查。

關於這個檢查,史書上曾有記載「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不能有體味,肌膚要細膩,身上有無疤痕……總之,經過嚴格的篩選,於是又淘汰700人。這700人被安排到宮中各處,干粗活。

剩下的300人接著會被留宮察看,察看期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中,由皇帝身邊的太監觀察她們的起居飲食,一言一行,並進行記錄。當然,這次的參照物是《女誡》,根據《女誡》的標準來判斷這些姑娘們是否有溫和的性格,賢良的品德。考評結果會彙報給皇帝。

最終,經過反覆比較和考核後,會留下五十個姑娘。這五十個姑娘就算成不了皇后,也能有個妃嬪的名號了。

不過,走到這一步,誰不想做皇后呢?

接下來,進入五十選三的環節,也就是從五十個人中選三個出來。

這一次的選拔官是皇太后或者太妃。選不選得上,就看能不能對上皇太后或太妃的眼了。總之,運氣大於美貌和品德。

最終,三個勝出的姑娘會交由皇帝本人定奪。不過,明朝的皇帝都是乖寶寶,對長輩非常孝順,因此。皇太后的意見很重要,一般而言,皇太后鐘意誰,誰就會皇帝立為皇后。

(參考史料:《明史·后妃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劉備該不該發動夷陵之戰?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復仇還是另有原因
武則天將不利於李唐的傳說很多,李世民為何不殺武則天以絕後患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