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死得最冤的將軍,出場十分霸氣,卻死的很快,如今已成網紅

三國死得最冤的將軍,出場十分霸氣,卻死的很快,如今已成網紅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48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初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會被關張趙馬黃等名將吸引目光,喜歡他們的勇武,喜歡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姿。再讀《三國演義》可能很多人便已開始注重一些頂尖謀士,看他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看他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但是我們只有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才能注意到一些看似不起眼,卻值得我們深思的小人物。例如文武雙全,卻被趙雲刺於馬下的零陵上將邢道榮,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一個虛構的小人物,出場時間極短,卻幾乎已經家喻戶喻。這個人是誰呢?

此事還要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說起。當初漢靈帝突然駕崩,輔政大臣何進,聽從了袁紹的建議,想要誅盡宦官,並將權臣董卓召入了京師。結果,董卓入京後,便開始禍亂朝綱,迫害忠良,甚至廢立皇帝。看不下去的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之後,發布了討伐董卓的檄文,於是除了他之外,又有十七路諸侯應聲而起。董卓聽說這件事之後,當然不肯坐以待斃,於是派兵遣將,準備迎敵。這個時候,董卓的義子呂布本想請戰,他身後的華雄卻道:「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於是華雄便成為董卓的先鋒。

雖然華雄的語氣非常狂妄,可他的實力也的確不容小覷——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最先死於他的麾下;江東猛虎孫堅,又被他打的狼狽不堪,還折損了一員大將祖茂 。後來他再搦戰的時候,袁紹感慨說「不想孫文台敗於華雄之手!」而他命人挑著孫堅的赤幘挑釁,孫堅也沒有衝動的跑出去,再與他一決高下。後來,好不容易袁術麾下站出一個叫俞涉的小將,主動請戰,化解了諸侯的尷尬。可是「俞涉不到三合,被華雄斬了」,這下諸侯便更加驚慌了,誰也不想再派人挑戰華雄,以免損兵折將。

然而,就在這時,又有一人開口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冀州刺史韓馥,他堅定地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聽完之後,立馬便派潘鳳出去迎敵。雖然這個時候,我們不知道潘鳳有什麼想法,但是他並沒有反駁,也沒有認慫,而是提起自己的大斧,跨馬出陣。只可惜,他比俞涉還不如,剛剛出陣,便成了華雄的刀下亡魂。這個小人物,自出場到死亡,僅四句話,而且沒有一句台詞,絕對算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可是他卻是整部書中,死的最冤的大將,沒有之一。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通讀《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武將出戰之前,都是主動請戰,就算書中沒有描寫他們請戰的場景,也會在戰場上讓他們表現出足夠的自信。這種情況下,他們無論是勝是敗,是生是死,都是自己的選擇,與他人無關。可是潘鳳不一樣,他並未開口請戰,僅是侍立在韓馥身後,充當一個小透明,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靜靜地站著,也會中槍,於是無奈出戰。另外,小說中,他沒有一句台詞——出戰前沒有表決心,出場後沒有與對手進行罵戰,或者對其進行輕視。他就默默的從一個小透明,變成了華雄刀下的一縷亡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而且,他在《三國演義》中被推出去送死,被眾人忽視。幾百年後的今天,卻又躺著也中槍了——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吾有上將潘鳳,能斬華雄」,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的段子,廣為流傳,具有濃濃的嘲諷意味,意在諷刺別人不自量力。可是,演義中,潘鳳自始自終都沒有不自量力啊。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列族的紛爭》重新梳理《三國志》 還原東漢末年歷史真容
他是三國條件最好的人,曾有三次機會掌握天下,可是都錯過了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