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保「赤子之心」,行「大人」之道

保「赤子之心」,行「大人」之道

《大學》作為儒家的經典,主要內容是教導人們做「大人」,行「大人」之道。何謂「大人」?孟子曾經解釋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赤子,指剛出生的嬰兒,赤子之心是指像童心一樣的率真自然、本色不偽的心。

按照孟老夫子的說法,要成為「大人」就不能失去率真本色的童心。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過無憂無慮、簡單快樂的童年時光,也都曾有過率真本色的童心。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無瑕的,孩子的世界也是單純快樂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生活所迫,我們的童心慢慢地被環境所污染,漸漸地蒙上了世俗的塵埃,失去了可貴的赤子之心。

孟子看待人性是樂觀的,他認為人性本善,人與生俱來皆有德之四端,這些品德,如果不受外力阻礙,持續地發展這些品德,四德就會繼續保持在人的內心,成為善的力量。正如禪宗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學》則是從方法論上教大家如何不失赤子之心,如何做「大人」。後世士大夫孜孜不倦地按照《大學》所講進行學習和修鍊自身。

作為現代人,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也時常能遇上不失童心的人,他們性格簡單、洒脫、正直,從不患得患失,周圍的人與其相處也會感到放鬆與舒服。

失去童心的狀態就像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在現實中,我們之所以失去童心,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身不由已的事,是由於羈於名利得失的原因。而慾望不多、生存能力強的人則更會多一些直率、多一些自由,正所謂「無欲則剛」。適當地看淡名利在一定程度上會解放自己,找回自己。

所以無論我們出走了多遠,都不能忘記家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我們忙碌奔波在人生路上之時,不要忘了在心靈深處給自己留一方空間,用於安放我們的赤子之心,它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提醒我們不要隨波逐流、偏離正道。

最後,借用網路流行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願你萬里歸來仍是少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幸福可愛的小豆豆,簡直萌化啦,帶她回家拍大片吧
花枝亂顫了,還不跟春天來個約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