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語的10大識人鐵律,十拿九穩,為人處世不可不讀

論語的10大識人鐵律,十拿九穩,為人處世不可不讀

孔子的《論語》,對後世治國安邦、經學致用、與人相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今天,孔子的儒家思想,依然生機勃勃,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論語》對於我們現在的普通人,也影響深刻;它的許多話語,依然閃耀著智慧和人性的光輝。

《論語》在我們識人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經典的言論。既簡單,又實用。這裡喜哥為你總結了《論語》識人的10大鐵律,簡直一套一個準,十拿九穩;為人處世不可不讀啊。

一、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有子說:一個人如果為人孝順父母、兄友弟恭,而這個人喜歡犯上,這是很罕見的;一個人如果不喜歡犯上,而喜歡作亂,這種人根本就不存在。

有子的這句話,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很有意義。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不友愛兄弟,那麼這個人也不值得交往。

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一個人花言巧語、滿臉討好的表情,那麼這個人就談不上「仁」了。

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巧舌如簧、表情豐富;那麼這種人也是不能深入交往的。

三、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做事的途徑,觀察他樂於幹什麼;這個人怎麼能隱藏的了,隱藏的了。

做事的動機是否純正,做事的途徑是否符合道義,平時喜歡幹什麼;通過以上三點,可以知道這個人到底怎麼樣。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合群。

合群和勾結都是一種交往,合群是光明磊落,勾結是暗中圖謀。

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ni二聲),小車無軏(yue四聲),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能幹什麼。大車、小車缺少了關鍵,它還能行走嗎?

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言而無信,不可交也。

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孔子說:不該你祭祀的鬼神,你卻祭祀了,謂之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謂之怯懦。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生活中,如果有人總是喜歡做自己分外之事,這個人肯定喜歡拍馬屁;如果遇到不平的事,卻袖手旁觀,就是一個懦弱的人。

七、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如果一個人在小事、小利上斤斤計較,那麼這個人是不能合作的;如果合作過,留下的肯定是不愉快的經歷。

八、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說:「要知道一個人到底怎樣?不僅要聽他說了什麼,更要看他做了什麼。」

這就是所謂的「說的好,不如做的好」。聽一個人的言語太淺顯了,人到底怎麼樣,通過他具體做的事情,才能看出來。這個很好理解,如果你確實遇到困難了,需要借錢,借一借錢,就知道你所謂的朋友和你的關係到底有多深。同時這句話,在現代,也被用於外交辭令。

九、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這句話和第七句話比較相像。反正心胸開闊的人和斤斤計較的人,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十、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裡不一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這幾乎是對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不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一個經典的總結。夫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能成功,全靠演技,正像吳孟達所說:我才是最佳男主角

TAG: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