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五仙錢幣介紹

香港五仙錢幣介紹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上個世紀活躍於香港的錢幣,香港五仙銀幣。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其歷史背景。

從1864年開始,香港立法局通過了建立「香港造幣廠」法案,決定投資40萬元在香港銅鑼灣加寧街建設製造銀幣的工廠。「香港造幣廠」於1864年開始興建,1866年5月7日正式開工,生產鑄造一圓、半圓等香港銀幣。在香港,港元原本亦跟西班牙銀圓一樣,為銀本位貨幣,港幣1圓之重量亦與西班牙銀圓及中國之龍洋一樣。1866年至1933年間的5仙硬幣均以白銀鑄造。當時在香港的果菜欄所用的暗語與廣州一樣,故此港幣5分亦稱為「斗零」。

港幣為英國割佔香港初期的通用銀兩,後來清朝廢兩為圓。在香港,清朝發行的銀圓、銅仙、銅錢,還有英國英鎊、印度盧比、墨西哥或西班牙的銀圓等都可通用。1866年香港設廠自鑄1元、5毫、1毫、5仙4種金屬港幣。但鑄幣廠很快就因不堪虧損而關了門。1914年香港當高統一幣制,宣布除港幣外,只許中國銅錢流通,其他外幣都不許用。1935年,香港當高宣布管制銀幣,發行鈔票來收回銀幣,1989年開始停止流通。

下圖是小編有幸見到的香港五仙錢幣,正面鈐有愛德華七世側面肖像,圈上環:EDWARD VII KING EMPEROR,背面中央鈐有香港五仙,英文上鈐有HONG-KONG(香港)下鈐有幣值FIVE CENTS(五分) 右下角鈐有鑄幣時間1904。

這種本洋在當時鑄造發行量就很小,經過100多年歲月的洗禮。這些外國銀元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由貴重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文字清秀,內容豐富,銀光燦爛,其貌可人。

近年來人們對於各種銀元收藏的趨熱,業內人士均表示在意料之中。銀元作為曾經的主要流通貨幣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金融與文化背景、歷史價值不菲。再者買賣銀元屬於實物投資交易比較靈活具有收藏價值投資風險小、增值穩定等特點,加上銀元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製作數量比銅幣、鐵幣、紙幣等少得多。存世數量有限自然會越來越受追捧。

以上便是小編對香港五仙錢幣的有限了解,如有建議的小夥伴,可在評論區留言,小編看到即會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園藝術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最珍稀銅幣之中華民國二年貳百文
乾隆金寶介紹及其價值

TAG:滿園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