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李舫

蘇格蘭人常說,他們從來不向王權叩拜,只為上帝和美下跪。在彭斯墓園,我沒有看到王權和上帝的痕迹,而是看到了蘇格蘭人頂禮膜拜的美——力量之美、精神之美、智慧之美。

從皇家一英里出發,向卡爾頓山行進的道路開始變幻莫測。與彭斯的相逢,便是這變幻莫測中的意外驚喜。

愛丁堡是山城,初踏上愛丁堡的土地,不由得聯想到中國重慶。像我這種在平原長大的人,總是對山城的地勢充滿驚詫,不明白何以同樣一個地方,竟然能錯落出如此豐富的層次,更不明白這些錯落的山路如何在一張地圖上被清晰地標註。正如在重慶時常迷路一樣,初來乍到愛丁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幾乎是每天的功課。然而,恰恰是這樣的地形地勢,讓愛丁堡具有了獨具特色的美和魅力。

愛丁堡的美是沉毅的,凝重的,堅實的,它意味深長而又不動聲色,它砥礪憂鬱而又生機勃勃,它神秘莫測又澄明透徹。

皇家一英里的建築是最能體現愛丁堡特色的中世紀輝煌傑作,蘇格蘭議會大廈、聖傑爾斯大教堂、老法院、律師圖書館、蘇格蘭銀行總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亞當·斯密的雕像、皇家荷里路德行宮……都可以在皇家一英里盡收眼底。一路上,暗灰色的克雷格萊斯砂岩建築層層疊疊,在陰鬱的蘇格蘭天空下,氣勢磅礴,氣宇軒昂。粗糙的石壁質樸、剛健,歲月浸染而留下的墨黑石色,讓高低起伏的山地有股難以形容的滄桑之美。

從皇家一英里向荷里路德行宮行進的道路有很多條,遇見彭斯則是在一條荒涼得幾乎像走到天邊的路上。彭斯的雕塑佇立在一個碩大的墓園裡,陡然而至的巍峨令人心生崇敬。應該承認,是這個花園的神秘氣息首先打動了我,緊鎖的大門、雜蕪的野草、孤寂的白鴿,彭斯的名字鐫刻在雕像的基座之上——

羅伯特·彭斯,蘇格蘭民族歌手、抒情詩人,1759年—1796年,出生於蘇格蘭艾爾郡阿洛韋鎮。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羅伯特·彭斯

我曾經一個星期之內,在愛丁堡三次摔碎手機屏幕,蘇格蘭街道的石頭地面,果然同蘇格蘭人的性格一樣堅硬。蘇格蘭人常說,他們從來不向王權叩拜,只為上帝和美下跪。在這裡,沒有上帝,讓蘇格蘭人頂禮膜拜的是美,彭斯高大挺拔的身軀中,所體現的堅硬的、毫不猶豫和躲閃的力量之美、精神之美、智慧之美。

縱觀英國18世紀的詩壇,我們不難發現,有兩個偉大的詩人挺立於這個世紀的開端和末尾,他們一個是蒲伯,一個是彭斯。他們巨大的身影遮蔽了許多可以在這個時代堪稱巨擘的詩人。

如果有人不知道彭斯,不妨聽一首歌,《魂斷藍橋》中男女主角在戰火中分離時,跳了一支「燭光舞」,插曲的歌詞便是彭斯所填: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

心中能不懷想,

舊日朋友豈能相忘,

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曾經終日遊盪

在故鄉的青山上,

我們也曾歷盡苦辛,

到處奔波流浪。

這就是至今還被廣為傳唱的《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彭斯的詩歌富有音樂性,譜成歌曲,易於歌唱。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彭斯的詩歌復活並豐富了蘇格蘭民歌。Auld Lang Syne本是蘇格蘭語,按照蘇格蘭的傳統,午夜鐘聲敲響、新年來臨之際,大家同唱這首歌。戰亂頻仍的年代,這首歌曲也被翻譯成中文,作為學校畢業禮主題曲,象徵友誼地久天長。

羅伯特·彭斯 (RobertBurns),1759年出生於蘇格蘭西南部艾爾郡的一個佃農家庭。當時,英國正推行「圈地運動」,土地大多被封建貴族和新興資產者強佔,喪失土地的農民都淪為一無所有的佃農。彭斯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身份非常卑微。儘管土地貧瘠且地租高昂,他的父親一生都在為維持全家人的生活而拼搏。他帶著一家人四處漂泊,居無定所,但從未獲得成功。他生有7個孩子,彭斯是老大,從15歲起便成為家中的主要勞動力。繁重的農活,使他從小就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了解到農民的疾苦。他無暇也無力接受正規教育,好在父親在農耕之餘就成為他的「家庭教師」。有一段時間,父親曾想盡辦法送他到正規學校讀書,學習拉丁文、法文和數學。彭斯珍惜讀書的機會,大量閱讀,他既讀過蘇格蘭早期的詩歌,也讀過莎士比亞、亞歷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托馬斯·格雷(Thomas Gray)等英國詩人的作品,還讀過《聖經》、古希臘經典和當代歐洲啟蒙主義思想家的一些著作。

在這些文學作品的激勵下,彭斯對詩歌產生了濃厚興趣,他一手揮汗耕種,一手揮筆寫詩,到27歲時,他的詩作在蘇格蘭已無人不曉。

彭斯的作品從農民生活和民間傳說中汲取素材,憑真情實感描寫大自然及鄉村生活,以生動幽默的語言針砭社會現實,一掃籠罩當時英國詩壇的萎靡之風,帶來一股樸實清新的生活氣息,令人讀後兩眼為之一亮。在當時蘇格蘭上層都崇尚英語的時代,他卻始終堅持用方言寫作。他的第一本詩集雖只印行612冊,卻在蘇格蘭乃至整個英國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一個默默無聞的蘇格蘭年輕農夫就這樣脫穎而出,踏上一直被文人學士獨佔的英國詩壇。

彭斯得到一筆不菲的稿酬,知名文學評論家托馬斯·布萊克洛克來函,對他的詩作大加讚賞,邀請他到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共商出版詩集的增補版。彭斯喜出望外,隨即於這年的11月借了一匹馬,快馬加鞭趕過去。翌年4月,《主要用蘇格蘭方言寫作的詩》的愛丁堡版出版發行。彭斯名利雙收,既得到多達四百英鎊的稿酬,一百枚金幣的版權費。不久,他成為世界上最為人們所喜愛的詩人之一,作品廣為流傳。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羅伯特·彭斯雕像

彭斯的詩歌創作逐漸進入一個豐收期。他熟悉民間文藝,收集、整理、改編370多首富有音樂性的民間歌謠,收入與人合編的蘇格蘭歌謠集之中。他更致力於自己的創作,時而使用純熟的蘇格蘭方言,時而使用標準的英文,時而兩種語言交互使用。他的詩作如歌,大多能演唱;他的歌謠似詩,能演唱也能吟誦。

無論詩還是歌,都富有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飽含濃郁的蘇格蘭民族風情,既不同於文人書生玩弄辭藻的矯情之作,也不同於流傳於社會底層的那些粗鄙不堪的戲謔性小調。他的詩和歌,樸實無華,音韻優美,膾炙人口,易於傳唱。

他對蘇格蘭鄉村生活的生動描寫,使他的詩歌作品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據統計,他留存的詩歌多達550多首。彭斯被後世研究者稱為「詩才天賦的農夫」「手扶犁杖的詩人」,讚譽他是「迄今唯一用詩歌忠實表達蘇格蘭民族喜怒哀樂之人」,是蘇格蘭民族、甚至是整個英國歷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彭斯的詩大多滿懷著對蘇格蘭的熱愛,對家鄉的思念。他在詩中寫道:

哪兒我飄蕩,哪兒我遨遊,

我永遠愛著高原上的山丘。

他讚美蘇格蘭的錦繡河山,歌唱蘇格蘭的高原、峽谷和河流。在札記中,他說:「我們還沒有一位有聲望的詩人歌唱過歐文河肥沃的兩岸,艾爾河上美麗的叢林和幽隱的景色……以及杜河的蜿蜒的流水。我很樂意彌補這個缺憾。」

在《我的心呀在高原》中,彭斯寫出了他眼中的蘇格蘭高原的美麗風光:

別了啊,高聳的積雪的山嶽,

別了啊,山下的溪壑和翠谷,

別了啊,森林和枝丫縱橫的叢林,

別了啊,急川和洪流的轟鳴。

在他詩中提到的山嶽、溪壑、翠谷、叢林、急川,位於蘇格蘭西北部雄偉壯美的高原。蘇格蘭位於歐洲西部、大不列顛島北部,南接英格蘭,東瀕北海,西臨大西洋。家鄉蜿蜒的河流、精緻的湖泊、崎嶇的山巒以及巨石覆蓋的原野都是彭斯的驕傲。他將蘇格蘭稱譽為「英雄的家鄉,可敬的故國」,表達了他熱愛祖國的一片深情。

蘇格蘭人民有著強烈的英雄主義精神,這種民族精神集中體現在蘇格蘭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身上。彭斯一直念念不忘為蘇格蘭民族獨立而鬥爭的志士。他充滿了愛國熱情,寫下了大量歌頌民族英雄的詩歌,如《姜大麥》這樣讚揚道:

姜大麥是個無謂的英雄,

他有崇高的目標,

你要是嘗一下他的鮮血,

勇氣就百倍增高。

詩中的姜大麥體現了蘇格蘭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

再如著名的《蘇格蘭人》充滿緬懷之情地寫道:

跟華萊士流過血的蘇格蘭人,

隨布魯斯作過戰的蘇格蘭人,

起來! 倒在血泊里也成——

要不就奪取勝利!

詩中所提到的華萊士(Wallace)和布魯斯(Bruce)都是1296 年至1357 年長達半個世紀的「蘇格蘭獨立戰爭」中的民族領袖。1286 年,亞歷山大三世逝世,結束了蘇格蘭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英王愛德華一世想利用這個機會完成兩個王國的合併。1294 年,英法戰爭開始,蘇格蘭與法國結盟。為此,愛德華於1296 年派兵包圍並攻佔了特文特河畔的貝里克,並深入蘇格蘭腹地,迫使蘇格蘭王巴里奧退位,結果引起了「蘇格蘭獨立戰爭」。起初,蘇格蘭鄉紳威廉·華萊士領導起義軍於1298 年在斯特林橋打敗英軍,此後,愛德華一世又於1300 年、1301 年、1303 年、1305 年多次出兵鎮壓華萊士起義,並迫使許多貴族臣服。

華萊士是彭斯最敬仰的人物,對於他的死,彭斯在詩歌中寫道:

他敢於尊嚴地頂住暴君的威勢,

又尊嚴地死,再樹光榮的榜樣。

1306 年,蘇格蘭貴族羅伯特·布魯斯的孫子,小布羅斯又揭竿而起,自稱蘇格蘭國王,繼續領導蘇格蘭獨立戰爭。華萊士與布魯斯是蘇格蘭人民不屈的民族意識的代表,是蘇格蘭民族的英勇靈魂的化身。他們在彭斯詩歌中永遠放射出蘇格蘭民族英雄的光芒;同時,彭斯的詩歌也因之而具有獨特的蘇格蘭歷史文化魅力。

彭斯擅長愛情詩,他曾寫下一首有名的詩《一朵紅紅的玫瑰》讚美男女之間的兩情相悅:

呵,我的愛人像朵紅紅的玫瑰,

六月里迎風初開;

呵,我的愛人像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合拍又和諧。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街景,作者手繪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彭斯的一生雖然囿於蘇格蘭鄉野,但卻一直關注著世界風雲的變幻。這對一個農夫來說極為難能可貴。他最喜歡閱讀的書籍之中,有美國政論家托馬斯·潘恩的《常識》《人的權利》。他關心美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也關心隨後發生的法國大革命。他創作的《自由樹》《不管那一套》等詩歌,明確表示反對封建專制,堅決主張建立共和。他甚至趁任職於稅務部門之便,買下被扣留的走私船上的四門小炮運往法國。遺憾的是,火炮在運送途中被英國當局攔截,未能送達。

彭斯於1796年7月21日病逝,年僅37歲。相傳這位「蘇格蘭人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在離世前,驕傲地說:「僅此一人,也許就更值得珍視和驕傲。」彭斯逝世至今已222年,時間證明,他的預言,已成事實。

彭斯逝世四天後,他所在的鄧弗里斯鎮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全鎮上千人幾乎全部出動,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致哀。遺體安葬在鎮上邁克爾教堂墓地的一角。妻子為他在墓旁豎立了一塊簡陋的石牌作墓碑。18年後,他的朋友集體捐款,在墓地東南方一個引人注目的地塊為他修建一座白色大理石陵墓。陵墓的中央重新安葬了他的遺骸,後面豎立起他手扶犁杖的高大石雕像。雕像後面的牆壁上鐫刻著詩神繆斯。根據他的詩作《幻景》的描述,繆斯撩起她那激發詩人靈感的罩衣向他拋去,他則殷勤地仰頭矚望,預示著他的詩情永不衰竭。

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記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彭斯

羅伯特·彭斯墓

彭斯是具有悠久詩歌傳統的蘇格蘭歷史上劃時代的詩人。他的出現,開啟整個英國一代純樸清新的詩風,成為英國詩壇新古典主義式微之後向浪漫主義過渡的第一位重要詩人。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幾位重要代表人物,從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到雪萊、濟慈,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響。華茲華斯、濟慈等都曾專門到蘇格蘭拜謁他的故居和墓地,向他表示敬意。濟慈事後寫了兩首十四行詩,稱譽彭斯是「偉大的靈魂」,表示「我常常敬重你」。

彭斯在整個英國都備受尊崇。在阿洛韋,他出生的那座茅舍,現已命名為「彭斯之家」。他在鄧弗里斯的故居,則成為彭斯紀念館,展出有關於他的生平和創作的大量展品。愛丁堡的作家博物館,是蘇格蘭最傑出的作家彭斯、瓦爾特·司各特和羅伯特·斯蒂文森的紀念館,在這三人中,彭斯被稱為「蘇格蘭文學的先驅者」。1月25日的彭斯誕生日,現已成為蘇格蘭的民族節日。彭斯的作品仍在重印,他的雕像和紀念碑豎立在英國各地。

彭斯不只屬於蘇格蘭和英國,而是屬於全世界。世界各地建立有上百個紀念和研究他的「彭斯俱樂部」。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有他的雕像三十多座。有些大學還專門設立有彭斯教席。

我找到了幾組頗為有趣的資料,不妨一讀:

——在非宗教人士中,羅伯特·彭斯的紀念雕像數量排第三位,僅次於維多利亞女王和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1951年著作《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基於羅伯特·彭斯的「如果你在麥田裡遇到了我」命名的。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發行紀念郵票來紀念羅伯特·彭斯的國家。郵票於1956年發行,紀念羅伯特·彭斯逝世160周年。

——彭斯寫的一首歌,《心寄高地》(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在二戰期間被改編成中國抗日軍隊的進行曲。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歌手鮑勃·迪倫被問到作曲靈感來源的時候,他說是來自於羅伯特·彭斯的《我的愛就像紅紅的玫瑰》(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彭斯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詩句:自由與威士忌總是相伴而行(Freedom and Whisky gang thegither)。果如他所言,彭斯、自由、威士忌,都是蘇格蘭不可磨滅的象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白獲罪花式求救,眾人惜才幫其疏通,唯獨多年好友袖手旁觀
一代翻譯大家,曾因甘地被殺絕食,北大教授評價他:能當統戰部長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