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敘利亞化武真相:無止境的羅生門

敘利亞化武真相:無止境的羅生門

恐怕很少有什麼地方會比敘利亞離「事實」更遠。

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星期里,敘利亞政府軍又一次被指使用化學武器襲擊平民,美英法隨之而來的又一次空中打擊,敘利亞政府則聲稱「大部分被攔截」。國際媒體隨後質疑了攔截消息的真實性,敘利亞政府代表則在聯合國力證化武襲擊從未發生。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在安理會會議上再次表示,西方在進行針對敘利亞的「信息戰」,照例,隨之而來的又是一輪闢謠與反闢謠,再到反反闢謠,循環往複,永無休止。

幾乎沒有人相信美英法三國的這次「聯合打擊」能在敘利亞產生什麼實質性結果,而當事情再一次變成關於化武襲擊是真是假的爭吵,事實上這一時刻已經屬於俄羅斯——沒有人真的知道敘利亞正在發生什麼,或者更準確地說,沒有人能夠讓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確信敘利亞正在發生什麼,這恰恰就是俄羅斯最想要的結果。

無止境的羅生門

自內戰爆發算起,「信息戰」的幽靈從未離開過敘利亞——在外部媒體引用抗議者採訪,將敘利亞政府對幾名少年的逮捕和折磨視為引爆敘全國抗議的導火索的同時,敘利亞信息部長正致力於指責正是西方的「信息戰」和金錢賄賂搞亂了敘利亞。在當時,這種表態並未收到太多回應,那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方興未艾,網路影響現實政治的新時代剛剛開始,對於全世界的大部分人來說,「信息戰」還是一個從未聽聞過的生僻名詞,而幾次在聯合國否決了關於敘利亞局勢的決議的俄羅斯,當時正在磕磕絆絆地嘗試與美國「重啟」兩國關係。

儘管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在敘利亞國內,來自多方的「信息戰」仍在與現實戰爭同步進行。即使在事情的最簡化版本當中,敘利亞內戰的直接參与方也至少有四個——政府軍、反對派、庫爾德人以及「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由於每一方都在試圖通過重塑現實敘事來爭取輿論支持,而第三方(在敘利亞,或許應當稱為第五方)——媒體、志願者、非政府組織——又難以進入現場,「敘利亞正在發生什麼」自一開始似乎就註定了是一場無休無止的羅生門。

誰代表了宗教極端派別,誰代表了外國利益,誰在轟炸平民,甚至誰才算是平民……任何一個問題在敘利亞都有無窮多個答案,任何一種敘述方式都會被指為帶有偏見。作為廣義上「阿拉伯之春」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從社交媒體開始發酵的敘利亞內戰大約已經可以算是這個時代最大的信息污染展覽館,聯合國自戰爭爆發起就不斷向敘利亞派駐觀察員,但始終收效甚微。

就戰爭本身而言這並不令人意外,如果沒有事態的進一步發酵,它們或許只會逐漸被人遺忘,但在敘利亞,這種各說各話的局面只不過是個開始。

懷疑一切

2015年底,一條爆炸性新聞席捲了世界的絕大部分角落:剛剛以反恐先鋒姿態參與了敘利亞戰爭的俄羅斯公開指控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伊斯蘭國」的同謀,或者甚至是主謀。普京本人出面公布了這一指控,俄羅斯官方媒體隨後刊登了各種用於證明這一結論的材料,其中包括埃爾多安的兒子與「伊斯蘭國」秘密交易石油。

但如此嚴重和嚴肅的指控並未產生任何結果:到2016年下半年俄土關係修復以後,它就被俄羅斯以及整個世界自動忽略了。

這起事件堪稱過去三年來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作為的一個典型縮影,它在討論的從來不是事實,而是立場——自2015年公開參戰以來,對俄羅斯來說敘利亞已經不只是一個亟待挽救的老朋友,它變成了談判桌上的重要砝碼和展示自己的關鍵舞台,甚至還有可能會成為改寫俄羅斯國際處境的那個起點。只是要實現這一點,俄羅斯需要的不是更精密的導彈——那與戰略目標不符——而是一場面向世界的信息戰。

毋庸置疑,到2015年時敘利亞內戰中「代理人戰爭」的性質幾乎已經壓過了其他所有,但當涉入各方反覆重申「軍事手段不是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出路」的時候,這並不只是一句官樣文章。事實是,無論是遠程遙控的美國和俄羅斯,還是近在咫尺的以色列、土耳其和阿拉伯世界,沒有任何一方外部勢力打算在敘利亞投入足以改寫形勢的軍事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戰已不再是真實戰爭的一個副產品,而成了它的一個核心環節:輿論不能決定導彈射程,但輿論可能影響談判。

而此時的俄羅斯正手握覆蓋全球的媒體網路,還有更多無法確認具體身份的「親俄社交網路用戶」。受到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喉舌很快被俄羅斯方面的「正規軍」收編,而敘利亞本就空前複雜的輿論環境,讓外界抵禦這種有組織攻勢變得難上加難。


2017年8月13日,敘利亞伊德利卜,敘利亞多地舉行遊行,抗議七名「白頭盔」民防隊員被不明身份武裝人員打死。圖片來源:Mohammed Karkas/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視覺中國

除了埃爾多安,俄羅斯也長期宣稱美國在幫助「伊斯蘭國」,為敘利亞戰場實況提供了大量直接證據的非政府組織「白頭盔」

救護隊

則一次又一次地被俄羅斯媒體指為造假,關於輿論熱點事件的闢謠與反闢謠循環往複,同一段錄像在一邊是對方非人暴行的直接證據,在另一邊則證明了對手正在耍弄苦肉計。

這一切當然並非無懈可擊。敘利亞政府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出示的作為證據的照片隨後被證明攝於更早之前的伊拉克費盧傑,而俄羅斯國防部長宣布的俄羅斯在敘戰果事實上相當於敘利亞國土總面積的2.7倍。但這些事實查證毫無意義,因為如果不能反駁所有——這一點既無法實現,也不會有人有耐心看完——那麼不斷的闢謠並不能增加,而只會繼續削減普通人對新聞報道的信任程度。

這正是俄版「信息戰」的要義所在,核心問題不是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正確,而是從根本上毀掉所有人對所有人的信任。對這一點,事實上俄羅斯並不諱言——2016年,俄羅斯一位名叫魯斯蘭·奧斯塔什科的政治評論員寫道:「我們並不需要西方公眾愛上普京,或是支持我們在敘利亞的行動,真正的勝利是使社會中的一部分人確信,在敘利亞正在發生的事情並非都如西方系統內媒體和系統內政客們所說的那樣清楚明白。」

帶血的信息

與任何一次信息戰一樣,在敘利亞以外,這些彼此迥異的信息成了過濾立場的標準和分割群體的手段,甚至是爭執與隔閡的源頭。但在敘利亞境內,事情遠非這麼簡單。

或許應當回到關於「白頭盔」的爭議上來。俄羅斯對於

白頭盔」救護隊

的質疑已持續至少三年有餘,但根本目的並非證明「造假」、「擺拍」,進而質疑西方對敘利亞問題的表述,而是為了藉此證明對該組織開火合理合法。2015年,在質疑

白頭盔」

的活動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核心人物已在推特上公開聲稱「他們是合法攻擊目標」,該推主同時也是俄羅斯遞交給聯合國的相關報告的第一作者,而截止到2017年,

白頭盔」

成員已有超過200人死於戰地。

看似不痛不癢的「信息戰」,早已經是用血寫成。

除了

白頭盔」

救護隊之外,敘利亞還有芥子氣,桶裝炸彈,沙林毒氣,阿勒頗圍城,東古塔圍困,遭到反覆轟炸的醫院、學校和居民區,層出不窮的遇難兒童照片……沒有任何一起事件沒有爭議,唯一沒有爭議的只有一個由聯合國得出的結論:二戰後最慘烈的人為災難。

有些估計認為死於政府軍攻勢的敘利亞平民數字可能是「伊斯蘭國」以及所有極端組織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的十倍以上,當然,這種推測本身也被質疑為信息戰的其中一環。七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人確切知道敘利亞正在發生什麼。

(路塵,自由撰稿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假裝一個抖音社會人
載163人輪渡在韓國西南海岸觸礁 已全部獲救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