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家地理》版「求雨儀式」,在你的心靈中心降下一場明媚太陽雨!

《國家地理》版「求雨儀式」,在你的心靈中心降下一場明媚太陽雨!

國家地理中文網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官方公眾號

關注

一片弧狀雲在德州大草原區的上空翻滾而來,如同憤怒的海浪一般。

攝影:Mike Olbinski

框哥說:「今天,你叫什麼名字呢?」「我的名字叫穀雨。」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框哥今天也想在你們心靈最中心,降下一場暖人的明媚太陽雨。本文分為「雲、電、雨、霽」四個部分,願它們化作祥雲,化作雷霆,化作甘霖,化作陽光雨露,把吉雨降到世上最乾旱、最需要甘露的地方;或如雨水澆花般,也流入你心田。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扎比,扎耶德清真寺被霧籠罩著。

攝影:Shanof K.,由你掌鏡

翻滾的雲海後方是位於斯洛伐克的西塔特拉斯和高塔特拉斯山脈的群峰,緊鄰波蘭。

攝影:PETER KOVá?IK,你來掌鏡

「雲」里有什麼?

全人類的數據嗎?

真正的雲,

只是地球的「淚腺」吧。

至於雲里有什麼,

也許雲里是成千上萬個愛哭的「小女孩」。

這些「小女孩」

其實是肉眼看不見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小水滴之所以能飄浮在空中,

是由於空氣中有上升氣流在下面頂托,

否則地球時不時就會「以淚洗面」、「小哭小鬧」一番。

斯洛維尼亞村莊莫斯特,在濕潤的薄霧中若隱若現。

攝影: Ale? K.,你來掌鏡

清晨,濃霧中的金門大橋。

攝影:Raj Golawar,你來掌鏡

直徑20微米的雲滴若從1000米的高空掉下來,

需要整整6個小時。

而雲滴小到大多只有百分之一毫米,

它們要努力經受住被再一次蒸發掉的危險,

幾千萬甚至幾億個地緊密集結,

水汽在雲滴上繼續進行凝結或凝華,

大水滴不斷「吃掉」小水滴。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米歇爾地區上空的積雨雲,這預示著雷暴即將來臨。

攝影:Mark Duffy/Alamy

烏雲越過德克薩斯州的農田,在尾跡留下了低懸的雲朵。

攝影:Mike Olbinski

烏雲滾滾,狂風大作

終於從雲到雨,

地球媽媽終於控制不住「情緒」,

淚如雨下。

在加利福尼亞塔撒加拉,高聳的積雨雲將日落景象映襯分外美麗。

攝影:Gary Crabbe/Alamy

一道閃電划過內布拉斯加州伍德河附近上空。當時,普拉特河的淺灘上棲息著大約413,000隻沙丘鶴。

攝影:RANDY OLSON,NATIONAL GEOGRAPHIC

閃電鳴鑼開道,

天空中發生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宛如「宙斯之怒」。

閃電瞬間放出大量的熱,

能將周圍的空氣加熱到30000攝氏度高溫,

是太陽表面的5倍。

閃電擊中了「世界中心」,圖為澳大利亞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內著名的艾爾斯巨石(又名烏盧魯巨石)

攝影:Christoph Schaarschmidt,你來掌鏡

(烏盧魯是澳洲土著人對於艾爾斯巨石的尊稱,而這些巨石大約位於澳洲的中心處,所以思維樸素的土著人,就覺得這裡是大陸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2004年行定勛的經典影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這裡即是朔太郎與身患絕症的亞紀共同憧憬的地方。)

氣流在雨雲中會因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

產生靜電,

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粒子的正電,

一種是帶有負電荷粒子的負電,

兩種電荷如磁鐵般彼此吸引,

準備PK。

正電荷在雲的上端,

負電荷在雲的下端,

同時吸引地面上的正電荷,

雲和地面之間的空氣都是絕緣體,

會阻止兩極電荷的電流通過。

智利南部的卡爾布科火山進行了一次猛烈噴發,巨大的能量引發了火山閃電。智利地處火山帶,境內有約2000座連環火山,其中大部分為休眠或死火山。

攝影:Francisco Negroni,你來掌鏡

當雷雨雲里的電荷和地面上的電荷變得足夠強時,

兩部分的電荷會衝破空氣的阻礙

相接觸形成強大的電流,

正電荷與負電荷終於彼此「閃亮」接觸,

「知道光和光是怎麼打招呼的嗎?

咱最黑的地方見!」

——王朔

日本東北部茨城町海岸線的暴風雨,閃電映襯出的是日本大洗磯前神社的牌坊,也就是神社的入口。

攝影:Makoto Igari,你來掌鏡

(右下角類似牌坊的建築名叫「鳥居」,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遠處閃電白光閃閃,彷彿穿過鳥居進入神聖領域,便看見建御雷神在空中起舞。)

在希臘卡蘭巴卡城附近高聳的岩石山巔,矗立著六座東正教修道院,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天空之城米特奧拉。

攝影:Veselin Atanasov,你來掌鏡

攝影:Mike Olbinski

澳大利亞州的坎加魯島(袋鼠島),幾隻袋鼠跳到樹的背風一側,躲避午後的大雨。

澳大利亞的墨爾本陣雨連綿,一隻果蝠倒掛在樹上歇息,用翅膀將自己包起來保暖。正如其名,果蝠以水果為食,並且在自然界中扮演著傳粉和散播種子的重要角色。

攝影:Douglas Gimesy,你來掌鏡

框哥並不喜歡雨中的混亂,

比如因大雨而導致的聒噪車流,

比如泥濘的道路把剛買的新鞋變「破鞋」,

計程車一車難求,

再也不是招之即來,

反而靠的是你今天的「運勢」。

東京的夏夜,一輛載著乘客的計程車駛過。攝影師感嘆:「計程車司機與乘客很可能只會產生這一次交集。」

攝影:Akinori Koseki,你來掌鏡

在北京一處繁忙十字路口的抓拍,顯示出這座城市的動態景象。作為人口數量世界第三的大城市,北京街頭有著近六百萬輛汽車。為了治理交通擁堵,中國政府對車輛實施限號,並大力發展地鐵網路,旨在建設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全自動化無人駕駛系統。

攝影:JACOB ROSENVINGE,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而框哥獨愛夜雨。

最愜意的事情,

就是夜幕降臨,

雨在窗外,

你在窗里。

法國·雨中巴黎

攝影:Raffaele Tuzio,你來掌鏡

雨聲篤嗒作響,

暗雷滾滾,

路燈安然,

雨絲如注,

一切喧囂,

與你無關。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曉》

靈隱寺之雨

攝影:嚴磊

美國大峽谷升起彩虹

攝影:Narest Balaguru,你來掌鏡

雲銷雨霽,

雨過天晴,

是什麼感受呢,

是濕絲絲充滿負離子味道的空氣?

是水窪里倒映橘色的午後陽光?

或如透徹的心境,

驟然發光。

陽光照在紐約曼哈頓溫莎酒店大廈。大廈建於1927年,是都鐸城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可供居住的摩天大廈。

攝影:Lars Sivars,你來掌鏡

驟雨過後,位於日本靜岡縣富士宮的富士山赫然聳立的身影清晰可見。攝影師Hidenobu Suzuki說道:「當屏息拍攝這張照片時, 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地球的生命和她的靈魂。 」縱觀本文全部震撼美圖,而本張圖片卻是框哥私下裡最喜歡的一張了~)

攝影:Hidenobu Suzuki

雨生百穀,

萬物復甦。

攝影:Boris Barabá?,你來掌鏡

蛤蚧,又稱大壁虎。大壁虎鳴叫的聲音像『蛤蚧』, 這也是它名字的來源。

攝影:GABRIEL SERBAN,由你掌鏡

每年春天,標誌性的櫻樹總會為日本迎來最繁忙的旅遊季。

攝影:Hayashida Masayoshi,你來掌鏡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任憑分吹雨打,

都會雨過天晴

這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再見就是和煦的夏天。

文章最後,框哥想用這句詩結束全文,

香港畫家馬榮成的漫畫《風雲》里,

聶風在寫給第二夢的書信中寫到,

「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

一隻非洲獅靜待雨停。過去的20年,非洲獅的數量下降了42%。而人類蠶食獅群領地和運動狩獵是其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攝影:Ali Alshamsi,你來掌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小小木乃伊Ata真的是「外星人」嗎!
假想身臨其境,已然被這組極光作品震撼到沉默!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