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嘉靖年間,蒙古人為造兵器,主動向明朝「要鍋」,張居正卻冷汗直流

嘉靖年間,蒙古人為造兵器,主動向明朝「要鍋」,張居正卻冷汗直流

大家好,歡迎來到吹牛的猩猩吹歷史。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中,鍋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鐵資源開發困難,所以鐵是很珍貴的。明朝時,蒙古各部落之間爭鬥不斷,根本沒有精力去開發鐵礦,蒙古部落間戰爭結束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收集戰場上的武器,可見鐵在他們生活中重要的地位。

嘉靖年間,蒙古瓦剌部和明朝議和,成為大明的藩王,兩地開始交易。張居正代表明朝去和瓦剌部簽署協議,當時瓦剌部首領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用牛羊和明朝交換鐵鍋。瓦剌部為什麼非要跟明朝要鐵鍋呢?因為當時的絲綢之路已經斷了,瓦剌部也是常年戰亂,他們部落真的沒有幾口鍋了。張居正不以為意,直接答應,因為明朝有足夠的鐵去打造鐵鍋。

但是後面瓦剌部首領多次催促這個事,張居正忽然意識到事情嚴重性,頓時冷汗直流,他差點害了大明朝!張居正為什麼害怕呢?因為鐵不止可以鑄成鐵鍋,他還可以重新鑄成武器!他回朝以後,馬上上疏,嚴管邊境鐵器的交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減少鐵器交易量一方面可以給蒙古造成一些麻煩,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蒙古藉此大量鍛造武器,那樣明朝的邊境就更加不穩定了。

可見,看問題真的不能只看表面啊,張居正的明智解決了明朝的一個大隱患, 但是,怎麼才能正常和蒙古交易呢?第一,瓦剌部的人想買鍋,先把舊鍋拿來,證明你的確需要;第二,出口的鐵鍋必須是廣鍋,這種鍋的鐵不可以重新澆築,也就防止了蒙古人藉此重新鍛造兵器了。

張居正將瓦剌部的三寸緊緊捏住,瓦剌部也再也沒有在騷擾大明的邊境。除了嚴管鐵器的出口,張居正還要求瓦剌部的人不能在邊境長時間逗留,不聽從安排交易就直接關閉貿易往來,強大的蒙古部落漸漸走向下坡路。好了,感謝您觀看本期吹牛的猩猩吹歷史,有什麼想看的歷史故事和好的建議,歡迎您關注猩猩並留言哦,我們下期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吹牛的猩猩 的精彩文章:

康熙在他爹墳頭留下一句話,300年間掘墓盜寶無數,卻無人敢動此墓
朱元璋設錦衣衛監察百官,兒子朱棣設東廠監察錦衣衛,孫子更搞笑

TAG:吹牛的猩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