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拯救瀕危歷史遺迹!攜手3D激光掃描機構「開發遺產項目」

谷歌拯救瀕危歷史遺迹!攜手3D激光掃描機構「開發遺產項目」

谷歌最近頻頻搞事情,不僅開拓新零售業務,還牽手CyArk拯救瀕危歷史遺迹。這些遺迹,或因人為原因,或因自然災害原因受到瀕危的威脅,正在慢慢的從這個世界中消失...

這次與谷歌合作的機構CyArk是位於加州奧克蘭的一家非營利機構,專註於技術的人道主義和文化方面的用途。CyArk的使命就是捕捉、歸檔和分享世界文化遺產。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通過使用比Kacyra在Cyra開發的更先進版本的激光掃描系統,以及無人機和DSLR攝像頭拍攝高分辨照片。

黑姐在整理素材的時候,在CyArk的官網上看到一個詞:「網路方舟」。將在災難發生前,搶救文化歷史遺迹的數據,保存,恢復。

「Open Heritage」開發遺產項目

谷歌牽手CyArk開展的這個項目,叫做「Open Heritage」。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利用CyArk的激光掃描技術在歷史遺迹上捕捉所有重建該遺迹所需的相關數據,以便保存遺迹和修復遺迹。

GIF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電腦上,移動設備上,可穿戴設備上,供大家來場VR觀光遊覽!

谷歌藝術和文化部門的數字考古學家兼項目經理Chance Coughenour在新聞稿中說道:「藉助現代科技,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加詳細全面地捕捉這些遺迹,包括表面的顏色和紋理,還有用精確到毫米的激光掃描儀捕獲的3D幾何圖形。這些詳細的掃描可以用來識別受損部分並協助修復工作。」

極力搶救瀕危的世界歷史遺迹

CyArk得創始人Kacyra表示,在2001年看到塔利班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巴米揚毀掉了1500多年歷史的佛像後,他就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那時的Kacyra已經將第一個集成的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推向市場,並且可以快速準確地繪製出複雜的建築環境。

也是因此,他有了成立CyArk的想法,將Cyra的激光測繪技術利用到歷史遺迹的保護上。他開始與他的妻子芭芭拉討論擴大他們的家庭基金會的使命,以應用3D捕捉技術來創建和保存世界歷史古迹。

看到這裡的時候,黑姐突然想到的成龍大哥的《十二生肖》。裡邊那套一掃描,分分鐘就做一個「假文物」的設備。

而谷歌方面,也在平台上做了不少「保存文物」的工作。2011年谷歌上線了一個便於大家了解查看全球藝術的平台——谷歌藝術和文化。

部門最初與博物館合作,目的是把藝術作品放到網上,並用街景風格的方式呈現著名博物館。隨著這些年的發展,該部門已經擴展到多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和文化領域,以及類似VR遊覽等的交互媒體和其他教育工具。

已經成功的案例

緬甸蒲甘的Ananda Ok Kyaung寺廟,在2016年的自然災害中,受到了極大地破壞。幸運的是,在此之前CyArk就搶先一步,成功用激光測繪出地震災害前的寺廟。完整的保存了寺廟的數據。

如今,這個寺廟已經作為與谷歌在Open Heritage項目中聯合推出的體驗項目。CyArk自己有個VR程序叫作MasterWroks,用戶可以在這款免費應用中探索泰國佛寺。大家可以對寺廟進行互動式3D觀光。

不僅這一個遺迹被保存下來,同樣的案例還有來自世界18個國家的24處遺址,包括敘利亞大馬士革的Al Azem Palace和墨西哥奇琴伊察的瑪雅城遺址。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歷史遺迹用這樣的方式保存起來。

谷歌說:「在過去7年中,我們已經跟全球70多個國家的1500多家博物館合作,把他們的藏品放到網上,並把更多的世界文化帶到人們指尖可觸及的地方。這個項目意味著谷歌藝術和文化的第一新篇章,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把3D歷史遺迹放到我們的平台上。」

CyArk說:「當我們結束這次任務的最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感覺更像是開始而不是完成。與廣大的社區分享這些信息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們如何處理這些信息」。

結語

捕獲技術的進步使CyArk能夠收集大量的文化遺產數據,但在獲取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挑戰。

谷歌和CyArk還在計劃發布模型的源數據。研究人員和其他感興趣的團隊可以將能夠申請下載這些數據,以保護和恢復現實生活中遺迹的目的構建應用程序或分析數據。

Open Heritage的模型可以在線獲得,也可以在谷歌藝術與文化的移動應用上訪問(iOS和Android都可以)。之後,通過谷歌的Daydream平台,這些移動應用也會支持VR觀光遊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是不是真正的快樂?
基於卷積神經網路的物體識別研究與實現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