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環境考古」主題研討沙龍(第三期)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成功舉辦

「環境考古」主題研討沙龍(第三期)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成功舉辦

原標題:「環境考古」主題研討沙龍(第三期)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成功舉辦


2018年4月14日,「環境考古」主題研討沙龍(第三期)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融創樓一樓會議室舉辦,本期主題為「考古文化交流與地理環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北京文物保護協會、蘭州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河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赤峰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五十多名專家學者及學生前來參會。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在會議開幕式上,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張景秋教授、歷史文博系主任顧軍教授,以及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莫多聞教授分别致辭。莫多聞教授回顧了國內外環境考古研究的歷史脈絡和發展現狀,將研討內容引向會議主題。


上午的報告是「小麥傳入中國的時間和傳播路線」和「早期文化交流的環境背景」,分別由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趙志軍研究員和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進行發言。報告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楊曉燕研究員主持專題討論,北京大學夏正楷教授、王幼平教授等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隨後參會的專家學者們針對古代小麥傳播的路徑、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通道、文化交流的相互性與影響因素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下午的報告是「見微知著:從扎賚諾爾蘑菇山鮮卑墓地出土古羅馬玻璃珠看漢晉時期的草原絲路」和「關於華北地區石葉技術來源的探討」,分別由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崔劍鋒博士和李昱龍博士進行發言。報告後,首都師範大學李拓宇博士主持專題討論,孔昭宸研究員、趙志軍研究員、王幼平教授、張家富教授等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隨後專家學者們繼續針對史前以及歷史時期的東西文化交流的傳播通道、文化交流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新疆全新世時期的環境狀況、植物微體化石研究方法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專題報告



會場討論

最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夏正楷教授分別進行了總結髮言。學者們對環境考古學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設想,希望「環境考古」主題研討沙龍能夠持續、長期舉辦,為各領域的學者提供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並鼓勵年輕人更多的參與,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此次環境考古沙龍以考古文化交流等當前的研究熱點為主題,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時間段從舊石器到歷史時期,討論內容從農業到器物、文化,主題更加突出,目標更加明確,參會學者紛紛表示收穫頗豐。(作者:曹美丹 袁曉 張俊娜,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 審稿:張俊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從閻家溝墓葬看晚商簡化獸面紋銅鼎的相關問題
【新書介紹】簡牘帛書格式研究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