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了就想流口水:梁山好漢吃貨多 為啥只有魯智深武松吃豬吃狗吃鵝吃雞不吃牛?

看了就想流口水:梁山好漢吃貨多 為啥只有魯智深武松吃豬吃狗吃鵝吃雞不吃牛?

很多人上梁山,就是為了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或者像阮氏三兄弟那樣,就是為了能「整套穿衣服」,因為他們已經「輸得赤條條地」了。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飯吃就不會造反,哪怕那碗飯里要摻進一半草根樹皮糠渣菜葉。所以梁山好漢除了少數像魯智深史進那樣行俠仗義之外,基本工作就是殺人放火打家劫舍,「業餘時間」唯一的娛樂就是喝酒吃肉,宋江領導的梁山動不動就「棰牛殺馬」大擺宴席,即使是上梁山之前,宋江等人也是動不動就「切二斤牛肉」。

我們先來看已經「輸得赤條條」的阮氏兄弟,他們招待前來買魚的吳用(吳用是借口買魚找到的三阮),第一頓就吃了十斤「花糕也似好肥肉」的黃牛肉,第二頓又吃了二十斤。至於其他的好漢,那更是沒有牛肉就喝不進去酒,幾乎《水滸傳》中每一章回都要「犧牲」幾頭黃牛——而按照宋朝的法律,擅自宰殺售賣黃牛都是重罪,不用說別的罪惡,就是看梁山好漢殺吃了那麼多耕牛,也夠判個無期徒刑的了。

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傳》,卻發現有兩個人幾乎重來不吃牛肉,他們似乎更喜歡吃燒雞燒鵝甚至鹵煮狗肉,而這兩個不吃牛肉的,卻恰恰是梁山十一數二的真好漢。

這兩個好漢就是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這兩個堅定的反招安派都曾經是大宋執法官員,一個是兵馬提轄,一個是步兵都頭,都有緝捕盜賊和犯罪分子的職責,可能也捕捉懲戒過擅殺耕牛的不法分子,所以這兩個人從不主動要求飯店提供牛肉——他們潛意識裡,還有著法制觀念。以小見大,魯智深行俠仗義從不濫殺無辜,武松恩怨分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整部《水滸傳》的格調都比較壓抑,但是只有描寫魯智深和武松的時候,令人能發出會心的微笑,他別是當他們大吃特吃的時候,總讓人邊看邊咽口水。

先看武松有多能吃:在飛雲浦,明知道張都監蔣門神要暗算自己,但是他「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也不睬那兩個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這隻熟鵝除來,右手扯著,把左手撕來,只顧自吃。行不過五里路,把這兩隻熟鵝都吃盡了。」生死關頭照吃不誤,看來武松不但膽大心細,這胃口也好的沒法兒說,看得筆者直流口水,要不是武松身處險境,真想去搶一條鵝腿來啃啃。

武松在飯店打跑了宋江的徒弟孔亮,又是一口氣吃掉了兩隻雞一大盤子肉。那盤子肉是「精肉」,也就是瘦豬肉。小說作者把武松寫成一個大肚漢,實際是說他是個大度之人,可不是宋江那種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猥瑣小吏。

但是武松似乎算不上梁山第一條好漢,也不是最能吃的,因為他上面還有個二龍山老大、花和尚魯智深,這大胖和尚更能吃,也更豪邁、更英雄。

魯智深愛吃也能吃,除了牛肉,似乎也就兩條腿的不吃活人,四條腿的不吃板凳——武松和魯智深從不吃人,「白龍廟小聚義」晁蓋宋江大吃燒烤黃文炳,二龍山少華山眾好漢不聞不問,也沒去營救宋江。也幸虧魯智深武松沒去救宋江,要不然李逵把黃文炳烤好了,您說這二位是吃還是不吃?

魯智深招待九紋龍史進,「但是下口肉食,只顧將來,擺一桌子」,不管好壞,只要有意氣相投的兄弟,吃啥都快樂。而後上了五台山,魯智深只好去吃狗肉,而且吃了還打包——半隻熟狗肉(砂鍋里煮的),搗些蒜泥……用手扯那狗肉,蘸著蒜泥吃……剩下一腳狗腿,把來揣在懷裡。筆者不吃狗肉也不反對別人吃狗肉,但是看魯智深如此吃法,也忍不住口水從牙縫裡洶湧而出。

再往後,魯智深暴打小霸王周通之前,吃的是一整隻熟鵝,請大相國寺旁邊那些偷菜的潑皮,也是「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跟一幫苦哈哈吃得心滿意足。

《水滸傳》能位列四大名著,真的不是浪得虛名,細微之處見精神,僅從小小的盤中餐,就能暗示人物人品性格以及最終結局,做人最有底線,吃豬吃羊吃雞吃鵝吃狗不吃牛的魯智深和武松,看似堅守的是法律底線,實際是在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而那些慣於吃牛肉甚至吃人肉的「好漢」,不是戰死就是被毒死,有的還被萬箭穿心甚至凌遲處死,冥冥之中,豈無報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功臣為啥難善終?劉邦功人功狗論有深意:鳥盡弓需藏 兔死別烹狗
漢朝戰鬥力如果為十 那麼秦朝和唐朝該得幾分?宋代清朝就別提了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