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鼓隆隆」:認清大勢 拆招謀局

中美貿易「戰鼓隆隆」:認清大勢 拆招謀局

孫立鵬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經濟專家

近來,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華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初步清單後,特朗普揚言進一步貿易報復。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痛下「黑手」。美國主流媒體報道,中國的華為、雲計算企業,或成為特朗普政府對華施壓的下一輪目標。

特朗普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絲毫無收手之意,把中美推向貿易戰的危險「邊緣」。

識「勢」

當前,美國對華戰略出現重大調整,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在此背景下,中國自然成為美國的經濟競爭者。中美經貿關係正發生質變,雙邊經貿爭端表現出不同與以往的四大特點。

資料圖片:3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外交廳宣布徵收關稅。

長期性美國對華大量貿易逆差,主要源於其自身經濟結構性問題,更是美元國際主導地位的必然結果。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復甦但民眾「無感」,社會戾氣上升,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情緒抬頭。本輪中美貿易爭端,可看作是美國內部問題的集中爆發。特朗普需要找到「替罪羊」和「泄洪點」。而美國結構性經濟調整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未來中美經貿爭端將是一個長期進程。

嚴峻性美國對華「發難」做了長期調研準備,蓄謀已久。2017年4月,特朗普連續簽署鋼鐵、鋁備忘錄,要求發起商務部「232」調查;去年8月,總統要求USTR對華髮起「301」調查;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正式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繼續在反傾銷調查採取「第三方比價」。美國去年精心布局,今年必然要「結果」。

此外,白宮國家經委員會主任庫德洛、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商務部長羅斯、白宮高級貿易顧問納瓦羅,是美國經濟決策團隊核心成員,更是清一色的對華「鷹派」。這在歷屆美國政府中都極為罕見,形勢不容樂觀。

從左至右: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貿易顧問納瓦羅

全面性美國當前對華經貿施壓範圍已從過去傳統貨物貿易,蔓延至知識產權、市場准入,甚至包括迫使中國產業和經濟政策調整;施壓依據已經從「雙反」調查,「201」調查、「337」調查等,擴展至不經常使用的「301」調查、「232」調查;施壓手段已從對單一產品採取「雙反」關稅等貿易救濟措施,升級為大範圍徵收高關稅、加緊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中美貿易摩擦正升級為嚴重貿易爭端,更有貿易戰的苗頭。

博弈性USTR已經公布的「301」初步清單中,我對美出口的機器、機械設備和電子裝備就高達342億美元,且大多數商品與《中國製造2025》有關。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更是意在控制中國通訊上游產業,形成戰略威懾。美國真實意圖是遏制中國科技發展,保持美國優勢,掐死經濟增長的潛在增長動力,遏制中國崛起。美國已擺下大棋局,凸顯戰略博弈意圖。

拆「招」

在「通俄門」持續發酵、內部執政團隊不穩、中期選舉迫近局面下,特朗普寄望對華經貿施壓轉移國內矛盾焦點。把成功迫華讓步,作為一場必須要贏的政治逆襲戰。預計特朗普還會有一系列「後手棋」。

加大關稅施壓力度和範圍。特朗普宣布欲對中國額外100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如果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美國或升級對我關稅施壓力度。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共有67種產品超過10億美元。但在首輪清單中,僅包含4項。美國第二輪清單選擇餘地仍很大。

限制中企赴美投資。依據「301」調查,特朗普已經要求財政部研究限制中國赴美投資。但是,鑒於當前《外商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推進CFIUS改革並不容易,特朗普或依據《1977年國際應急經濟權力法》,直接限制中企對美投資。並以此為「砝碼」迫華讓步,實現所謂的「互惠投資」。

打擊中國高科技行業。制裁中興只是第一步,未來或有更多的企業或行業成為目標。一是繼續使用「301」調查開闢新戰場。《華爾街日報》已經爆出,美國欲再次使用「301」貿易核武器,對華雲計算下手;二是進一步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目前,美國會已發起《出口控制改革法案》,欲擴大對關鍵技術的出口控制,針對中國之意明顯。未來,美國有望加速推動該法案,進一步收緊對華高科技出口,拖慢中國科技行業成長腳步。

多邊聯合施壓。早在2017年底,美日歐就已經討論協調立場,共同應對中國所謂的「產能過剩」、侵犯知識產權等「不公平」行為。3月,美國利用「232」鋼鐵和鋁調查的豁免清單作為「砝碼」,要求歐盟等尋求被豁免對象,共同應對中國「貿易問題」。未來,在WTO、G20等多邊場合,美國拉幫結夥對華「發難」的可能性很大。

謀「局」

中美貿易爭端已經超越經濟範疇,具有戰略色彩。我們需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下,通盤考慮中美經濟關係問題。

一方面,保持最大的戰略定力和耐心。經濟快速崛起,已讓美國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全球經濟發展和政治格局演變的「勢」在中國一面,和平穩定的中美關係和世界環境,對我更有利。化解貿易爭端的最佳途徑是談判磋商解決問題,更是中美雙贏的結果。因此,中國談判大門始終敞開著。

另一方面,堅決捍衛自身經濟和戰略利益。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一再損害中方利益,中國要有打持久戰的長期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美參議員致函特朗普 叫囂對台出售F-35戰鬥機
俄媒:美高官稱俄僱傭兵在敘攻擊美軍 必要時將對俄動武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