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晶元真的很爛嗎?

中國的晶元真的很爛嗎?

大噶吼~這兩天,美國對中興的制裁引起了軒然大波,中興以外的通信類企業也都紛紛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這件事情,揭露了我國在高端晶元領域的短板。小小的晶元卻要大部分依賴進口,我們本國的晶元真的那麼爛?今天就我們來聊聊晶元。

18號,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發了一條長長的微博,評論了中美貿易大戰以及中國缺「芯」的窘況: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因為中國太在意短時間內節約創新成本,太過依賴國際貿易,才導致了今天輕易就被美國「掐脖子」。

隨後,有網友問道,中國有沒有能力和時間在晶元問題上超越美國,張召忠老師在評論中回復道:「在談到航母晶元核潛艇核武器這些問題的時候,輕易不要使用超越這個詞,要講縮小差距」。

客觀來講,中國目前已經有很多大型高科技企業了,比如海爾、華為,每年出口的電子產品不計其數,晶元也不是不能做,比如中國自主研發的龍芯、麒麟等。

不過晶元也分三六九等,我們平時用的藍牙音箱、機頂盒這類日常電子產品也是大量使用國內的晶元,技術含量不高,成本大概幾毛錢。但是在對穩定性、可靠性、精密性要求更高的產品上,比如智能手機,電腦的CPU,醫療器械等方面,80%以上的晶元都是要依靠進口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晶元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2017年更達到歷史新高:2601億美元。

首先,晶元的試錯成本非常高。假如你做了一個軟體,哪兒有bug了就改,程序員加個班,幾個小時就把代碼改好了;假如你做了一個電路板,設計時長在1-30天之間,生產周期在3-14天之間,出錯了重新投板,試錯費用在幾百到幾千之間,最多幾萬塊錢;但是假如你做了一個晶元,嘿嘿嘿,設計上要花半年,做成成品要三個月左右,一次製作大概要花幾十萬,精密儀器的晶元要花幾千萬,萬一做錯了,可就尷尬了。

其次,晶元製作過程中排錯的難度非常大。要知道,一個小小的晶元上,有上億的晶管體,能測量到的信號線卻只有十幾根到幾百根。憑藉這少得可憐的信息,推理出哪個晶體管的設計錯誤,難度就不用想了吧。

不過,你難別人也難。這就要說到我國企業對晶元研發上的投入了。看一組數據:中國目前每年用於集成電路研發總投入約45億美元,也就是不到300億元人民幣,僅佔全行業銷售額的6.7%,全國的加起來都不到英特爾一家每年研發投入的50%。

做晶元,需要很多資金和人員的投入,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短時間內是看不到產出的,但是,不會因為你在搞創新,稅就不用交,員工的工資就不用發,該花的錢一分都不會少。

而即便花了錢,最後也不一定能做出好晶元。就算做出了好晶元,怎麼賣出去,什麼時候回本,能切切實實賺到票子,也是沒把握的事兒。

因此,各路投資機構是很少有看上晶元行業的。畢竟拿錢去投資互聯網行業,能更快地賺到錢。企業就更不用說了,能直接買現成的,還操這個心幹嘛。很多晶元製造商,拿到的天使輪投資,基本都是政府投的。我國的晶元製造業,可以說真的是「先天不足」了。

資本的不到位,就一定會導致人才缺失的局面。晶元研發行業辛苦,工資又不高,和某些房地產公司動輒月入幾萬塊的員工是沒法比的。因此,很多相關專業的人都願意去做來錢更快的房地產或者互聯網行業。

所以說,中國的缺「芯」,不能說是某個晶元公司不努力,而是要說是目前還沒有發展晶元行業的生態。

互聯網上,我們有BAT能和Google、Facebook過過招,製造業上華為中興也不輸給思科和愛立信,但是尖端製造業,比如晶元,還是拳頭不夠硬的。不過我們不用太悲觀,這次中興制裁事件可以說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晶元是難做,但卻並非不能做,如果今天的事件是一個轉折點,促成了一個領域的崛起,也不是什麼壞事啊。總之先給中國晶元打個call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貓鎮 的精彩文章:

摩托羅拉要涼了?
中美貿易大戰第一個受害者居然是它

TAG:熊貓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