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祛濕除熱防春火,適當鍛煉強體魄!

祛濕除熱防春火,適當鍛煉強體魄!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每年4月19日~21日,

是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

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通緯·孝經援神契》:

「清明後十五日,斗指辰,為穀雨,

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凈明潔也。」

此時節柳絮飛落,牡丹吐蕊,

至,春天已算結束,天氣會越來越暖,

再過不久,初夏就要來了。

伴隨著充沛的降水,有利於各種植物生長。

「穀雨」二字源於古代「雨生百穀」,

他們認為雨水是萬物生機的淵源。

穀雨,有「雨水生百穀」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調養好身體可以為我們安然渡過酷暑打下基礎。那麼此時節應該注意什麼?

下面就與大家聊一聊穀雨節氣的養生特點。

祛濕除熱強脾胃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容易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而穀雨時節,脾處於旺盛時期。

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但應以平補為原則,比如枸杞具有滋陰補腎、養肝、明目等作用,何首烏具有養血滋陰、補肝腎等好處可適量使用。

若是身體明顯較虛弱的人,則可添加如西洋參、党參、黃芪等較為滋補的中藥材來調養。

在日常飲食方面,可以選擇適當食用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比如: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春捂有度防「春火」

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時節氣溫會逐漸升高,冬天蓄積體內的陽氣會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誘發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出血,以及頭痛暈眩、目赤眼花等疾患,甚至產生口氣和長青春痘,因此祛濕同時還應注意除熱。

此外,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需注意保暖。

很多人像夏天一樣穿衣服,這樣濕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而對於捉摸不定的天氣,有些人寧可穿多點,也不願意凍著,說是「春捂」。

其實,春捂也應有度,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誘發「春火」。

預防「春火」,自身的調節也很重要,除了要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多喝水,戒煙戒酒外,還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積極樂觀,保持恬靜的心態,這些都是人們抵禦「春火」重要的「滅火劑」。

在日常飲食方面,可以選擇適當食用一些滋陰的寒涼性食物。比如香蕉、芒果、桑椹、西紅柿、黃瓜、苦瓜、冬瓜、白蘿蔔、芹菜、海帶等。

適當鍛煉陽氣升

中醫中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尤其春日總給人們一種萬物生長、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時野外空氣特別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活動為養陽最重要的一環,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遊,這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祛濕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使身體與外界達到平衡。

穀雨時節北方地區的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在室外運動的時候,過敏體質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過敏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關注養生百科,你身邊的養生專家!

關注養生資訊,有你想要的養生知識哦!

你可能會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身百科 的精彩文章:

春三月經絡堵,按摩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失眠多夢易醒?專家驗證得出:這5種東西,讓你輕鬆擁有優質睡眠

TAG:中醫養身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