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七大著名宰相:第六千古諍臣,第七最受爭議,第一人盡皆知

史上七大著名宰相:第六千古諍臣,第七最受爭議,第一人盡皆知

第一:開創先例,相傑第一——中國第一宰相管仲

管仲,華夏第一相,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 周穆王的後代。後來家道中落,為了謀生與鮑叔牙合夥做生意失敗,管仲做過當時認為是微賤的商人。他到過許多地方,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見過許多世面,從而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齊桓公二年,管仲任齊相,輔助齊桓公公子糾稱霸七國。他在任期間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從而讓齊國成為公認的第一霸主。

第二:才高其天、謀深如海——秦相李斯

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沉浮,他從年少志高,少年出道,研學帝王術,初投呂不韋,後以《諫逐客書》得秦王嬴政重用,到後面助秦王破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方面均有功績。官至丞相。秦始皇死後,為追逐功利權勢。與趙高合謀,迫令公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後為趙高所忌,一代權謀大師腰斬於咸陽。

第三:功冠群臣、聲施後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

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是漢朝初年丞相、西漢初年政治家。謚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一。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他卻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奇謀善變、不下三傑--漢初名相陳平

名相陳平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他足智多謀,用奇計輔佐劉邦奪得天下,漢初被封為曲逆侯。文帝時,曾升為右丞相,後改任左丞相。陳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是很大的。陳平的「六齣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做皇帝後,想清除權臣,陳平學到了黃老之術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陳平最後是病死的,得以善終。

第五:一語可破天下事--初唐房玄齡

房玄齡唐開國大臣,是唐太宗貞觀年間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素有「房謀杜斷」之稱,房謀,是說房玄齡善於謀畫、杜斷,是說杜如晦決於判斷。他們二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助手。他為人多智,有奇謀。 被譽為「漢之蕭何」武門事變是主謀,助李世民得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第六:千古諍臣--大唐名相魏徵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玄武兵變,易主輔秦王,太宗時進為宰相。 他有膽,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且不達目的不罷休,創了歷史上君「畏」臣的先例,樹立了歷代君臣關係的典範。唐太宗有魏徵,成就了天下盛世--貞觀之治,難怪魏徵一死,太宗大發感慨「魏徵沒,朕亡一鏡」!

第七:中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神宗時名相,他領導了一場轟烈而悲壯的熙寧變法,變法前被為「當世聖人」,變法後,司馬光大罵其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後徽宗對他推崇備至,欽宗卻把他作為北宋滅亡的魁首;朱熹斥之為心懷叵測、沽名釣譽的偽君子,陸九淵贊其為「潔白之操,寒於冰霜」。 而楊慎將之數落成「古今第一小人」,梁啟超稱他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列寧贊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萬歲」這詞剛開始不是用來稱呼皇帝的, 你知道嗎?
她是中國四大美人,卻被父子倆輪著當老婆,甚至都生下了孩子!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