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時尚創新與投資八大趨勢:中資積极參与,潮牌和球鞋成熱點

全球時尚創新與投資八大趨勢:中資積极參与,潮牌和球鞋成熱點

4月18日,在華麗志全球時尚創新與投資論壇上,華麗志創始人、橙灣大學校長余燕分享了全球時尚創新與投資的八大最新趨勢。

最明顯的第一大趨勢是,中國資本積极參与到國際品牌的投資中。」余燕說,比如去年底,復星國際收購義大利奢侈男裝品牌Raffaele Caruso的控制性股權。今年2月,復星國際完成對法國經典奢侈品牌Lanvin多數股權的收購。3月,復星國際以5500萬歐元控股奧地利奢侈內衣品牌Wolford。

另外,以紡織業務為主的山東如意集團,近幾年也加大對國際品牌的投資布局。它收購英威達的服飾和高級面料業務,包括萊卡品牌。同時,山東如意還收購創新成衣設計製造和供應商Bagir 54%股份,以1.17億美元從香港YGM手中收購英國風衣品牌Aquascutum。

第二,單品牌公司向多品牌集團演化。余燕表示,在奢侈品領域多品牌集團已經成為非常強勁的趨勢。比如Gucci的母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Kering,它的股價2015年到2016年徘徊了很長時間。最近在Gucci帶動下,剝離旗下非奢侈品品牌、聚焦奢侈品產業戰略部署的影響下,它的股價節節攀升。

「另外在美國,傳統零售市場這幾年不是特別景氣。

一些輕奢領域通過多元化自己品牌組合,提高國際競爭力。」余燕說,比如Coach收購美國本土品牌Kate Spade集團,並更名為「Tapestry」。余燕認為,它更名的原因在於未來不以Coach為主業,要進一步兼并收購形成多品牌組合戰略。

第三,街頭潮牌和球鞋文化成為投資熱點。「年輕人越來越講究穿潮牌,潮牌很多時候價格不菲,堪比奢侈品。」余燕說。2017年,美國私募基金凱雷相繼收購了義大利輕奢潮鞋品牌Colden Goose和紐約街頭潮牌Supreme50%股權 。此外,日本和義大利投資機構也都在關注潮牌。

另外,經典球鞋甚至成為了「硬通貨」。在美國,有三家球鞋交易平台獲得投資。余燕認為,穿過的球鞋並不是沒有價值,它是歷史的存貨,有潮流的引導性並具有收藏價值,所以很多品牌推出潮鞋時作為限量款。

第四,新興設計師品牌&互聯網原生品牌逐漸走向成熟。「華麗志從成立之初開始,關注創新品牌和互聯網原生品牌的成長。四年前很多人問我們,這些人做的事情是不是小而美。今天很多人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很多銷售已經突破一億,向實力冠軍進發,他們成長軌跡不同於傳統品牌。」余燕說。

比如在互聯網原生品牌方面,內衣品牌NEIWAI連續完成B輪、B+輪兩輪投資,全品類傢具家居品牌造作完成2000萬美輪的B輪融資等。在新興設計師品牌方面,新中式美學設計師品牌密扇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國內男裝設計師品牌孵化機構 magmode名堂接連獲得 IDG資本、創新工場、凱輝等多家機構投資 。

第五,時尚零售渠道日趨多元化,線上線下融合,創新模式不斷湧現。余燕表示,傳統零售商和綜合電商平台在不斷投資併購垂直時尚電商。2017年6月,京東集團向英國時尚電商 Farfetch 投資3.97億美元。沃爾瑪收購線上鞋履零售商 ShoeBuy、線上戶外運動服飾零售商 Mooseja、互聯網復古風時尚品牌 ModClot等。

同時,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國興起,基於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時尚零售渠道創新層出不窮,如女裝月租共享平台衣二三、小程序電商LOOK等。

第六,科技力量驅動時尚創新。「當某個時點科技成熟到一定程度時,真的能夠為時尚產業創新發展帶來催化作用。」余燕說。

比如歐萊雅集團收購加拿大美妝AR技術先鋒 ModiFace虛擬試裝。AR的應用不僅在美妝行業,還包括宜家用虛擬現實做傢具的展示等。此外,人工智慧、3D列印等也在時尚領域得以應用。

第七,環保理念融入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這對中國市場可能稍遠,但在全球範圍,環保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人們對環保的關注間接帶動了很多老公司的創新,也為很多新公司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契機。」余燕說。

比如,有些主打環保材質、綠色供應鏈的品牌獲得融資。環保概念不止於服裝,也延伸到家居、餐飲等生活方式領域,有大量素食、健康食品的餐廳在海外獲得資本青睞。另外促進環保理念實施的二手奢侈品交易,也成為時尚電商的新增長點。

第八,時尚企業創辦加速器,推動創業創新也成為趨勢。比如美國高端百貨Nordstrom推出新興設計師孵化器 The Lab,宜家推出食品項目孵化器IKEA Bootcamp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MWC之外的巴塞羅那:上帝的曲線之都
下午銀保開會 宣布中銀保監會成立相關事項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