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為什麼不參與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德國為什麼不參與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作為受難民危機影響最深遠的歐洲國家,德國應當是北約盟友中最希望早日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同時,德國與法國一起是歐盟的雙駕馬車,也是美國和英國的重要盟友,按理說理應出手,因而此刻德國的按兵不動,就有了多重含義:德國認為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通過政治協商而不是武力,而這同時也顯示了德國近來在外交和安防政策上的變化。

2016年默克爾參加歐盟和聯合國共同舉辦的「支持敘利亞和區域未來國際會議」

在這場突發事件中,德國在行動上延續了其在外交政策上固有的「克制文化」,保持對域外軍事行動的矜持和謹慎;但在道義上對盟友的行為表示支持,避免了之前在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行動中明確向盟友說「不」而陷入與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陣營疏離的情形。

面對敘利亞持續多年的混亂局面,德國和那些企圖從中「分一杯羹」的國家一樣沒有應對紛繁複雜局勢的長期策略。但是,從「阿拉伯之春」爆發至今,德國對敘政策延續了受內政因素、包括國內民意驅動的特點,同時努力維持「有所作為」和「克制文化」間的動態平衡。

默克爾與馬克龍。

據外媒16日報道,德國政府發言人斯特芬?賽貝特表示,德國未被邀請參與14日對敘利亞發動的軍事打擊。德國需要一個強大的歐盟,並在其框架下更好地在國際上發揮影響力。同時,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這樣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德國需要一個安全的歐洲。冷戰結束以來,德國不遺餘力地對中東歐和東南歐國家進行幫扶和改造,以期在東方獲得足夠的緩衝空間,並將這些國家融入德國主導的歐盟。可以說,若這一區域出現了動蕩,德國一定會動用一切資源深度介入,努力以盡量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若動蕩發生在歐洲範圍之外,德國則不過於積極,因為德國在世界許多地區並無核心利益和既得利益,這些地方通常是美俄角力的舞台。對於德國來說,更好的選擇或許是表現出自己的「克制」,並展現出「文明國家」的形象。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日前抱怨道:西方在敘利亞七年的作為不見效果,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在此方面「沒有外交政策,一切都是內政的算計,外交行為只是表現,這當然造成不確定性」,美國無策略,歐洲沒方案,這是「丟人的」。

可以說,此次德國不參加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的行動,不是偶然的選擇,是源於對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和教訓總結: 動輒以軍事干預的手段處理國際關係越來越難以奏效,七年的「阿拉伯之春」演變成「七年恐懼」應該給干涉主義足以強烈的警示,在國際關係中搞強權主義,以此轉移干涉者本國矛盾,甚至編個借口就打人,只能給我們不平靜的世界製造更多麻煩。

再則1、國國內各政黨對如何處理敘利亞危機雖然態度不一,但都不主張採取軍事行動。

2、受難民危機的影響,德國認為敘利亞危機的當務之急是消滅當地「伊斯蘭國」恐怖勢力、避免造成更多流離失所的難民。

3、德國在「阿拉伯之春」爆發後的敘利亞政策可以發現,德國堅持在聯合國和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框架內以政治對話和經濟制裁的軟性手段協調危機。

4、俄羅斯是敘利亞的盟友,也是敘利亞政權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既得利益所有者,打擊敘利亞就是打擊俄羅斯的既得利益。在西方國家中,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相對較好。二戰特殊的情況鍛造出不一樣的「友情」,每屆俄羅斯二戰勝利紀念日,德國總理幾乎都會出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政要 的精彩文章:

掌舵出雲號准航母 日本迎來戰後首名艦隊女司令
印軍又出事了!傷亡慘重,墜機的原因值得警惕

TAG:世界政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