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家隊」新特汽車入局「新造車戰爭」,撬動當前格局?

「國家隊」新特汽車入局「新造車戰爭」,撬動當前格局?

文 四郎

2014年開始,互聯網行業和傳統企業行業的高管,紛紛殺入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後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明星企業被資本青睞,融資動輒幾十億。到了2016年,BATJ互聯網巨頭均已入局佔位,同時傳統大車企也開始了加速轉型。

汽車行業近幾年的變化比過去30多年的變化都要大得多。

當然,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洗牌,部分「PPT造車」的企業倒在了風口之下。如果說2018以前還注重情懷和概念的話,那麼接下來,「新造車」戰爭則更加殘酷和現實。

如何實現量產?如何保證性能?如何創新競爭?成為「新造車」企業接下來的三大難關。

但創業家發現,一家成立剛過半年的「新人」動作頻頻,快速跑步入局。從落戶貴安新區,聯合一汽,牽手摩拜,半年整合150家供應商,到亮相CES,發布新車,年底即將量產下線,新特汽車的動作不斷刷新著「新造車速度」。

4月19日,北京車展前夕,新特首款電動汽車DEV 1正式公開亮相。這距離其去年9月1日成立僅過去了229天。創業家對新特進行了專訪後發現,新特的速度依賴於其隱形的「新造車戰爭」。

「產能戰」

新造車戰爭,就是在和時間賽跑。

從多個新造車企業披露的計劃來看,2018年將成為眾多車企集中量產上市的關鍵節點。

要知道,包括特斯拉在內,產能是所有新造車企業的一大難關。和傳統車企合作生產成為大多數新造車企業的不二選擇,比如蔚來與江淮,小鵬與海馬,新特與一汽。而新特選擇的一汽方面早在2011年就推出過「藍途戰略」,面向新能源汽車計劃,因此一汽具有新能源汽車製造的流水經驗。

除此以外,為了和時間賽跑,打好「產能戰」,新特三個做法值得同行借鑒。

首先,定址貴安新區,享受政策、資本雙重支持,並坐擁成熟產業鏈。

和蔚來選擇武漢、小鵬落戶肇慶、威馬定址溫州不同,新特選擇了貴州貴安新區。貴安新區是中國第八個國家級新區、國家大數據中心。同時,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是國企背景,新特合作的一汽更是「共和國長子」,「國家隊」 新特會得到其他新能源汽車所不具備的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貴安新區斥資70億元打造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配套體系,首次從上游、中游、下游,全產業鏈布局。佔地超過1800畝,包括完整的「沖、焊、塗、總」四大工藝,智能工廠自動化率高達90%。新特選址貴安新區,相當於房客直接「拎包入住」。

其次,提前重視供應鏈,用140天快速整合了150家供應商。

新特在創立之初便與上下游的供應商緊密聯繫,據新特CEO先越介紹,一輛汽車有上萬零部件,需要上百家供應商,而新特完成150餘家供應商的定點及簽約僅用了140天。

這其中既有如博世、西門子、3M等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也有如電驅動、中航光電、中信戴卡等國內零部件翹楚。

最後,強執行、弱概念,生產車間快速落地並投產。

區別於其它新造車企業概念先行的做法,新特尤其注重落地和執行。2月底,新特試製車間便正式落成投產。因為生產車間的快速落地,新特成立後的第200天,首款量產車DEV 1試製樣車便正式下線,再一次刷新行業造車速度。

「研發戰」

「量產」作為第一大難關更像是入局的門檻,跨過門檻後,則更接近車企本質。比如打開銷售市場,如何保證車的性能?

先越稱,新特擁有行業內首屈一指的高效獨立全體系研發能力。其中包括GVAP標準研發體系、完整平台研發技術、核心自主三電技術、獨立強大車聯網研發,以及自動駕駛開發能力。

4月19日,新特首款電動汽車DEV 1正式公開亮相。DEV 1 60km/h勻速下續航可達350km,可在北京五環跑3.5圈,快充模式下,充電30min續航200km。百公里成本約5元,相比燃油車百公里成本50元大大節約成本。並且,其0-50km加速時間僅為4.8s。

同時,DEV 1搭載了完全自主研發D-OS智能車聯網系統。「D-OS以用戶為中心,打通數據終端,提供三大智能化服務。」

一是服務場景智能,電樁可能預約並智能充電,雲平台+車載AI為車主提供優質的主動服務,同時依託「區塊鏈」技術讓車的價值評估更準確。二是交互智能,AR交互—音樂模式切換,刷臉認證讓所有信息隨「臉」而動。三是駕駛智能,不做務虛的技術堆砌,追求新技術的務實落地。

據了解,除了獨立自主研發,新特還與一汽聯合成立研究院。一汽集團將在技術、人才、資源等各個方面同新特合作創新。

一汽副總經理董萬富曾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三種模式中,互聯網模式提倡創新、顛覆;傳統模式重資產運營模式風險頗大;第三種即新生造車勢力與傳統力量的結合,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未來中國一汽將與新特汽車在研發製造、智能網聯、移動出行等領域深入開展合作。」

「創新戰」

推出共享汽車,提出「車樁網」一體化,打出汽車金融,新特不斷亮出自己的「創新牌」。

目前新能源汽車在私人消費市場尚處早期,而B端共享出行領域則大有可為。通過B端採購不僅能促進前期銷量,還能通過共享模式增進消費者對新特的品牌認識,進而推動私人購買消費。

其實新特很早就已布局共享汽車,其聯手摩拜科技共同參與投資了共享汽車平台「摩拜出行」。4月19日,新特除了發布DEV 1新車,也公布亮相了摩拜定製款電動汽車。

先越向創業家記者介紹了他對新能源「車樁網」一體化的思考。他認為要做到合理布局,需要做到有樁的地方有車來充電,有車的地方有樁匹配跟隨,只有解決了供需問題才能使行業進入健康的發展軌道。

「我們希望利用我們智能雲計算平台的優勢,讓車和樁更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

同時,新特獨創「汽車運營」屬性,讓用戶購車成為一種理財。

整車可以分期購買,享受優惠的分期利率及便捷審批特權,也可以以租代購,享受零首付購車體驗。甚至電池都可以租賃,基於里程或電池的容量變化進行付費。

新特等新造車勢力並非工業時代的成品思維,而是信息時代的互聯網思維。從而「新造車戰爭」是快魚吃慢魚的遊戲,拼得就是車企快速迭代和不斷創新的能力。

結語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不自覺地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里的水。」

由於資本的湧入,新造車產業快速崛起,新造車項目層出不窮。但當雨季過去,資本外泄,必將有大部分企業觸摸到乾枯的河床。

2018年及以後,資本或將退居二線,新造車舞台的鎂光燈將重新打到車企身上,實現量產、保證性能、創新競爭成為新造車企業不可避免的課題。如此來看,新特汽車的「產能戰」、「研發戰」、「創新戰」值得行業企業學習借鑒。

* 本文系四郎投稿。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有你想看的精彩

要上市,就上創業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新華社:眾多「獨角獸」是否貨真價實?
豆瓣終評4.1的《舌尖3》口碑塌方,但紀實內容或為視頻網站消費新藍海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