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樂山大佛不只是大,肚子里暗藏密洞,卻只有廢銅爛鐵!

樂山大佛不只是大,肚子里暗藏密洞,卻只有廢銅爛鐵!

中國古人講究修禪,便有了道觀的建立,而後又善行義舉,將佛立為終生守護的信念,因此一座座佛像林立而起,有的是在寺廟,有的是在祠堂,但唯有這一座,永遠佇立在狂風暴雨下,那就是樂山大佛。

說起四川,很容易讓人想到樂山大佛,畢竟它的名氣早已揚名世界,同時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只是從書上或是網上看,你當然無法感受它的宏偉與震撼,這樣一具高達71米的佛像,一個腳指頭都要比成年人大,試想這樣偉大的工程,需要怎樣的奇蹟才能創建。

每當夏季,這裡都人山人海,為的就是一睹大佛的真容,兩邊的峭壁,似將大佛困陷於其中,可正是這尊大佛,阻擋了上千年的洪災險澇,為一方百姓守護幾世的安寧。許多人可能會被大佛的外表吸引,但它的內部更讓人吃驚,從大佛的頭部算起,共有1051個螺髻,發簪與頭部看似相連,但其中還有多條排水溝縱橫相連,每當水勢來襲,洪水會通過排水溝直接通到大佛的腳底,可謂精妙絕倫。

同時,大佛的頸部和肩部各有不同規模的洞穴,洞穴往下通向大佛衣領褶皺的區域,這些區域仍對洪水的排泄起到重要作用,而大佛背部兩段也有兩個洞穴,但讓人遺憾的是,這兩條洞穴並未鑿通。1962年對大佛進行維修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個封閉的洞,洞裡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保護大佛的木閣——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13層木閣保護大佛,以免日晒雨淋,當時稱為大佛閣、大像閣。宋代時重修,稱為天寧閣。

在明末起義中,天寧閣被張獻忠的義軍焚毀。 現在,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樁洞來看,當年確實有過大佛閣。但不知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 這個千古之謎,至今沒能解開。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凝陽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小凝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