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釋迦牟尼太子羅睺羅聖跡道場:五台山羅睺寺

釋迦牟尼太子羅睺羅聖跡道場:五台山羅睺寺

作者簡介

胡春良,男,山西夏縣人,鑄造工程師。《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雜誌通訊員,中國鑄造協會媒體聯盟通訊員。在《中外文化交流》《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文化交流》《雕塑》《中國雕塑》《城市雕塑》《上海工藝美術》《中國工藝美術》《畫界·工藝美術》《海峽工藝美術》《深圳工藝美術》《現代工業經濟與信息化》《鑄造》《CHINA FOUNDRY》《鑄造技術》《鑄造工程》《鑄造設備與工藝》《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金屬加工(熱加工)》《現代焊接》《今日鑄造》《未來鑄造》《鑄造縱橫》《鑄造工程師》《商業文化》《文化產業》《中國風》《詩中國》《外來工》《大西北詩人》《梧桐山詩刊》《聖地詩刊》《山西旅遊》《山西文化》《中國文化報》《山西日報》《三晉都市報》《山西商報》《山西青年報》《太原日報》《生活晨報》《運城日報》《黃河晨報》等數十種報刊雜誌發表論著、報道、詩文千餘篇;詩文獲「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國際徵文詩文類作品」三等獎,「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炎黃杯國際詩書畫印藝術大賽銀獎」等全國各種大獎,並被入編《中國當代詩典》《中國實力詩人詩選》《中國網路200位最具影響力詩人名作2017經典選刊》《中國最美愛情詩選》《中國詩人年度詩歌選集》等書籍。參與《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山西卷》、國家開放大學教材《藝術鑄品鑒賞與製造技術》《中國鑄造發展史》等專著的編寫。

釋迦牟尼太子羅睺羅聖跡道場:

五台山羅睺寺(散文)

說起佛祖釋迦牟尼,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提起羅睺羅,估計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據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之子名「羅睺羅」 ,其母為耶輸陀羅。他十五歲隨佛出家當沙彌。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證了阿羅漢果,被稱作「密行第一」,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生於羅睺羅阿修羅王障蝕月時,又因母腹六年,胎所覆障故名羅睺羅。羅睺羅為執月及障蔽之義。

(圖一:羅睺寺)

關於羅睺羅為佛祖之子,我也是在前往五台山之前查閱有關資料才得知,而且這佛國五台山就有羅睺羅顯聖過的文殊道場,奉祀羅睺羅的羅睺寺。真的讓人特別期待。瞻拜羅睺寺,是一種獨特的密宗體驗。羅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黃廟之一和五大禪寺之一,創建於唐代,是大華嚴寺(今顯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為善住閣院。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2013年公布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二:本尊殿)

羅睺寺是很有來歷的。據《佛本行集經?羅喉羅因緣品》等佛教經典記載,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在俗時的兒子。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凈飯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妻子是耶輸陀羅。釋迦牟尼29歲時,有感於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種苦惱,捨棄宮廷生活,離開父母、妻子,出家修道。經過六年的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成道.悟通了諸法無常和緣起諸理,開始傳教。傳說,羅睺羅在母親肚裡懷了6年,於釋迦牟尼成道之夜降生。在佛成道第6年時.他應父親凈飯王之請,從摩竭陀國回國省親,認子釋疑。而後佛叫舍利弗勸他出家,做僧團中最初的沙彌。叫大目犍連為他剃頭,舍利弗為他說沙彌十戒,為佛教有沙彌之始。沙彌指7歲以上、20歲以下,受過十戒的出家男子。羅喉羅因是凈飯王的王孫,佛陀的愛子,在僧團中地位很高,經常受到稱讚。佛陀對他要求特別嚴格,教育他嚴持毗尼、精進修道。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證得阿羅漢聖果。佛陀讚歎說:在我的弟子中,羅喉羅比丘是「密行第一」。因為他具足三干威儀八萬細行,從不表現自己,總是默默地修持和工作著。後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羅喉羅是佛教徒敬奉和崇拜的偶像之一。所以,全國許多地方有奉祀羅睺羅的寺廟。五台山也不例外。五台山佛教徒說,羅睺羅曾在寺中顯聖,並留下足跡。因此,羅睺羅是朝山佛教徒必定要參詣的地方。

(圖三:羅睺羅尊者塑像)

這羅睺寺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子,一雄一雌,碩大雄渾,威武壯猛,這在五台山台懷鎮中心區諸寺中的石獅中是特別獨特的,是唯一唐代遺 作。山門裡一共四重大殿。這第一重為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剛,分別是抱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持寶劍的南方增長大王,纏長蛇的西方廣目天王,持雨傘的北方多聞天王,民間稱他們為風(持劍者)、調 (抱瑟琶者)、雨(持傘者)、順(握蛇者)四神。第二座殿為文殊殿,內供文殊菩薩,不同於一般青廟,這裡的文殊菩薩面部為乳白色,而非貼金黃色,肩膀兩邊伸出了肩花,花上還放置了經書和智慧劍,文殊坐騎是卧在蓮花上,而不是站立磚台。這些都體現了黃教文殊造像的特點。第三座為大雄寶殿,內供釋迦牟尼佛(人間婆娑世界)、藥師佛(東方琉璃世界)、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合稱「三世佛」。三世佛前為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第四重殿里的「開花現佛」最具神秘色彩。殿內正中高豎一朵蓮花,內含四尊佛像,有時八瓣蓮花會緩緩綻開,現出四方阿彌佛。其實,這是巧設機關人工操作的結果。這大蓮花與下面的大圓盤用通柱連在一起,當僧人在圓盤下的暗室驅動木輪,通柱即會轉動,蓮花隨之開啟或閉合,遂出現「開花現佛」景觀。另外,在圓台上塑24個神像,稱「二十四天」。 寺的後殿有一個著名的「開花見佛」活動機關裝置,那是用寺院內的一棵「聖樹」做成的,成為五台山十分有名的景點。「開花現佛」製作之精妙,令人嘆為觀止!但禁止拍照,無法留下影像資料。

(圖四:文殊殿文殊菩薩)

(圖五:大雄寶殿佛像)

(圖六:唐代獅子)

(七:唐代獅子)

這「開花現佛」的製作與一段神奇傳說相關。相傳山門內東側原有一棵古松,宋朝丞朝張商英游五台山時,親眼目睹樹頂呈現神燈,後人將這顆松樹尊為「佛樹」。到清代,不知何故,此樹突然枯死。為祭奠佛樹,便將枯樹伐倒,主幹做成「開花現佛」,枝梢及斧渣鋸末,原地埋葬,上面建塔,稱為「松塔」。

羅睺羅尊者奉祀在本尊殿。此外,寺內還有伽藍殿,藥師殿等建築,殿內塑像十分精美。萬佛閣(俗稱五爺廟)的五爺(廣濟龍王文殊菩薩),居然在羅睺寺也有奉祀。在萬佛閣香火極盛,常常難以一睹五爺尊容,在這裡居然看到,真是意外之喜。

(圖八:伽藍殿塑像)

(圖九:藥師殿佛像)

(圖十:五爺像)

羅睺寺文殊殿有副這樣的對聯「寺號羅睺,因有佛子行跡處;殿稱文殊,原有大士說法場」 和「隨父修行,終成善果巉岩路;關情悟道,巧換輪迴貝葉心」點出了羅睺寺的特殊地位。而寺內其他楹聯如「入得蓮池福德因緣真不少;到來寶所塵勞夢境自然無」,「白雲芳草自知心;綠樹青山街妙趣」和「開花現佛修心路;逐夢空門開智經」等等給我們深深的功利思考,無違本心,性悅自然,追求生命本源的的大自在,大境界。

(責編:艾玲)

鏈接:

胡春良||有一種聳立叫五台山「大白塔」(散文)

胡春良||普天有情,菩提眷屬——普救寺楹聯介紹

胡春良||鎮海樓 ,九州南盡水浮天(散文)

敬請關注《當代文藝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文藝家 的精彩文章:

葉子 寫給讀者
張金鳳 愛及其他

TAG:當代文藝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