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驅動下,需要構建高效可靠的醫生學術「交互圈」

大數據驅動下,需要構建高效可靠的醫生學術「交互圈」

  「廣而泛」的線上學習平台難以滿足醫生的精準需求

  醫療行業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無論是醫生個人醫術的提高,還是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都有高效整合利用信息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就像互聯網中海量的信息一樣,眾多針對醫生的互聯網學習平台也充斥著整個網路。

  同時,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使用移動設備,為自己充電,掌握前沿學術資訊,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但擁抱互聯網之後,隨著移動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大眾共享意識的教育成熟,信息共享也變得低成本化,所以,很多前沿的資訊和技術一旦產生,便會通過網路的加持,出現在各個平台。最終,大部分線上學習平台普遍呈現出目標受眾較「廣」,內容形式較「泛」的平台特徵。

  平台同類化,並不能夠滿足醫生對精準學術內容的訴求。所以,醫生並不是某一平台的忠實用戶,醫生只是忠於可靠的信息和專業的知識。

  比如,線上平台通過PC端和移動端的矩陣式布局,在互聯網醫療中營造出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媒體環境,憑藉其專業及時的醫療信息,以及高度原創性,吸引了大批醫生用戶。對醫生來說,該線上平台是一個不錯的學習路徑,但也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更多的是對學術知識的學習和交流。是否能夠真正影響指導醫生的臨床行為,卻未可知。

  構建「交互圈」杏樹林擁有醫生教育的先天優勢

  根據杏樹林2017年醫生行為大數據顯示,醫生職稱越高,所在醫院級別越高,那麼,他們記錄病歷、患者隨訪和科研協作的行為也越高頻,關注度也越高。杏樹林病歷夾APP,通過前期用戶的積累期、中期的沉澱期,中高年資醫生成為病歷夾APP的主流用戶,並且,大部分中高年資的醫生,通過病歷夾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雲端病房和資料庫。

  利用這些數據,醫生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單病種領域的醫生之間可以進行病歷分享討論、學術前沿分享、醫學信息傳遞,形成醫學信息交互。醫學信息交互的過程,也是醫生不斷學習、提高、豐富雲端資料庫的過程。信息交互的積累,逐漸在病歷夾線上平台匯聚了一批臨床和科研經驗豐富的KOL。

  基於龐大活躍的醫生群體,加之多種多樣的互動方式,醫生用戶及其資料庫資源一旦被激發,便會形成一個能量巨大的學術陣地群。根據不同疾病的不同適應症以及醫生的需求,同領域內的醫生又自發形成一個個小型的學術交互圈。

  線上學術圈的意義不僅能夠實現學術知識的溝通與切磋,還能夠定向產生新的醫學內容。例如腫瘤、內分泌、心血管、抗感染、CNS等領域的產品最新文獻諮詢及臨床研究進展的整理和傳遞。

  以某葯企剛上市的新葯為例,為了加強與用戶溝通,獲取更多醫生反饋,該葯企基於杏樹林平台的學術陣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討論活動。

  某KOL還做了關於藥物療效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的觀察研究,定期分享自己關於疾病認知、病例分析、藥品療效的解讀,擴大了醫生對於新葯的認知,並引發了同行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提升了醫生相關學術認知。隨後企業在杏樹林線上平台組織了小型學術會議,配合線上平台定製的運營服務,半年時間,該群體醫生產生了50篇關於新藥品的研究文章和報告,並進行了20場中小型線上學術會議。

  從這個角度來看,病歷夾其實是一個由大數據驅動的專業醫生教育平台。交互圈更加貼近臨床場景,從而確保了醫生教育的轉化率,在幫助醫生實現了自我學習和教育的同時,也影響到了醫生的臨床行為和執業理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iTrust發布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年度報告
韓國人去年海淘規模創新高 中國產品增幅最大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