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若熹白描作品欣賞

林若熹白描作品欣賞

那邊 34x138cm 紙本 2009

綠蜻蜓 28x28cm 紙本 1991

線的意志

——白描畫論稿

林若熹

中國畫傳統分類,從題材角度出發,有人物、山水、花鳥。從技法角度出發,有白描、工筆、寫意。儘管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用線條在陶器上刻畫各種花紋圖案是多麼稚拙,但已刻畫下中國畫的雛形,也深深地刻畫下中國畫線的意志。而白描從各畫科的「粉本」脫胎出來卻要經歷漫長的歷程。從晉顧愷之的軟中有勁的「春蠶吐絲」,到梁張僧繇的「點曳斫拂」,直至唐吳道子以獨樹一幟的粗細描「蒓菜條」形成「古今獨步」的「吳裝」,將白描畫推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北宋李公麟則盡得張、顧、吳之神髓,在此基礎上,兼蓄並收,獨標純潔。

大麗花 28x28cm 紙本 1989

作為捲軸畫的範疇,我們迄今能看到的較為完整的白描畫,是長沙出土的戰國時楚墓帛畫《人物龍鳳》帛畫及《人物御龍》帛畫。秦漢以來的繪畫,線描是繪畫的主要形式,但已與重彩結合得相當完美。這個時期追求神化融於自然,又把自然給予理想化。可以這樣說:它是追求理想化的繪畫。由於理性使畫面產生的秩序感,使寫實風格富有裝飾性。長沙馬王堆一號墓的銘旌帛畫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森林之歌NO2 28x28cm 紙本 1994

但線描作為中國畫重要的表現手法,要到顧愷之才有劃時代變化,《女史箴圖卷》(隋代摹本)是中國畫現存最古老的名畫之一,全卷基本用線,略施淡彩。用筆「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在筆先,畫盡意在」(《歷代名畫記》卷二)。俯瞰中國畫的線的發展,從長沙出土的戰國、西漢兩處帛畫,看出顧愷之的線是在其基礎上延續。縱看顧愷之跨上一個很大台階。顧愷之之前的畫,圖解性極強,勢必影響、削弱線的功能的運用。使其流於簡單、概念化而又潦草;而顧愷之的畫是讓你直接感受到他的繪畫語言,「除體精微,筆無妄下」,「全神氣也」。他自己認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追求的是精神性的,「在思侔道化」中「得妙物於神會」。

綠蔭 28x28cm 紙本 1992

顧愷之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顯赫的地位,除了他的繪畫才能,特別是在線描的拓進貢獻外,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藝術理論——《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及《畫雲台山記》(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五有記錄),才使歷代評論家有更多闡釋的依據,謝赫的「六法論」揭示了這一點,「六法論」成為歷代評論家的指南。「骨法用筆」概括了中國畫的造型基礎,線描作為中國畫用筆的主要表現形式,成為畫家的重要繪畫語言。繪畫是視覺藝術,很難把藝術感覺說得准。但從美術史學的角度,則要求有更清楚的闡述與更準確的批評。中華民族那神奇的中國畫的線,講究的是深層美感的潛質。如「屋漏痕」、「錐畫沙」、「綿里針」、「折釵股」等,它的全部精神內涵,貫穿於每個時代,要是沒有歷代批評家揚棄的闡釋,我們現在是無法讀懂它的。

聖誕紅 28x28cm 紙本 1991

張彥遠對顧、陸、張、吳用筆的論述使我們知道在線描上表現筆意的,早已存在顧、陸兩人,顧愷之使每一條線都有了精神。陸探微的「一筆畫」是注重前後之間的節奏關係的。張僧繇更是講落筆與收筆,哪怕是一點一畫都賦以精神。這使我們想到了書法。正是:「點曳斫拂,依衛夫人筆陣圖一點一畫,別是一巧,鉤戟利劍森森然,又知書畫用筆同矣」(《歷代名畫記》卷二)。書法的用筆及演變直接、間接地影響線描的發展。把書畫比作打仗布陣,更是絕妙。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取決於布陣,而戰爭的陣形是變化無窮的。陣形一亂,大勢將去。古人用「筆陣圖」形象地把造型嚴謹的用筆及用筆整體布局跟戰陣圖聯繫起來,可想而知線描用筆是多麼肯定及費神。線所凝聚的精神,就不止是「一波三折」那樣的問題了,線的精神內涵,使線有了生命的張力,把線作為藝術語言,在繪畫上「清唱」,吳道子是最早唱得最好的一位。他的清唱還有音樂般的搖滾性,隨意發揮。「弓弧挺刃,植柱構梁,不假界筆直尺,虯須雲鬢,數尺飛勁,毛根出肉,力健有餘。」(《歷代名畫記》卷二)。

百花園之一 28x28cm 紙本 1993

我們在談吳道子的用線時,曹不興的「曹衣出水」自然與「吳帶當風」聯在一起。而周昉的用線與吳道子的用線的互補關係更是需要比較的來談。何恭上編著《中國的繪畫》認為:周昉用線是極圓渾的,和吳道子用線完全不同,如果說吳道子的用線是奔放的,那麼周昉用線就是沉靜的。他那細膩的用線最能表現唐代的繪畫特點。我認為唐代的繪畫特點應是吳道子有粗細豪放的用筆,跟周昉的典雅靜淑用筆組成。他們互補相得益彰。(待續)

長冬 28x28cm 紙本 1991

林若熹

1963年出生,北京人,祖籍廣東惠來。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8年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學士,2002年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

有《白描研究》、《中國畫水論》獲國家級課題立項。

1993、2005年兩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1996、2000年在台灣國父紀念館、彰化文化館舉辦個人畫展,並多次在中外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春夏秋冬》等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

有論著《中國畫線意志》《解讀傳統》和多部畫冊出版。

謝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若熹 的精彩文章:

TAG:林若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