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挑選好的中醫?|靠譜中醫說

如何挑選好的中醫?|靠譜中醫說

如何挑選好中醫——望、聞、問、切

其一:望

1)是否性情平和?

中醫崇尚自然,和諧,中庸,平和,入了門的中醫人,必然受這門學問的長期熏陶,自然的形成平和的性格,處事從容,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如果您找到的中醫,說話語調很高、愛發火訓斥別人、急急火火、坐立不安、出言不遜,可能就要考慮了,他是不是真正的中醫?

2)是否為人和藹?

好的中醫一定知道,人是整體,人的心情對疾病是有影響的,本身和藹的態度,好的心情就是治病良藥。和諧的醫患關係是正確診治的重要條件。因此,對於每一位患者,他的態度一定是和藹可親,循循善誘的,讓人感到有一種親和力。相反,如果您面前的中醫是那種趾高氣揚的、對人不屑一顧的、不耐其煩的,就要打個問號了。

——好的中醫一定會關注病人,聽病人說話,與病人進行目光的交流;

——好的中醫善於傾聽,病人訴說過程是釋放壓力的過程,並且能幫助醫生對病人有充分了解;

——好的中醫重視與病人進行充分的交流。

3)是否態度認真?

好中醫診病,態度非常認真。他關心的是您的病情,而不是您的地位,財產或者容貌;好中醫望聞問切,表情沉著;診脈時,必定專註於手下,而不會談天說地,左顧右盼,甚至心不在焉。

醫生一要關注病人,聽病人說話,與病人進行目光的交流。二要學會傾聽,病人訴說過程是釋放壓力的過程 並且能幫助醫生對病人有充分了解。三要與病人要進行充分的交流,比如病人初診大約需8分鐘,複診5分鐘左右,按這樣的演算法,一個醫生一上午可看三十個病人左右。看病期間不允許別人打擾,此時間完全交給那個病人,五分鐘,用四分半傾聽(醫生問病人答、搭脈看舌頭問病情),剩半分鐘辨證開方(醫生的水平)。

其二:聞

聽口碑。好中醫一定有良好的口碑。看病前,不妨和其他患者聊一聊,或者通過親友打聽,這醫生看病怎樣,有沒有效果,就能知道大概。朋友圈一定要有一個醫生朋友(或醫院的熟人朋友),關鍵時候就可以打聽,哪個醫生是真有本事的?哪個醫生是徒有虛名的?哪個醫生是醫院重點推出的,但醫術一般的?

其三:問

問病友:您什麼病?在這裡看病多長時間?效果如何?

問導醫和醫護人員:某醫生擅長哪方面病症?他看病效果怎樣?

問醫生本人:看他是否認真對待你的擔憂、你的疑問、你的病情和用藥注意事項,他的解釋你是否聽得懂等。我們知道「吃藥不忌口,壞了醫生手」,好中醫能不知道嗎?

其四:切

體驗其中醫功底。他給你看病的時候,是否重視舌脈?舌診和脈診是中醫的特色所在,如果你面前的中醫,借口現代科技發達,診脈已經落後了,不給您搭脈,也不看舌苔,就儘早換醫生吧!

如何挑選好的中醫?|靠譜中醫說

總結:好中醫的評定標準

——性格平和、為人和藹、態度認真、重視舌脈、口碑良好;

——關注、傾聽、開導——改善醫患關係的有力工具。

除了以上的一般情況,好中醫中還有一些特例:

1)脾氣暴躁的好中醫:如突然有領導來視察,打斷其看病,導致暴躁的好中醫。

2)性格孤僻的好中醫:愛鑽研,專註,執著。

3)愛罵人的好中醫:罵人的目的:警示你要按照中醫的方法的去做。舉例如歷史上,徐靈胎,黃元御愛罵當時的庸醫。

4)神神叨叨的好中醫:有的中醫達到境界時,可能有點走火入魔,但他拿手就能解決問題,比如高明技術的道人。

5)不修邊幅的好中醫。

6)不重診脈的好中醫:不診脈的中醫有四類:1.不信中醫的;2.診務繁忙的;3.沒有入門的;4.憑望診而知病情。前三類需要警惕,但是最後一類卻是厲害的中醫。中醫診斷的最高境界---望診,「望而知之謂之神」。但現在這樣的中醫很少的。

如何挑選好的中醫?|靠譜中醫說

衡量中醫水平的誤區

1) 年齡

有個誤區「老中醫就是好中醫」,歷史上很多好中醫在成名的時候並不老,雖然說經驗很重要,但有的人天資聰穎,悟性高,有可能二十多歲就領悟了中醫的真諦!反過來,一個人本身就是稀里糊塗的,那麼他活到八十歲,還是稀里糊塗的,不要認為他老了就有經驗了,就能悟了。有人曾說「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其本質沒有變。所以說,千萬不要以年齡來判斷中醫的水平!

2) 職稱、職務、名氣、態度、論文專著、學術成就

誤以為「主任醫師水平肯定高;主治醫師水平肯定一般」。醫院、學院裡面評職稱不是按照你的中醫水平有多高而評,而是看你的論文,看你的科研水平!甚至有些地方還看你的關係。)所以說,職稱職務和中醫水平高低沒有關係!

3) 坐診地點、診費高低?

如社區搞激勵政策,免挂號費,老百姓會誤認為「免挂號費的人能看好病嗎?」所以我建議:若開醫館和診所,一定要把環境搞好,並且一定要有挂號費,這是醫患之間的先約。否則患者可能不屑一顧。

遇到「沒有挂號,沒有入門詢問,只是站在門外吆喝詢問的,而且語氣也很差的患者」,拒絕為妙,因為我和他沒有緣分,他不相信我。古語云:醫不叩門。病人一定是求醫,而不是醫生去找病人。否則犯了大忌。老百姓可能誤以為是推銷保健品的,賣葯的,會像避瘟神一樣躲開。

挂號費高的,中醫水平不一定高;挂號費低的,中醫水平不一定低,反而可能更高!所以,判斷好中醫,療效和口碑是關鍵!

?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長松,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發現中醫 | 劉敏:恩師家人成就我的中醫路
中醫辨治小兒多汗

TAG:中醫家 |