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國在敘利亞打了七年,巴沙爾政權為何始終不倒?

六國在敘利亞打了七年,巴沙爾政權為何始終不倒?

蔣校長推薦:

弱國就真的無外交?看敘利亞用用屹立不倒的政府,告訴大家如何在混亂中站穩腳跟並獲得利益。

隨著敘利亞外交官賈法里在聯合國發言時的無助與哽咽,那種悵然獨坐的照片在中國人的朋友圈裡刷了屏。這很難讓人不想到那句著名的話——「弱國無外交!」

但是,事實上敘利亞政府真的沒有外交嗎?

這裡說一個有趣的事情,敘利亞戰爭在2011年就開始爆發,如今已經到了2018年,整整打了七個年頭。在敘利亞境內,至少有六股武裝勢力,他們之間利益交葛、犬牙交錯,甚至聯合國五常中的四個都進入了這片曠日持久的戰爭。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看時,卻發現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還依然昂首挺立在敘利亞境內,甚至連敘利亞七年前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還坐在敘利亞總統的寶座上穩如泰山。

這樣奇怪的情形,實在不像是一個打了七年大混戰的國家該有的表現。所以,我們不由得要在心裡問一句:敘利亞真的是「弱國無外交」嗎?


在敘利亞境內,政府軍、反對派、俄羅斯軍隊、美國及其盟友的軍隊、各種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恐怖武裝,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給敘利亞人民來上一梭子子彈。這實在是一個混亂的局面,但是混亂有混亂的好處,混亂就代表著利益的不一致,而利益的不一致就意味著這其中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間。

這就是為什麼在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能夠維持那麼長的時間,而一旦這種鼎力的局面被打破,三個國家則很快便被統一成為了一個國家。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混亂之中你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盟友,這樣你的力量就等於增大了。可以這麼說,如果敘利亞僅僅是遭到美國一個勢力的攻擊,那麼他便是第二個伊拉克,而巴沙爾也只是第二個薩達姆。

孟子曾經說過:「春秋無義戰」,意思是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無非都是利益的爭奪罷了,就連敘利亞政府也是如此。要知道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可是有名的暴君,但是這個暴君聰明的地方就是總能在混亂的局勢之中找到有利於自己的盟友,這也是一種智慧。

記得在2012的時候,國內就有新聞媒體發問:「巴沙爾政權究竟還能支撐多久」,當時他們給出的答案是,或許他很快就看不到2013年的太陽了。但是巴沙爾不僅看到了2013年的太陽,還看到了2018年的月亮,不可謂不厲害。

其實,敘利亞外交最厲害的是他們把握住了境內各大勢力心中所想的東西,從而讓他們總能在夾縫中獲得喘息的機會。

首先是美國,作為牽制俄羅斯且布局中東的重要一步,敘利亞的戰亂與美國脫不了干係,那些反對派武裝手裡拿著的兵器十有八九是美國提供的。但是美國又十分忌憚自己支持的的遜尼派,因為畢竟他們嘗過伊斯蘭教給他們造成的巨大傷害(911事件)。所以美國一方面支持,但是一方面又不敢讓這群伊斯蘭教的信徒放手大幹。

再者,俄羅斯。這是敘利亞背後最大的大腿,也是敘利亞外交走的最正確的一步,他找到了一個能夠幫他們抗衡美國的背後勢力。美國為了牽制歐美力量使之不能全力投入更致命的東歐方向以及保住塔爾圖斯這個冷戰後俄在獨聯體外唯一的軍事基地,他們必然會支持敘利亞。但是這可不是驅虎吞狼的計策,因為俄羅斯因為國家實力以及對歐美等國的忌憚,他對敘利亞只能存留在支持的層面上,因為美國人不可能讓老毛子將敘利亞完全吞下。

這樣一來,敘利亞基本上是在兩個最大的國家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這給敘利亞政府操縱別的勢力留下了空間。

沙烏地阿拉伯希望幹掉敘利亞政府,扶植遜尼派上台。但是卻因「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的失控、沙特和卡達這對「前夥伴」的反目成仇,和其它各方在「伊斯蘭國」等恐怖勢力異軍突起後的戒備、警惕,不得不有所收斂節制。

而土耳其和伊朗則因為與俄羅斯利益趨同,而被敘利亞政府拉過來做了幫手。這才讓敘利亞政府成為了「阿拉伯之春」後的倖存者。

所以,與其說敘利亞政府「弱國無外交」,倒不如他們的外交家用了一種在混亂中求生最好的外交方法,這已經能夠彰顯了他們的本事了。


當然了,除了敘利亞內部的混亂給了他們連橫合縱的機會外,歐美等大國始終沒有將敘利亞一棒子打死也是敘利亞政府得以延續至今的關鍵。

有人說:「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這是敘利亞的幸運,也是敘利亞的不幸。幸運的是他擁有和天堂一樣的美景,不幸的是他的重要戰略位置讓他成為了列國緊盯的對象,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敘利亞只是各國轉移矛盾的「靶子」,而不是真正的被歐美視為敵人。

美國特朗普政府如今醜聞纏身,通俄門、「臉書」事件、艷星醜聞、貿易戰等等,使得民間針對政府的火藥味越來越大,所以特朗普希望借在「化武問題」上秀肌肉轉移視線,同時一方面顯示自己和俄之間「清清白白」,另一方面顯示自己比前任奧巴馬高明。畢竟當年的奧巴馬對「化武」問題可是一槍未放。

而英國則是想緩和「脫歐」之後歐洲與英國的關係,他想通過與美國一起攻打敘利亞來維繫歐美統一戰線,並增加自身在中東熱點地區「存在感」。而法國則是中東地區老牌宗主國,在敘利亞擁有一定利益,並且他希望通過這次的對敘利亞攻擊來體現自己的大國雄風,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

所以,敘利亞恰好是出現在了一個時間點上,而他又是這個時間點最好轉移的借口,因此才有了敘利亞今日的局面。因此,敘利亞戰局不會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因為美俄英法這四個國家,都不會在這裡拼個魚死網破。

這也就是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能夠苟延殘喘至今日的重要原因,各大國家都沒有把敘利亞政府往死里懟,再加上國內混亂局勢之間各大勢力的制衡,才讓阿薩德政府始終在風雨飄搖之中屹立不倒。


其實,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的國家經歷戰亂,雖然我在上面大肆誇耀了一番敘利亞這些頗具智慧的外交政策,但是即便是敘利亞這些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被戰亂淹沒。

前幾天看到微博對敘利亞兒童的採訪,敘利亞的兒童在美國的炮彈落到境內的時候,他們只能含淚追問:「我們做錯了什麼?」當問及仇恨的時候,他們的回答是:「當然。恨又能怎樣,我的手臂和腿都不能動了……」

所以,賈法里坐在孤獨的角落裡黯然神傷我相信那一定是出自他的真心。雖然敘利亞的外交政策保住了這個千瘡百孔的政府,但是眼看著外國人在自己的國家為所欲為,而且想要保全國家還是要依靠外部的勢力,這種滋味,中國人再熟悉不過了。當年晚清時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還記得李鴻章換回一億兩白銀的一槍嗎?弱肉強食,大抵如此。

無奈,的的確確的無奈。這是小國的悲哀,也是這個世界的真理。我們只能慶幸,現在我們不是生活在晚清政府,現在我們的國家無比強大。要不然,我們也只能如同敘利亞一般放在砧板上任人宰割。

都說弱國無外交,其實並非如此。但是弱國的外交,都是恥辱的外交,這也是真理!

本文是金不換為《蔣校長精選》獨家撰稿,版權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校長精選 的精彩文章:

亡國滅種!你可知中國人在14年的抗戰中曾有多絕望嗎?

TAG:蔣校長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