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CPU導熱硅脂怎麼塗比較好 CPU塗硅脂正確方法

CPU導熱硅脂怎麼塗比較好 CPU塗硅脂正確方法

CPU導熱硅脂怎麼塗比較好?網上不少CPU塗硅脂的教程,每一個人塗硅脂的方法不一,那麼今天裝機之家分享一下測試各種方法來塗CPU硅脂,測試一下CPU導熱硅脂怎麼塗比較好,看看哪一種才是CPU塗硅脂正確方法,來看看吧!

測試平台方面呢,我們選擇了發熱量巨大的6800K,TDP為140W,主板使用的是華碩X99杜蕾斯,內存是8GB*2的海盜船4266MHz,很重要的散熱器是貓頭鷹NH-D14,硅脂使用ID COOLING散熱器裡面贈送的硅脂。

Intel 6800K

室溫為25.8℃

本次測試將使用AIDA 64軟體進行溫度檢測與拷機,拷機項目採用單烤FPU方式,這樣能夠讓處理器發揮出全部的性能以達到最大的功耗。硅脂塗抹的方式採用中心點、X形、五點式、螺旋形、少量點式、大量點式以及均勻塗抹七種方式進行。

單點式

第一種方式就是我們常見的中心點式了,這種方式非常簡單,零上手操作難度,只要在CPU的中央擠出和適量的硅脂,然後將散熱器壓在CPU上面就可以了。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拷機測試時間為十分鐘,溫度曲線會保持穩定。在測試中,待機溫度為39℃,這個溫度很一般。但是當CPU拷機滿載的時候,最高溫度只有66℃。本辣條猜很多人都會說我電腦玩遊戲滿載才50多度,這麼貴的貓頭鷹居然才壓到66℃。

CPU壓痕

這裡有一點要糾正下,AIDA 64的FPU單烤時候CPU的附在要遠遠高於遊戲滿載,所以溫度測試時候最基本的要保證環境溫度、熱源、硅脂、散熱器、風量,否則一切的對比都是耍流氓。

散熱器壓痕

通過上面壓痕可以看到,散熱器與CPU之間的硅脂並沒有特別充分的接觸,還有一定面積空餘,這與一開始散熱器貼合的方向有一定關係,即使硅脂滴在中間,也有可能被積壓到另一側。

五點式

為了讓硅脂能夠更均勻的分散開,有人發明了五點式,所謂五點式就是在處理器四角以及正中央點一點即可,沒有什麼難度。

五點式可能不是很精確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最終測試結果是待機溫度與拷機溫度分別上漲一度,有可能與環境溫度的微小變化有關。所以這一度的差距直接被視為誤差。

處理器壓痕

散熱器壓痕

五點式這次可能硅脂用得有點多,可以看到邊緣有很多硅脂被擠壓了出去,明顯也要比中央單點的厚度多很多,這也有可能是導致溫度上升的原因吧。

螺旋式

螺旋式的硅脂塗法還是比較考驗水平的,講真,塗成這個樣子是因為轉到一半的時候,手裡的針管用完了,接著換了另一隻,不過把U裝在主板上的時候,確實很難塗的。

漩渦鳴人的味道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待機溫度與之前的測試相同,為40℃,而拷機溫度又變成了66℃,說明之前的溫度有可能是誤差影響。

CPU壓痕

散熱器壓痕

雖然塗抹的時候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多,但是實際看壓痕的時候,還是能看到很多硅脂都已經溢出,並且散熱器表面也有很多硅脂,對於塗抹硅脂追求的薄薄一層來說,有很大距離的。

X形還算可以

X形狀一般也有很多人在用,操作並不比中心點狀難多少。而且四周也有足夠的空間將空氣排出去,所以這種方式對於新手來說也是比較推崇的。

X形塗抹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可能真的是跟厚度有很大的關係吧,溫度居然又降了回來,變成了待機39℃與拷機66℃,溫度波動情況也十分穩定。

CPU壓痕

散熱器壓痕

我們可以看出來,很明顯CPU的硅脂壓痕要比螺旋形要明顯薄很多,而且多餘的硅脂也很輕鬆的被排到外部,形成合適的厚度。

一丁點硅脂真的不行!

經常聽到有人說,硅脂不要那麼多,只要一丁點就可以了,大概XXX豆那麼大就行。那麼今天我們來試一下,綠豆大小的硅脂究竟有什麼樣的效果?

一點點硅脂

待機溫度終於突破40℃

拷機溫度突破80℃

這一次CPU的溫度終於如願上漲了,待機溫度達到了45℃,而拷機溫度也達到了81℃,創造了溫度新高,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壓痕的情況吧。

CPU壓痕

散熱器壓痕

從照片中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出來,CPU與散熱器底部的接觸面積僅有一枚硬幣大小,還別說,挺圓的。過小的接觸面積導致了傳熱效率的降低,因此大家在塗硅脂的時候千萬別迷信一丁點,適量才是最好的。

做法相對 效果相同

與極少硅脂相對的就是過量的硅脂,這次我們直接將剩餘的硅脂全部擠到CPU上,然後再蓋住散熱器,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這麼一大坨硅脂真的不少了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在硅脂過量的情況下,溫度上升也比較明顯,均為五度左右,想必極少硅脂來說,這個溫度很容易讓人接受,所以結論是寧多勿少。

CPU壓痕

散熱器壓痕

從壓痕上我們很清楚的能看到,硅脂已經厚到像一層膠水一樣,好像CPU自己分泌出來的粘液....即使厚度不小,但是遠遠要比薄薄一層的小面積要強得多了。

正常塗勻會怎樣?

最後一種就是我們常用的塗勻這種辦法了,很多很多小白都糾結於硅脂怎麼塗不勻,始終致力於均勻塗抹就能降低溫度的謠言驗證當中。均勻塗抹測試中,很不幸本辣條忘了拍攝塗勻的樣子,因此只能把最後的壓痕給大家看看了。

待機溫度

拷機溫度

最後的溫度與首次測試的結果是相同的,只有39℃的待機溫度和66℃的拷機溫度,似乎證明了只要稍微正常點的方式都不會影響溫度?

CPU壓痕

散熱器壓痕

通過壓痕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在散熱器的邊緣還有一部分沒有沾到硅脂,但是其他部分的厚度依然不薄,但是溫度卻與中央單點的一致。

最後幾輪測試下來,大致總結了一下塗抹方式對CPU溫度的影響。使用前幾種正常的方式塗抹的硅脂,最後溫度都差不多,但是如果過少或者過量,都會導致溫度的上升,但如果你用手親自好好塗一塗,最後真的有可能多降那麼1~3℃。如果你對溫度並沒有那麼敏感,或者對散熱器足夠有信心,那麼本辣條非常建議你用本文中的第一種塗法,因為十分簡單、效果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機之家 的精彩文章:

2018玩遊戲的電腦配置 i3-8100配GTX1050Ti吃雞中等特效電腦配置
顯卡白送不要錢!2018年AMD銳龍5 2400G八代APU平台電腦配置推薦

TAG:裝機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