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芯戰看中國獨角獸

從芯戰看中國獨角獸

這兩天網上最火的莫過於中美貿易戰中躺槍的中興通訊,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的科技企業對中興通訊提供任何的晶元和技術支持為期7年,大家一片嘩然,讓人難受的不是說美國人怎麼對我們封鎖怎麼制裁,而是作為發展20多年,通訊領域國際排名第四、國內科技標杆的中興通訊可能因此而徹底倒閉,這實在是讓太多人大跌眼鏡。

網上各種文章塵囂甚上,說什麼中興傻了,說中國企業沒核心技術了,稍微用點腦子也會明白,說缺少核心技術,應該說核心技術其實包含很多層面,就中興事件而言,這裡說的核心技術是底層的操作系統和核心的晶元,我們想想蘋果,他的大量的晶元也是採用其它生產廠家的,也不是一家全部搞定的,只能說在本來國際分工合作的大背景下,各家搞定自己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部分,建立國際合作,這本來是個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到了大國之間進行抗衡這時候就看誰的拳頭硬,誰的大腿粗,誰的哥們多,當然這裡的哥們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的哥們。

中興這件事只能說,我們在過去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沒能形成自己的高富帥個哥們團隊,等你有問題了,窮哥們只能幫你搗個亂,或者幫你喊幾聲,也許有用,也許有卵用;另外,沒考慮的到最壞的情況,就跟58年跟蘇聯撕破臉的時候,什麼事都下定決心自給自足,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但目前的環境下這麼做,可能就讓整個中國開了一個倒車,在很多領域可能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國際化的分工合作是個必然,你不可能再什麼都自己做,也不可能閉關鎖國,獨樂樂,必須秉持開放擁抱合作的態度,同時樹立自力更生的決心。

那核心的問題是什麼,是我們在國際的分工過程中,我們有什麼明顯的不可替代的優勢,就是有這個,你離開了我,你玩不轉的東西。在中興受到美國制裁的同時,4月18日中國商務部對美國進口的高粱實施了臨時反傾銷制裁,我說的不可替代的優勢,當然不是指這個高粱。而是指在產業鏈中處於核心位置,具有高技術門檻和壁壘的核心產品,對產業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中國晶元每年進口高達2300億美金(2016年數據)是所有進口商品排名第一,是排在第二的石油的2倍多,進口晶元普遍利潤在40%以上,高端晶元利潤甚至達到90%。大家會問中國不是有很多獨角獸嗎,根據國內機構統計中國獨角獸企業已經是世界第一,美國的CBINSIGHTS說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的獨角獸大國了,中國人對於賺錢的機會一向是明感而敏銳的,又有這麼多獨角獸企業怎麼會看不到這麼明顯能賺大錢的機會呢。

但仔細看下中國獨角獸企業,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企業是屬於商業創新的企業,而真正科技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而且科技創新的企業中又幾乎百分之一百在應用層面的創新上,真正願意花錢和時間做底層創新的企業,幾乎沒有。究其原因無非

1、浮躁的心理。從企業到投資機構都浮躁,投資機構希望你很快就成長成獨角獸,然後可以變現,美元基金時間通常比較長,9+2,11+2都不算稀奇,人民幣基金,5+2,3+2,甚至2+1是常態,很多投資人有拔苗助長的心;反過來,創業企業家也是如此,前不久的某共享單車創業四年被收購,收購價格已將低於最後投資者投資的價格,但據報道稱創始人變現15億,投資人的心都拔涼拔涼的,企業沒成功,「創始人成功了」,這樣的事情在投資圈子立絕對不是個案,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創始人想盡一起辦法讓公司發展的更快,讓自己名聲大造,不斷推高公司的估值。地方政府也浮躁,各地政府引導基金風起雲湧,但真正願意去投資高風險行業的缺少之又少,大家更願意投資哪些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的項目,於是明股實債的就越來越多。

企業科技創新,耐著性子,忍受寂寞去啃難啃的骨頭談何容易。

以美國制裁中興通訊的晶元為例,中國目前的晶元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消費級晶元領域,產品比較低端,對於進入要求穩定性和可靠性更嚴格的通訊,工業,醫療以及軍工領域,那麼國產晶元離世界一級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核心在於,這類晶元從設計到批量生產所經歷的周期長,從晶元設計到投產樣片,大概要半年以上;投入大,試錯成本高,每次投流片也要2-3個月,投入少則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技術難度高,晶元設計的從架構設計到電路設計都需要有充分的理論支持和豐富的經驗,在樣品生產出來的指標測試中,排錯是個更艱難的任務,可測量的數據遠不像設計個電路板那麼容易,很可能卡在一兩個地方,一直找不到問題,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儘管有反向設計的方法,但對於極其複雜的高端的晶元,其實想做出可以批量化生產難道極大。

2、缺少高精尖的人才。以人工智慧領域為例,儘管錢、數據、設備很重要,但最核心的還是人才。據騰訊研究院調查,目前,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約30萬人,其中,學術及儲備人才約10萬人,分布在全球367所高校中;產業人才約20萬人,分布在各國AI產業的公司和科技巨頭中。在這30萬人群中,美國處於主導性地位。其中,美國有1078家創業企業,約擁有78700名員工居世界之首,中國以592家,約有39200位員工排名第二,只有美國的50%,排在之後的分別是英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

與美國相比,中國AI人才除了數量上有落差外,產業分布也非常不均衡。中國AI產業的主要從業人員集中在應用層,而美國主要集中在基礎層和技術層。中國的AI基礎層人才儲備薄弱,尤其是處理器晶元和AI技術平台方面。底層演算法是人家的,AI晶元是人家的,儘管冒出了很多的從語音語義到視覺到自動駕駛的人工智慧公司,但真正能有核心競爭力的有多少,當然也並不是希望每個公司把整個產業鏈自己都做了,現實必須面對,目前而言就中國市場情況,作為民營投資也真的還只能集中於基於應用場景快速落地的項目,但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了,必須要有考慮如何應對,今天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中國將不計成本的投資IC產業,這是國家態度,對於核心產業國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航天在國際上屬於領先水平,實現了200次以上的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並且能夠全產業鏈自主研發生產,在科技領域中可謂一枝獨秀。中國當年搞火箭也是被逼無奈,為了對抗潛在的威脅,必須有可以遠程打擊敵人的武器,大家都明白,這個火箭裝上炸藥就是導彈,所以當年舉全國之力研發火箭,也是使得火箭很快就造出來了。火箭核心的發動機和控制器目前都可以自主設計並且製造,儘管從關鍵的指標比如發動機的比沖、火箭的最大有效載荷質量上和俄羅斯以及美國還差了幾個數量級,但是目前就完成衛星的發射,已經是綽綽有餘。

這個差距和投入有極大的關係,美國NASA當年為了和蘇聯進行太空競賽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總計投資相當於當時美國GDP的5%,相當於現在的2000億美金,無語了。。。所以在關鍵領域、關鍵技術上,國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國內湧現出一批商業火箭公司,真正想做到批量、穩定、低成本的發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你想想看,目前這國際形勢,你不自己發,還能指望別人幫你發嗎,太空爭奪目前已經大幕拉開,根據SpaceX的計劃在未來的幾年內將發射上千顆衛星,

這兩天有篇文章,分析中國在哪些核心技術領域還嚴重依賴於進口,打開文章一看基本上,從材料、加工機床、精密儀器大量的日本企業赫然在列,前不久我們還在為中國成為獨角獸大國而歡欣鼓舞,並把日本拿出來做反面教材,看日本已經沒有獨角獸啦,他們沒落了,未來是我們的,沒有他們。實際上日本企業在悶聲發大財,日本的匠人精神在很多地方體現的淋漓盡致。除了彈丸之地的日本,讓我們感到動蕩不安的以色列,也同樣是創新的大國,在那樣一個遠不如我們資源豐富的國家,民族的生存意識強烈,展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和創造性,不甘屈服,不甘落後的精神,是這些國家成為科技大國,科技強國根本動力。

是不是獨角獸真的重要嗎?當然重要,對於企業的知名度、吸引投資、吸引員工都重要。商業模式創新的獨角獸重要嗎,當然重要,確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但真正擁有核心技術能力,形成核心技術壁壘才是獨角獸們真正在國際競爭中的抓手。呼喚更多在技術領域願意深耕的獨角獸企業,他們代表未來大國崛起的中堅力量。正如網上的調侃一樣,快餐送的再好能抵禦美國的制裁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的蘋果派來了快試試
小島,我想陪你從A走到Z…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