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這個城市留點念想」,一個人的書局和一座城的書香夢

「給這個城市留點念想」,一個人的書局和一座城的書香夢

首發:4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斌、吉寧、張漫子

4月23日第23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走進「磚讀空間」這一富有古都韻味的特色閱讀空間,傾聽一個人的書局的故事……

老門板、老桌椅、老窗欞、門墩兒、城磚、衚衕門牌……在西四南大街43號院這個普普通通的院子里,堆滿了和老北京相關的物件,房內的書架上密密麻麻擺放著關於老北京的圖書,還有掛在牆壁上的老地圖。每一樣,都彷彿透著歷史的滄桑、時光的味道,似乎在講述著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悠悠歲月。

磚讀空間內部一景(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如此寧靜的小院兒就坐落在繁華的西單北大街上,坐落在北京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具有800年歷史的磚塔衚衕口,周圍總是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院內卻彷彿另一個世界。院子中央,巍然矗立著那座同樣有著800年歷史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松老人塔,一切都顯得如此靜謐、自然。

這個又被稱為萬松老人塔院的地方,早在4年前就已經成為公益性的閱讀空間,運營者是頗有名氣的正陽書局創辦人崔勇。慕名而來的人們,總是把小院塞得滿滿當當,充滿無限生機。

4月23日第23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走進「磚讀空間」這一富有古都韻味的特色閱讀空間,傾聽一個人的書局的故事,感受一座古城營造「書香之城」的夢想。

正陽書局磚讀空間內部一景(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能收一點是一點,給這個城市留點念想」

作為正陽書局的創辦人,崔勇對於萬松老人塔院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敬畏之情,每天都要仔仔細細地巡視好幾遍,唯恐出現一絲紕漏。

「800年的老古董,可不能出問題。」崔勇說。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沒有想到,自己會開一家書店,還把書店開進了800年歷史的萬松老人塔院。

2007年危房改造,已經在前門大柵欄居住了20多年的崔勇,搬離了那片從小長大、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這件事兒對我觸動太大了,故土難離!」一口京腔的崔勇說,搬家時,從床底下發現了幾樣珍貴的老物件:一張在衚衕里拍攝的全家福,老照片上有高祖父的身影;還有一本曾祖父在解放後撰寫的家族回憶錄。

他回憶,拿到那些老物件感覺就像被電到一樣,原來家族歷史是這個樣子。從那時起他就留心收集有關北京城的歷史文獻,舊書攤、圖書館、廢品回收站以及搬遷老宅,凡是能收到老書的地方,他都盡量尋訪,範圍越擴越大,書越收越多。

「前些年伴隨城市改造,大量老建築被拆掉,我們記憶里的衚衕彌足珍貴,能收一點是一點,給這個城市留點念想。」崔勇說,文獻里的故紙陳字,能從一個側面客觀真實地記錄一個地方、一座城市的形成以及發展。

崔勇笑稱,他收書就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書把家都堆得滿滿的。短短几年工夫,單是圖書他就收了6萬多冊,堆滿了5個倉庫,還準備再租一個倉庫。

「現在不只是書了,古籍、古舊期刊、地圖、金石拓片……只要涉及北京的,我都收。」說到這些收藏品時,他一臉驕傲。

書局收藏了很多孤本圖書,清康熙27年刊印的《日下舊聞》,是一部記述北京歷史的著作,也是一本如今很多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找不到的書。

「一般副本只有超過了3本,我們才拿出來賣,孤本圖書一概不售,賣出去再想找就難了。」崔勇說。

正陽書局負責人崔勇正在與讀者交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以前覺得政府離我們很遠,現在政府和我們在一起」

「書店剛開始那幾年確實是艱難維持。」2009年,崔勇離職創業準備開設書局,轉了一圈,最終回到了他生長的前門大柵欄,在一間不到20平米的小鋪面里開辦了正陽書局。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書店?」「北京市民有什麼樣的閱讀需求?」

正陽,用九門之首——正陽門來為書店命名,表達自己傳承北京文化的心愿。

「剛開始的時候客流量可差了,去前門大柵欄旅遊的人沒多少會來這兒看書啊,收書、賣書、算賬,都是我一個人。」崔勇笑稱,自己當了好幾年的「光桿司令」。

2009年,恰逢中國互聯網經濟快速騰飛,實體書店受到很大衝擊,讀者對象小眾的正陽書局也沒能例外,只能苦苦支撐。崔勇回憶,最困難時,書店的電費都只能50塊、50塊往裡面充,自己的社保都是找「發小」東拼西湊才能交上。

就這麼苦苦支撐了5年,情況終於在2014年出現了轉機。當年北京市西城區文委開始探索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新模式,將萬松老人塔院作為試點項目。

幾經篩選,西城區文委選擇專營老北京歷史文化典籍的正陽書局作為委託運營方,打造公益性質的「北京磚讀空間」,政府提供免費的空間和基礎運營設施,並主導成立了由區公共圖書館、屬地街道社區居民代表等共同組成的運營管理委員會。

對此用心頗多的西城區文委主任孫勁松說,2013年,中央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文件中提出文博圖場所要試行法人治理結構,組建理事會,引進社會力量。而傳統的文博圖場所從財政保障、人員管理和具體運營機制上相對固化,於是,萬松老人塔院被拿出來作為文物活化利用和文博圖場所社會化運營的綜合性改革試驗田。

2014年,也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磚讀空間」作為北京首個非營利性閱讀空間正式開放:它既是一個文物活化使用的展覽展示館,又是兼具圖書館和實體書店功能的閱讀空間。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看似普通的磚塔衚衕可是非同尋常:萬松老人塔是金末元初高僧萬松行秀的葬骨塔,磚塔衚衕因此塔而得名,是元大都唯一有文字記載併流傳至今的一條衚衕,被稱為「北京衚衕之根」。

將800年歷史的文物和傳承文明的圖書閱覽相結合,充分挖掘利用既有空間,短短4年時間,「磚讀空間」和正陽書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慕名而來,年接待群眾量達到35萬人次,被坊間稱為「裝滿老北京的奢侈品店」。

家住朝陽區的高女士專門抽出周末,帶著孩子來正陽書局看書。

「我想讓孩子在這裡感受到老北京的傳統文化,這些磚磚瓦瓦、門門框框,都是歷史。」高女士說,孩子非常喜歡,拿著紙筆不停地畫。

正陽書局搬到磚塔衚衕以後,開展讀書會、攝影展、美術作品展等活動,他們花費更多功夫來服務讀者,搜集老北京的文化印記。

「以前覺得政府離我們很遠,現在政府和我們在一起,房租也免了,看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崔勇說,正陽書局還要繼續立足老北京的特色,廣泛收集老物件,「『睹喬木而思故家,考文獻而愛舊邦。』北京是我們生長的地方,這裡的衚衕,這裡的老書,這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根和魂,我要把正陽書局做成『百年老店』。」

正陽書局內的讀者(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歷史文化如此豐富,應該有「北京學」知識體系

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根基與靈魂,是更內在、更持久、更具滲透性的基因,決定著一座城市的深度、厚度、廣度。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出爐,首次提出「老城」的概念,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不再成為一句口號。

「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很振奮,我們存的這些書啊、老物件啊,都是地方史料性質的,就是起個存史、資政的作用,現在老城也不拆了,文物也保住了,我們心氣兒特別足。」崔勇說,北京新總規提出了「老城」概念,正陽書局也將自己收的書叫「老書」。

借著政策的春風,正陽書局的磚讀空間已從傳統的圖書文獻搜集、借閱、售賣,向北京歷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再版、出版、策劃等功能提升和轉變。

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正在逐步實現,由正陽書局牽頭編纂的「正陽文庫」系列叢書已經付梓出版,這些主要關於老北京的系列叢書,既有學術專著,也有坊間珍聞,還不乏瑞典漢學家喜仁龍先生的《北京的城牆與城門》等重磅圖書的再版。

「出版這事兒以前我是無能為力,想都不敢想,現在我敢想了。我們將把搜集的關於北京的古籍、口述歷史、美術作品、影像資料和史地民俗等編纂後,成系列出版。」崔勇說,今年第一批只有5本書,後續會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新鮮的血液,也在不斷彙集正陽書局,小院吸引了一批喜愛北京文化的夥伴。從40後的古稀老人到90後的青年,各個年齡段都有。

在書局工作還不到一年的朱琳,自上高中開始就泡在正陽書局,至今已經六七年的時間。準備出國深造的她說,正陽書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能夠近距離感受和學習北京歷史文化,希望能把北京的歷史文化推廣出去,推向全世界。

在首都機場工作的鄭璐,喜歡收集北京城的城磚和琉璃瓦,曾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捐贈給北京市的相關博物館,兩年前與崔勇一見如故,時不時把自己收集的老物件送給正陽書局。

「現在這些老物件、老城磚越來越少了,能收一塊就是一塊,算是留存記憶吧,放在他這裡,我更踏實。」剛剛把一塊明代城磚送給崔勇的鄭璐說。

作為規劃專家,年逾八旬的朱祖希先生也將在「正陽文庫」系列叢書中出版自己的著作《北京城:中國歷代都城的最後結晶》。

「我和正陽書局算是一見如故,在這裡出書也是我對於自己幾十年的一個總結吧。」朱祖希說,自北京大學畢業後他就在北京市規劃部門工作,研究了一輩子的北京城。

「在北大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講北京城,印象太深了,愛得太深了,從那時起我就卯足勁要搞清楚北京城。」朱祖希告訴記者,他在北京生活了60多年,攢了很多資料文獻,正陽書局給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通過出書的形式,講述自己對於北京城的歷史淵源和保護利用的理解。

「外文翻譯成了中文,下一步,我們計劃還要把中文的書翻成外文,向世界傳播北京的文化。敦煌以它燦爛豐富的文化產生了『敦煌學』,北京歷史文化如此豐富,應該有『北京學』知識體系。」崔勇說,著書以衛城,自己想做的就是喚醒共同的北京記憶。

讀者在正陽書局磚讀空間瀏覽北京老地圖(吉寧 攝)

加快構建書香之城:北京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從9.49本升至10.97本

崔勇並不孤獨,在政府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同路者開始同行——從萬松老人塔下主打老北京文化的磚讀空間,到地安門雁翅樓24小時營業的中國書店;從白雲觀北里依水而立、設有圖書交換空間的白雲驛站,到以藝術和戲劇為主題的繁星戲劇村書吧;從坐落於金中都公園的宣陽驛站第二書房,到什剎海邊上以老北京文化和非遺專題文獻為主題的皮影文化酒店;從坐落在故宮西華門護城河邊的西華書房,到位於萬壽公園之中的海棠書齋;從楊梅竹斜街的模範書局到北京坊Pageone24小時書店,北京西城已經形成了由2個區級公共圖書館、1個青少年兒童圖書館、23家街道圖書館為骨架支撐,25個掛牌特色閱讀空間為特色,流動閱讀、數字閱讀設施設備為補充的「書香網路」,率先成體系地推進特色閱讀空間的轉型發展,形成了特色閱讀空間社會化運營的「西城模式」。

北京坊Pageone24小時書店(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這種模式主要是指政府搭平台、把方向、配資源、定標準、買服務、嚴考核,用政府的資金資源撬動和吸引社會資源的投入,從而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孫勁松說,未來兩年,西城區要將特色閱讀空間的模式和經驗,複製到公共文化服務全領域,在文博圖場所全面推廣,完善政策體系,以首都公共文化示範區標準為基準,創新建設與首都核心區區位、資源及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

從西城一系列特色閱讀空間,到角樓圖書館等一系列東城區的特色閱讀空間,在北京城,越來越多的老建築正在被重新利用。

中國書店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景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與此同時,書店建設和閱讀活動日漸加強:

——2015年北京市明確提出要將實體書店建設工作納入全市「十三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從2016年起,北京市財政每年對實體書店進行資金扶持,兩年共扶持100餘家實體書店;

——2017年北京市綜合閱讀率持續提升,達92.7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69個百分點,全市舉辦各類閱讀活動近30000場次,覆蓋人群超過1000萬;近年來,北京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從9.49本升至10.97本;

——根據有關計劃,2018年北京市將完成30至50家特色書店的建設工作,到2020年北京市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5%以上,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數字閱讀率實現90%以上……

面向未來,北京將更有「文化」:3月,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發布《建設項目規劃使用性質正面和負面清單》,在首都功能核心區中,鼓勵歷史建築調整為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鼓勵中軸線兩側的建築調整為傳統文化、傳統商業、傳統餐飲等歷史文化項目,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一座書香之城、文化之城,正日益清晰地浮現在人們面前。

發稿前,孫勁松告訴記者一個喜訊:正陽書局磚讀空間對面,建於上世紀40年代、曾在1980年建成北京第一家寬銀幕立體電影院、閑置多年的紅樓電影院經過3年的策劃,將在4月23日讀書日之際揭開新面紗,變身為全國首創的以眾藏共閱為主打特色的新概念閱讀空間——紅樓公共藏書樓。

「這裡的書採用託管或捐贈方式入藏,收藏已故專家、學者、作家的全部或大部分藏書,以及當代作家、人文社科學者自己寫的書和部分藏書,還有一些出版機構提供的新書,新書舊書均可免費借閱……」孫勁松說,「1600多平方米的紅樓電影院已經閑置多年,我們要讓它重新披掛,延續文化脈絡,植入時代烙印,煥發文化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媽媽分享:我的孩子不補習,成績年級第一的秘訣!
清明節放假通知來了!想踏青賞花的看過來…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