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書分享:我和幼兒教育

好書分享:我和幼兒教育

這是一本教研員寫給一線教師看的書,拿到這本書,來來回回看了四遍。

第一遍: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實際教學中束縛太多,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記住了一句話:教育上不封頂,但下要保底。

第二遍:這書里的教育理想,是社會對幼師的期望。雖然離現實很遠,但指導方向是對的: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當的教育。

第三遍:書里的部分要求,努力一下,把一定改成盡量,還是可以達到的:好的教育一定要從了解孩子開始,好的教育一定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好的教育一定要促進孩子的發展。

第四遍:理想的教育是對幼師的要求,不管理想能不能達到,不管現實多麼困難,要努力向理想的教育靠近。教育要等待,不要放棄(針對特殊兒童)。教育既不能拽著走,也不能推著走,要領著走。

看這本書的前幾天,園裡發生了一些事:

1.領導頻繁巡班,狠抓幼兒吃飯問題。雖然領導說不能強制,但是給我們的要求是「盆干碗凈」,所以執行時就變成了「讓孩子多吃、必須吃完」,不管用哪種方法,只要孩子能吃下去就行。作為一個崇尚尊重幼兒意願的老師,看著孩子邊吃邊哭,心中萬分不安。但是面對上級要求,又不得不做。

2.園裡要開展體育節,要求孩子做拍球展示。我組織練習拍球,部分孩子拍了一會兒就不願意拍。我沒像別的老師一樣讓孩子站在點上不動,必須拍。一個孩子坐地上,另一個孩子踩了他的手,破皮了(只是外傷,沒幾天就痊癒了)。同事說:「你對孩子太寬鬆了,鎮不住孩子就帶不好班,沒法出成績,而且容易出事。」

我陷入了迷惑,我所崇尚的理念,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尊重孩子意願。

吃飯是本能也是享受,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舒適的環境。吃多少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

拍球確實有一定好處,鍛煉孩子手眼協調,培養注意力,發展肌肉動作。但是,站點拍球這種枯燥的練習方式,適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嗎?

放眼全園,多數老師都在這樣要求孩子,難道這樣的要求是對的?難道我也必須跟他們一樣,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在我迷茫之際,我看到了這本書。而且,因為該書的作者是學前教研員,代表著真正的引領精神。我反覆閱讀,我試圖從書中找到學前教育真正的方向。

與孩子相伴——從理解到尊重:

切忌把孩子的年齡特點看成缺點

切忌用成人的標準去審視孩子

切忌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孩子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的是

教研員對孩子的尊重、接納和認同,而不是行使教師權威去命令幼兒必須怎樣;

教研員對孩子個性化的尊重、多元化的評價,而不是單純的以拍多少個球來評判孩子發展;

教研員為了孩子的發展,園方、老師要提高教育質量,適應兒童發展。而不是讓孩子枯燥的練習,去適應園所要求。

感謝本書作者梁雅珠教研員,在我猶豫著要不要放棄自己的教育理念,去迎合當下部分人的教育模式時,給我指明了方向。

我的理想是成為專業的幼兒園老師,而不是靠吼和權威髮指令的教書匠。繼續多看書,多學習,尋找更加有效、更高質量的教學方法。

從今天起,吾日三省吾身:

1.有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孩子?

2.有沒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3.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耐心?

一個月後,交卷,看看自己能得幾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園老師說 的精彩文章:

TAG:幼兒園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