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清查」到「不再針對」,同性戀待遇變化意味著什麼?

從「清查」到「不再針對」,同性戀待遇變化意味著什麼?

4月13日晚,@微博管理員 發布的一條社區公告稱,微博將開展為期三個月針對違規漫畫、遊戲及短視頻內容的集中清理行動,主要清查對象包括涉黃、宣揚血腥暴力、同性戀題材的漫畫及短視頻內容等。

該公告一經發布便引髮網民聲討,很多網友認為微博將同性戀題材與涉黃、暴力划到一起,是對同性戀群體合法權益的侵害,也是對整個LGBT人群的不尊重。鑒於網民的激烈反對,@微博管理員 迫不得已在4月16日中午做出改變,發博稱「本次遊戲動漫清理不再針對同性戀內容。」

微博此次針對違規漫畫、遊戲及短視頻內容的集中清理行動,與此前內涵段子下架、今日頭條抖音、快手整頓低俗惡俗內容一樣,都是對導向不正、突破道德底線甚至觸犯法律行為的集中整治。

微博將同性戀歸為道德低下、導向不正的行為,很大程度上說明當前同性戀群體依然備受爭議的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維護同性戀群體利益的微博網民,既有LGBT人群,也有支持他們的非LGBT人群,以及代表官方輿論風向標的人民日報。

4月15日,央媒「人民日報評論」發布文章《「不一樣的煙火」,一樣可以綻放》指出,性傾向不止一種,不管是同性戀還是雙性戀都屬正常,絕不是疾病。這給網路空間對同性戀的爭論不休定了基調:LGBT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的性傾向。

「正常」意味著在網路空間,LGBT群體在面臨歧視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是同性戀我不丟人。

「人民日報評論」聲援同性戀群體,似乎意味著國內主流意識形態對LGBT群體的包容,以及對LGBT亞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接納。

「人民日報評論」公開聲援同性戀群體是少見的,因為官方歷來對LGBT保持警惕,既無支持也無明顯反對。

辛亥革命至今,官方對LGBT歷經了嚴打、沉默、中立的發展過程。辛亥革命及建國初期,LGBT群體尤其是G(Gay)群體受到廣泛而嚴厲的打壓,LGBT成為政治泛化的概念。

2001年4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把「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單中刪除,實現了同性戀非病理化。2005年7月,中國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有關男性同性戀人數的資料,對同性戀這一群體存在事實的首次確認。目前官方對LGBT群體採取「不支持、不反對、不提倡」的態度。

而當前,普通民眾對LGBT群體的態度則更加包容。央視網站上的一項中國同性戀狀況調查顯示,有61.1% 的網友對同性戀現象表示理解並支持這個事情。在調查「同性戀是否會影響工作選擇」的問題中,回答「否」的中國人佔到了九成,超過美國的86%,中國對同性戀的容忍度和接納度顯著擴大。

網路空間的深度交互是多元文化繁榮的助推劑

雖然,目前網路空間關於LGBT的激烈爭吵表明,網路輿論對LGBT包容的信念還沒有建立,或者說這樣的信念還不堅定。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同性戀,開始理解LGBT。

中國對同性戀的態度逐漸轉變,得益於中國互聯網更加開放。20世紀末,中國加入互聯網,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互聯網經歷了門戶網站建立、社交平台發展、PC端與移動端共存的三次浪潮。

互聯網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網路的開放性,使得各種群體的聲音都能通過網路被放大;同時,中國社會高速發展中,各種矛盾積累產生的壓力,在網路空間得以釋放,使得網路空間亞文化發展成為可能。

此次同性戀話題引發輿論爭論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同性戀群體本身,非同性戀群體意見出現巨大分歧。

從此類話題長期以來不被國內主流輿論關注,到此次媒體網民積極站隊,表明同性戀話題已經具備了廣泛傳播的輿論基礎,這得益於互聯網的深度發展和文化共融。

人們通過互聯網,越來越多接觸到同性戀群體出櫃信息,或同性戀群體的生活面貌,越發與國外主流輿論意見趨同,即反覆聽到的:「同性戀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現象。」

要知道,國外關於同性戀是不是病的爭論一直持續了上百年才有定論。而我國網民,通過互聯網的文化交互,有望彎道趕超,對「同性戀是正常的」這一共識實現接納。網路空間的深度交互,為多元文化發展和繁榮,起到了潤滑劑和助推劑的作用。

包容與開放體現文化自信,尊重LGBT沒有受害者

一般而言,同性戀分為男同性戀(Gays)和女同性戀(Lesbians),由於同時有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存在,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成為四類的統稱。

從歷史經驗來說,國內外對同性戀以及LGBT群體的偏見,主要源於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文化的單一性。這樣的偏見在各個國家、不同社會階層普遍存在。隨著時代進步,LGBT群體面臨的困境不斷改善。

截止2017年,27個國家已經宣布同性婚姻合法,這樣的包容文化在境外盛行,其觀念在我國網路社會空間也不斷出現。LGBT在國內面臨的狀況改善,得益於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更多國內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程度大幅提升。

「人民日報評論」發聲,意味著LGBT社群文化不再是灰色地帶。不僅僅是LGBT,舶來品丁克一族也在國內不斷壯大,並與主流文化頻繁碰撞,如LGBT與我們傳統的兩性認識格格不入,丁克與中國傳統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形成對立,這樣的文化碰撞在互聯網平台本身已經展開。

而LGBT、丁克群體的客觀存在,就需要相應文化與之匹配並提供服務。許多歷史經驗表明,文化革命來監管宗教文化發展行不通,只有文化包容才能實現文化共融。因此,人民日報指出「消除偏見,理解差異」的論斷,將成為對待網路多元文化的基本態度。

避免文化多元的陷阱:同性戀值得尊重但不值得炫耀

「人民日報評論」特別指出,性傾向本身,不應該成為少數人嘩眾取寵的內容。而同性戀者也是正常的公民,在主張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

也就是說,應該尊重、不歧視同性戀等LGBT群體,但是不宣揚、不炫耀是目前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對待多元文化時,同樣需要追求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

但是在對待多元文化時,當前部分人往往步入誤區。如部分人通過日漫了解日本文化,進而詆毀國產動畫動漫、甚至出現精日傾向,這樣低俗媚俗的表演,就是在接納多元文化的同時,忘卻了社會責任的典型,必將受到嚴格打壓。

打擊黃賭毒、違規網路視頻等互聯網產品,是凈化網路空氣的必要舉措和有效手段。維護同性戀的不同社會群體的合法權益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更開放、更包容的網路空間的重要體現。

對每個參與互聯網信息傳播和文化傳播的人而言,需要謹記:始終堅持依法原則,遵守和維護網路空間良好秩序、維護網路空間公平正義,與促進網路空間更健康、更開放、多元文化更繁榮保持同步。

— [ THE END ] —

歡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備註「自媒體,拉群」,便可進群。歡迎加入清博自媒體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兩級傳播理論」是什麼?
「超限效應」是什麼?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